分享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碧海蓝天kx32di 2021-11-27

     人类的智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先天方面,又叫流体智力,包括感知外界的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是后天方面,又叫晶体智力,比如在社会生活中学到的经验和掌握的具体技能,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人生境遇有关。

1

如果我们要认识我们自己,那么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基因学。

仇子龙先生所著的《基因启示录》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基因秘密的图景。虽然说这本书只是科普读物,但对于我这样一个门外汉而言却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深入浅出,娓娓而谈,从科学家认识基因的历程开始,到基因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再到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人类的未来,让我理解了基因的本质及其作用。

图片

所谓的基因,就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遗传因子,包含着重要的遗传信息。

比如,茶花的种子长出来还是茶花,鸡蛋孵出来的一定是小鸡。基因其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就是大名鼎鼎的DNA,中文名为脱氧核糖核酸。

两个核心观点

在人类社会的一些领域,有些人表现出超人的天分,而有些人却经常性地遭遇失败。在总结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时,我们或者归之于自身的条件,或者归之于百倍的努力,或者干脆归之于运气。

其实,在这背后起很大决定作用的是基因。只有真正理解了基因,才能认识到“基因并非命运”。作者在书中关于基因有两个核心的观点:

2

第一,基因不仅决定了生物体的结构,还决定了生物体的行为与认知。身高、体重、肤色,这些都是生物体的物理组成部分,是生物体的“硬件”,这是生物体的三维属性。

这些硬件由基因决定。不仅如此,基因还决定了生物体的行为认知能力。这是生物体的“软件”,被作者称为生物体的第四维度。生物体的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本能行为指不需要后天学习便能掌握的行为;习得行为指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先天的能力在后天能发挥到何种程度,要看家庭、社会环境、个人奋斗、以及因缘际会等因素。

第二,基因并非命运。作者在阅读众多历史文献和反复思考后认为,基因绝非命运,考虑到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我们完全不可能从基因来预判一个人的事业成就和命运。

人类整体的智商水平呈正态分布,超高的和过低的都很少,90%以上的人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然而,财富却总是呈现帕累托分布。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财富与所谓的社会阶层受到家庭与社会等复杂因素联动产生的叠加效应的影响。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别比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要小得多。

优越家庭因素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关,当然能维持多久,要看后天的努力。至少在当前的人类社会中,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并不都由先天因素决定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中的众生是平等的,因为基因无所谓优劣之分,每个人都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

有的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将持续性的学习贯穿一生。当他们在永不停止的学习后,在大脑中就打开了基因,产生的蛋白质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智者。

当然,基因也给每一个人一些先天的限定,比如给我们待人接物的不同角度和观点,让我们拥有多种多样的性格,甚至决定了我们亲密的关系。人的这些特征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并不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培养出来的。

3

行为认知能力是一种应对外界变化,作出行为反应的能力。行为认知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环境会影响最终的结果。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基因与家庭收入的关联程度非常低。

换句话说,人生的事业成功与财富累积,并不是基因给你的,或者说光靠基因还远远不够。基因给了你能力,但幸福还是奋斗出来的。

许多具有“优秀”基因的家族按理说可以一直延续成功与财富,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此,就有了“富不过三代”之说。

可塑性终生存在

人类大脑是极具可塑性的。对人脑来说,我们并不重视容量,而更关心可塑性。容量关系到能装多少知识,可塑性关系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每个人大脑容量相差无几,除了少数记忆方面的天才。对大部分人来说,通过后天学习增大大脑容量的可能性非常小。

而大脑的可塑性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却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的。

习得行为是通过学习和学会的行为,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学习能力是独一无二的,现代智人之所以能遍布全球,很可能就是基因演化让现代智人的的大脑更具可塑性,赋予了现代智人更强大的学习能力。

当我们听到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时,在我们的大脑里,这句话可以通过信息转换激活神经元里的基因表达,使突触的活性增强,神经元原来以15赫兹的频率发射电信号,现在以50赫兹的频率发射。

于是,这句话就以神经元电活动频率的变化形式储存在大脑里。如果信息反复刺激神经元,那么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就会更多,突触就会更强,记忆也更牢靠。

因此,重要的知识要反复看,不断看,学而时习之。学习产生的基因表达会让我们的大脑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不去利用大脑的可塑性,不学习新知识,那么神经元里的基因就不会打开。

所有的知识都是以信息的形式输入大脑的,激活神经元的基因表达以后,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世界上没有无师自通的天才,如果没有信息输入,大脑的可塑性就不会发生,知识是不会无缘无故存进大脑的。

有些人确实看上去很“聪明”,然而,桥水公司的瑞·达利欧这样说,我阅人无数,没有一个成功人士天赋异禀。

聪明意味着智力水平较高。

心理学家通过对大规模人群进行智商测试后发现,人们的智商水平是呈正态分布的。

绝大部分人的智商测试分数其实都相差不大,只有极少数偏高,比如爱因斯坦;还有极少数偏低,主要是因为大脑发育异常。常人的智商测试分数在80~120分之间,而10多分之差造成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4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确实有差异,但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有些人的记忆力可能特别好,但就算一个人记忆力的超强,也不能代表他的大脑功能特别强。

智力与众多因素有关,智力水平不仅只体现在记忆力一个方面。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寻找聪明基因。如果真想变得聪明,还不如想办法把学习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得更有效率。

基因并非命运

所谓的命运就是我们的人生经历。基因设定了我们的角色,决定了我们的身高、体重、长相、行为模式,以及遇到事情如何反应等。

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规则设定。在人生里,负责设定规则的是社会环境。一个从小跟狼一起长大的人,从未接触到人类的社会环境,因此它也始终无法适应人类社会。虽然说他也是人类的物种,但其实他不再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

一个人的成功与其出生的时间地点、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相关。可以说,成功就是由这些一系列可预知的、强有力的优势环境和机遇决定的。

如果巴菲特不是具有与他少年时的成长环境、在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受教、结识查理·芒格先生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恐怕也不是今天的巴菲特了。

巴菲特自己也坦承,假如他不是来自那个子宫,而是出生在印度或孟加拉国,成功可能就与他无缘了。

你可以视巴菲特的讲话为谦逊,但事实就是如此。成功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机遇与积累的结晶。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如果没有机遇和文化、环境诸因素,纵然智商超过了爱因斯坦,也只能过得很平庸。

他举例说,SUN公司的创始人比尔· 乔伊和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假如他们没有特殊的机遇、特定的时间和独特的成长环境等因素,同样无法取得非凡的成就。

格拉德威尔总结道,成功依靠的是人类的一般经验,绝非石破天惊也绝非神秘莫测,所谓的“异类”从来就不是什么异类。

显而易见,环境对智力发育极其重要。1970年,美国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启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学试验,史称“卡罗来纳初学者计划”。

他们招募了100多个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其中很多是非裔美国人。科学家在孩子刚刚出生几个月后,就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的孩子没有接受特殊训练,而实验组的孩子则接受了幼儿教育。这个所谓的幼儿教育其实只是营造一个具有丰富刺激的环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前教育。

初学者计划的老师也只是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帮助孩子进行社交、情绪、认知以及身体方面的锻炼。这个训练计划的强度很大,工作日每天一次,每周进行5次,从出生几个月后就开始一直持续到5岁。

每隔几年进行一次随访,一直持续到这些孩子40岁。实验显示,在孩子们2岁的时候,研究者就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巨大差异。

从小学和中学学习成绩来看,实验组的孩子远远超过了对照组。在21岁的时候,实验组进入大学的孩子的比例是对照组的4倍。

这个实验足以说明,那些成为社会问题的青少年,并不是由于先天的基因导致他们无法学习或者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很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儿时的成长环境太恶劣了。

这个伟大的社会实验告诉我们,5岁前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巨大。其实,这个实验的发现还远远不止于此。

2018年,卡罗来纳初学者计划实施40年后,研究者又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对象找了回来。研究者设计了实验让他们做一些经济方案的抉择——测试他们对社会公平的态度,看他们是否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尽量维持社会公平,或者不管对其他人公平不公平,就是不愿意放弃个人利益。

研究的结果是,这些出身贫寒的幼年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实验组成员,长大后更希望维持社会公平,就算暂时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也在所不惜。

如此看来,幼年的生活确确实实影响到这些人的价值观,说明我们对年幼的孩子进行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影响巨大。至此,我们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说基因并非命运。

基因给了我们起跳的能力,而环境就像重力,影响我们跳起来的实际高度。基因可以决定了我们的能力,但无法决定我们的命运。

尽管有的人确实能力强一点,跳得更高一些,但是只要奋斗努力,总可以在社会找到一席之地

如何提高记忆力?

原创 Lachel L先生说 1周前

图片

本文共有 60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许多学员经常问我:为什么您的记忆力那么好?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

今天,我想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当然,学习和记忆,是一个巨大的话题。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初探。希望能帮你打开一些视野,扫清一些困惑。

图片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脑的第一个记忆系统。

众所周知,记忆系统可以大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相当于「内存」,长时记忆相当于「硬盘」。当我们接收到任何一段信息时,必须先放入短时记忆,让大脑「识别它」,然后才能被写入长时记忆,让大脑「记住」它。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记住多少东西,取决于有多少信息最终被写入长时记忆。

但比起电脑,大脑有一个巨大的劣势:
我们的长时记忆可以很庞大,但短时记忆的容量少得可怜。

有多少呢?大家一定听说过「7+-2」—— 这是上个世纪的数据。实际上,按照 2001 年 Cowan 的研究结果,更精确的数据是:4个单位。

什么叫4个单位呢?简单来说,就是4个词,或者4个短语。也就是说,当你阅读上一段话时,你的大脑正在忙碌地做许多事情:把一个句子拆成若干个短语,先把4个塞进短时记忆里,识别它们;再清除掉,重新塞4个短语进来,识别。循环往复。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识别的速度要远远快于「记忆」。也就是说,这4个短语被你识别之后,它们很可能还未能形成记忆,就被立刻清除出去了,迎接新的4个短语。

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呢?你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大量的信息都在这个「进入 → 离开」的过程里被清除了,无法真正被大脑「记住」。你所得到的,只是一连串「我知道了!」的瞬间。

打个比方,这就像是一个小偷,潜入城堡里偷东西,抓起一堆财宝就往口袋里塞,但口袋破了一个大洞,他还恍然不知 —— 结果是什么呢?塞多少漏多少。唯一留下的,只有「这儿有财宝」「这儿也有!」「它们全都是我的啦!」的「虚假的狂喜」。

所以,为什么我们读了很多书、很多文章,阅读的时候觉得「讲得真好」,但读完就留不下多少印象了?原因正在于此。

那么,如何让我们偷到的财宝 —— 不对,是读到的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留下来,从短时记忆里写入长时记忆呢?我们就需要来研究下一个系统。

图片



请思考一个问题:你昨天晚上吃了什么?

这个问题不难,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立刻回答出来。如果不能,那……你可能脑子里的事情太多了,请让自己放松一下。

那么,再回答一个问题:你上一周的周三晚上,吃了什么?

我相信,能回答起这个问题的朋友,就不多了吧。

那么,为什么昨晚吃的东西,能立即回忆起来;但上周三吃的东西就想不起来呢?在这里,「你昨晚吃了什么」,是属于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

显然,是长时记忆。因为短时记忆的信息会被不断清除,只能保持几秒到几十秒。

但是,即使是长时记忆,这里面也很复杂。长时记忆里,有一个缓冲区域,叫做「鲜活区」。它指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内,被写入长时记忆里的信息。

这个「最近一段时间」有多长呢?因人而异,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不过一般认为是6个小时以上,1天以内。

位于鲜活区以内的信息,我们可以不费力地「回忆」起来。但一旦信息脱离了鲜活区,再去回忆就很困难了。

那么,把这两个系统结合起来,我们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模型:
信息 → 短时记忆 → 长时记忆(鲜活区)→ 真正的长时记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神经基础。

图片



我们总是说「记忆」「储存」……但大脑里面是否存在一个东西,像电脑的内存和硬盘一样,专门用来储存数据呢?

其实是没有的。

我们的大脑皮层,有约160亿个神经元。一切的记忆,都由这160亿个神经元来表征。

如何表征呢?每个神经元都可以跟其他神经元相连接。而这160亿个神经元,它们的「连接状态」状态,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当你阅读上一段话时,神经元集群A处于A1状态;当你阅读下一句话时,这个集群A处于A2状态……这就是「储存记忆」的本质。

也就是说,当你回忆起第一段话时,大脑里面发生了什么?实质上,就是让神经元集群A,再一次构建出了A1状态。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大脑并不能「储存」任何信息 —— 它能储存的,只有当获取到某些信息时,自身神经元的状态。而所谓的「回忆」,实质上就是「回放」出了这个状态。

好了,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来看:

短时记忆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让一堆神经元,彼此之间暂时连接起来,构成状态A1。

长时记忆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让这堆神经元,彼此之间通过长时间的连接,产生化学上的变化,让它们「粘合」起来,把这个A1状态固定下来 —— 这就叫做「突触可塑性」。

而「鲜活区」呢?它指的是这么一个状态:这堆神经元彼此之间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别容易「回放」出A1;但与此同时,它们的「粘合性」又还不够强,不足以长久地固化,形成长时记忆。

那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鲜活区里面的信息就没了呢?因为这堆神经元的「高度敏感」消失了。你可以理解为,它们放着放着,没有人把它们粘在一起,所以就凉了,失去了彼此之间的敏感性,重新变得跟之前一样。

从这里呢,其实还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通过这种「突触可塑性」,改变大脑的结构,从而拥有全新的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未必脑容量很大,未必有什么非常特殊的脑回路,但他的大脑中,一定拥有比常人更丰富、更复杂的神经元连接。正是这些复杂的连接,让他的思维可以毫无阻碍地、自由地游走。

学习一个领域,学习一系列知识,学习一项技能……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改变大脑的内在连接方式。

图片



到这里,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

当我们说一个人记忆力很好时,我们指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是两个含义:

1)他看过的东西,能够几乎毫无遗漏地复述出来。
2)他能够回忆起很久以前读过的信息、经历过的事件。

第一种,指的是能有效地把信息从短时记忆写入长时记忆,避免丢失;第二种,指的是他的长时记忆比较丰富、完备,从而能轻易地「回放」出某一种状态。

显然,第二种是基于第一种而存在的 —— 只有能够不断地丰富长时记忆,才能使到长时记忆变得丰富。

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如何培养「把信息从短时记忆写入长时记忆」的能力呢?

实际上,心理学界还真有一个实验方法,叫做「n-back 测试」。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盯着一个屏幕,屏幕上会不断随机出现1-9的数字。你要做的是,看当前的数字,把它跟「前第 n 个数字」做对比。如果一致,按 Yes;如果不一致,按 No。

比如,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是这样:……1, 4, 3, 4, 2……

现在,你看到的数字是3,假设n=2,那么,你需要回想,前第2个数字是什么?是1,不一样,那么,按 No。

下一个数字是4,你继续回想,前第2个数字是什么?是4,一致,好的,按 Yes。

下一个数字是2,继续回想,前第2个数字是3,不一致,按 No……

难吗?要知道,n=2是最简单的情况了(也有n=1,那就是「跟上一个数字对比」,比较多用于认知障碍或记忆障碍患者)。难度往上走,还有n=3,n=4……

有很多研究认为,n-back 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记忆力,进而提高流体智力。在很多实验中,n-back 测试也常被用来衡量记忆力水平:犯错的次数越少,答对的次数越高,记忆力就越好。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一定要用n-back测试来锻炼记忆力呢?其实也不是。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个简单的方法,探究背后的原理。

图片



不难发现,n-back的测试的原理是什么?其实就是「强迫」你的大脑,让它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把一段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里。

简而言之:既然识别的速度远远快于记忆,而正是因为这一点,信息来不及「被记住」就被清除出去 —— 那我们人为把它保持得更久一点,岂不是就能有效地强化记忆?

打个比方:你伸出手,掬起一捧沙子,它会怎么样呢?会从你指缝间流失。如何才能把这捧沙子带走?你就必须紧闭指缝,合拢双手,让你的双手变成一个封闭空间,把沙子「束缚」在里面。

同样,如何让一段信息能够被记住?你就需要花费精力,让大脑把一段复杂的信息,「打包压缩」在短时记忆里,对它进行加工。

如何进行加工呢?也即是前面讲过的: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让这段信息,在你的脑海里「落地生根」。这就叫做「精细加工」。

用一个流程来说就是:
把一段复杂的信息「打包压缩」到短时记忆里,集中注意力保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对其进行精细加工,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

所以,提高记忆力,要锻炼的,就是两个能力:
1)压缩、保持一段复杂信息的能力
2)使信息建立更多联系的能力

那么,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去做一些什么样的练习,来锻炼它们呢?

分享几个简单的方法。


1. 「我刚才读到了什么?」

我在阅读、看视频时,会有一个多年形成的习惯:每看到一个新的段落,都会问自己一句:我前面都读到了哪些东西?

这个「新的段落」,可能是一两页,一个小标题,也可能是视频的一个转场,诸如此类。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有两点。一,是提升自己「打包压缩」的能力,让短时记忆能够容纳更多、更复杂的信息;二,是提醒自己,是不是有些信息已经漏掉了?我能否把它们找回来?

试一试:读到这里时,回想一下这篇文章的全文,问自己:文章讲了什么?我能否把前面的大意复述出来?

让信息过脑子,而不是任由它流走 —— 这样,才能真正把获取的信息,吸收成为自己的。


2. 「它的内部逻辑是什么?」

读一篇文章、一本书,读到一个有趣的观点,或者一个知识点时,我都会让自己动脑想一想:它的内部逻辑是什么?

什么叫内部逻辑呢?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点可以分成三个小点,我不会单单记住这三个小点,而是会去思考:这样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每个点的原理和支撑是什么?它跟之前讲过的内容有没有逻辑上的联系?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你不会仅仅停留在「它是什么」的层级,可以透过现象,从更深层的逻辑去理解: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简而言之,这样可以不断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它从简单的树状结构,变成一张紧密的、复杂的「网络」。

提升记忆力,永远不是说要强行去记住它,而是要通过透彻的理解去记住它。


3. 「关于它,我能够想到些什么?」

当我碰到一些新的知识点,或者一个主题、话题时,我会做一些「反刍」。亦即暂时关闭外界的信息输入,以这个主题为引子,让自己展开联想。

为什么这样做呢?一方面,它可以激活大脑中那些沉睡的神经元节点,重新唤醒它们(可参考我在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喜欢独处? 中提到的 DMN 模式)。另一方面,它相当于在旧的知识网络和新节点之间拓展了联系,让新的节点更不容易丢失。

也就是说,它实质上,是一种转向内部的,梳理、维护、清扫自己内在知识网络的方法。

当然,它也会有代价:你看上去总是很容易出神,总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如果你想尝试这种方法,我会建议你每天空出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最好是下班后,拨出一段时间,漫无目的地看一些东西,一边看,一边让大脑放松,发散联想,并记录下想到的内容。


4. 「我能否把它讲给别人听?」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又非常有效的办法。什么情况下,你能算是真正掌握、记住了一个知识点?当你能够把它讲给别人听,并让别人理解它的情况下。

原理非常简单:当你讲授它的时候,你会调用大脑的各种相关节点,进行全方位的「精细加工」。你也许需要类比,也许需要举例,也许还需要提炼它的重点信息,对它的逻辑和结构进行重构……

这些,都是在不断强化大脑对它的记忆。

所以,为什么我强烈建议大家写作?原因也正是如此。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

图片


这些是我日常的心得和经验,分享给你。你也可以基于前面的原理,探索、尝试出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另外,简单讲几个可能反常识的东西。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用吗?

没有。

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生在19世纪末,而那时实验心理学还未建立(他本人就是实验心理学的先驱),缺乏有效的范式,因而他的研究成果是简单的,没有考虑到语义、联系等要素,整个实验也非常粗糙,严格来说并不科学。

学界如今基本已不再使用艾宾浩斯的成果。如果看到市面上打着「艾宾浩斯」旗号的产品,忽略就好了……他们的知识更新可能有点滞后。

2)记忆宫殿法有用吗?

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其有用。不过,从前面的原理你也可以知道:如果它有用,那无非也是用你非常熟悉的事物作为依托,来「建立联系」 —— 也就是精细加工的一种,本质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

并且,记忆宫殿更多用在记忆文本、词汇上面,但我们有必要记住一大堆文本和词汇吗?其实没有。生活不是考试做题,我们更需要的,是高维度、高层次的「全局记忆」,是丰富知识体系,而不是复述细节。

所以,我对它的态度就是:不提倡也不反对。如果你喜欢可以用用,但不要抱太大期望。

3)图像记忆法、讲故事法……等等一系列记忆法,有用吗?

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其它们有用。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有用,那其实都只是因为两点:一,保持信息;二、建立联系。

毕竟,你要把一段信息编成故事、想象出画面,或是放进记忆宫殿里,那……总得把它们在大脑里「保持」一段时间吧?在这段时间内,再对它们反复地加工,怎么说也该记住了。

所以,态度也是一样的:不予置评。喜欢的朋友可以用用,不失为一种精细加工的办法。

图片



最后,再讲一个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记忆力都不怎么好,很容易出错,也很容易遗忘细节 ——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大脑要这样设计呢?为什么不能像电脑一样,忠实地把所有信息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读取就好?

原因可能非常复杂,但有一点至关重要:记忆的本质,不是用来让你「回忆过去」的,而是为了让你更好地「面对未来」。

什么意思呢?我在 认知的冰山 中提过,大脑的本质,是一个贝叶斯模型。我们面对这个世界上的种种事件,都会有一个概率判断。这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理解日常生活,也可以更有效地逃避危险、解决问题。

而记忆,实际上就是这个贝叶斯模型的反馈: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经历种种事件,从中提取出「大脑觉得有用的信息」,把它们纳入模型里面,用来改进概率判断,完善概率库 —— 这些信息,就是记忆。

所以,记忆从来都不需要100%还原,因为目前这样,就已经非常够用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一直强调: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但这句话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记住」事物吗?当然不是。它最确切的理解是什么?我们无需去「强行记忆」事物,而是通过对事物的理解,把事物的特征和模式提取出来,纳入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里面。

简而言之,就是8个字:提纲挈领,以点带面。

你需要记住一个复杂理论的详情吗?需要记住它可以细分为几个点、每个点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小点吗?没必要。你要记住的是:
它具备什么特征?在整个体系和框架里处于什么位置?在思考哪些类型的问题时可能需要用到?跟其他问题、概念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我可以如何调用它?

只有把知识拆散,重构,再连接,编织成网,你才算是真正地理解和记住了它们。

同样,也只有这样,当你需要时,从某个节点出发,就能透过节点之间的联系,提取出整张知识网络。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记忆」。也才是更有价值、更有效的「记忆」。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你所经历的一切,只有当它们形成「你的一部分」,才是真正发挥了价值。

图片

THE END

-   -

2020 年,充满着变数、冲击和黑天鹅。
但无论外在环境如何,用智慧充实自己,以不变应万变,让自己变得更加灵活、富有弹性,始终是我们在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能把握的唯一武器。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可阅读的书籍,有机会读一读,在幽暗的长夜里,唯有智慧是永恒的光。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力量,以及一些对未来的希望。

为什么:关于因果关系的新科学

[美]朱迪亚·珀尔 / [美]达纳·麦肯齐

图片


2020年才刚过六分之一,但这本书几乎已经预定,是我的年度最佳了。

作者是全球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贝叶斯网络之父。在这本书里面,他向传统统计学和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开刀,提出了一套另辟蹊径的思考路径,开辟出一门全新的领域:因果关系。

在所有「企图让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可能性里面,这或许是最接近真相的了。

可能需要有一定统计学和计算机知识,会更好理解一些。

当然,这本书对因果关系的探讨,只是一个梗概。但如果能够深入涉足的话,很有可能,这个领域会是划时代的成果。





生命与新物理学

[英]保罗·戴维斯 

图片

十几年前读过作者的《上帝与新物理学》,被其深深吸引,反复读了许多次。

这本书在前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拔高了,把目光投向了「跨界」。将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化学、信息科学、医学和哲学融为一体,企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生命是什么?

当然,作为科普书,里面的知识并不特别高深,但也正因如此,很适合让外行人入门。

不过,与其说作者给出了回答,不如说是提出了思考。也许,这种形而上的终极问题,在可见的数十年内都无法得出结果。

但是,仰望星空,不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吗?





美国官僚体制
 [美]詹姆斯·Q. 威尔逊

图片

作者是提出「破窗理论」的公共管理权威。这本书很厚,也不怎么好读,但从中可以一窥美国自上而下的整套政治理念、组织架构和运转机制,对拓展视野非常有益。




后真相时代
[英]麦克唐纳

图片


一套关于统计学、讲故事、媒体传播等领域的「技巧大全」和「防范大全」。案例丰富,可读性强,可以作为日常读物。




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
 [美]朱利奥·托诺尼
 
图片


非常神奇的一本书。

作者是鼎鼎大名的神经科学家,研究意识的权威,但这本书……居然是从艺术出发的。

读这本书的过程,像是跟随主人公,经历一场跨越千年的探秘之旅。经历一个个国度,跟历史上的艺术家、科学家对话。在一个个寓言和隐喻中,将作者对意识的研究和思考,条分缕析地揭示给你看。

可以结合科赫的《意识与脑》一起阅读。




人生十二法则

[加拿大]乔丹·彼得森

图片

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有点水,可以看作是作者生活理念和思考的随笔集。

不过许多人对这位作者应该会有印象,这几年火起来的加拿大心理学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过许多政见,也有一些公开课和讲座。如果对他有兴趣,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另外,如果读腻了高信息密度的学术著作,这本书也蛮适合用来放松。





债务危机
 [美]瑞·达利欧 

图片

桥水瑞·达利欧继《原则》之后的又一部作品。正值全球经济走势波诡云谲之际,多积累些知识,以史为鉴,思考未来,总是不会错的。

同样也适合想建立一套经济学、金融学基本框架的朋友。

代码之髓
[日] 西尾泰和

图片

很有趣的一本书。企图从底层逻辑告诉你:程序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对程序员和计算机从业者来讲,这本书显然过于浅了。但对于想入门编程的朋友,这本书可以非常有效地帮你打通对「程序」的理解,更好地建立编程的整体框架。

在可预见的未来,编程将会成为新的全民语言。届时,不会用编程加自动化来解决问题的人,或许会有寸步难行之虞。

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解编程,理解算法,或许是一门必备的技能。

思想本质
 [美]史蒂芬·平克


图片

来自我非常喜欢的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

这本书,延续了平克在《语言本能》里面的探讨,试图结合认知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来思考情感、理性和智能。

内容虽然比较学术,但得益于平克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的文风,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场妙趣横生的思维探险。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日]黑川雅之

图片

作者是日本设计师黑川雅之。一本薄薄的谈论美学理念的书,适合在安静的日子里慢慢品味。

尽管其中有一些玄学的部分,但不妨有选择性地去读。对理解东方文化(不仅仅是日本,也包括中国),都会很有助益。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