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大师”于右任,他的楷书,难得一见,写出了晋唐风韵

 泊木沐 2021-11-28

爱好书法的朋友,肯定熟悉于右任的大名。他原名伯循,字诱人,后来用诱人的谐音“右任”为名,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辛亥革命,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于右任先生在诗词书画方面的造诣颇深,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也是成就最高的当属他的书法。特别是他系统的整理历代草书,从古代法帖中挑选出最标准的草书写法,然后汇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称为大家学习草书的钟繇参考资料。就是这么一位草书大师,他的楷书作品会是什么风格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草书大师”于右任的楷书,真可谓融合碑帖,写出了晋唐风韵。

于右任的书法早年取法赵孟,钟情于赵孟的《千字文》,从他的楷书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赵体的平稳端正,章法上面也是比较的整齐舒朗。后来他又专心研究北碑,取北碑的沉稳浑厚,同时融合篆隶的线质,巧妙的将这些与自己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笔法精炼、结体舒朗、骨力洞达、遒美古朴的崭新面貌。

于右任曾经做过一首诗,字里行间中可以品读出他对魏碑的情有独钟,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楷书中魏碑的痕迹那么明显。诗中写道:朝写石门铭,暮临二十品。竟夜集诗联,不知泪湿枕。我们从诗中解读出了于右任的真情实感,也可以看出他勤恳的治学态度,日夜临帖不停,也许只有这种热爱,才能书写出如此的楷书妙品。

不光是取法魏碑,于右任对古代墓志文物的保护也做出过非常杰出的贡献。清末时期,战乱频频,盗掘古墓搜抢文物的风气猖狂,许多墓志遭到破坏甚至流失到了海外。面对这种情况,于右任非常的痛心,多方打听搜寻,并且重金购买。后经统计,共搜集历代墓志400多方,其中不乏北魏精品。现在我们在西安碑林中看到的好多墓志都有于右任的一份功劳。

于右任到了中年以后主攻草书,到了晚年他的草书造诣已经到了超凡脱俗的高妙境界,随心所欲,姿态万千。他的草书融合章草、今草、狂草的笔法于一体,变化多端,时而平稳厚重,时而飘逸险绝,时而紧凑密不透风,时而外放荡气回肠。所有的这一切并无半点造作之意,通篇流畅,顺其自然,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对于书法,于右任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一切须顺乎自然。平时我虽也时时留意别人的字,如何写就会好看,但是,在动笔的时候,我绝不是迁就美观而违反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你看,窗外的花、草、鱼、虫,无一不是顺乎自然而生,而无一不美。一个人的字,只要自然与熟练,不去故求美观,也就会自然美观的。”

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于右任的作书理念,那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不去刻意的造作。但是我们也不要过于曲解了于老先生的意思,他的那种自然是功力到达后的胸有成竹,是苦学数十年后的自然呈现。我们作为初学者,脑中空空无一物,如果勉强的追求自然,那么就是不伦不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