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道德经二十七章:善言无瑕谪|善于说话的人,不留话柄

 空谷罗汉 2021-11-28

导读:全篇分【原文】【译文】【感悟】【往期相关文章】四大板块。约2600字。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释】:

1.辙迹:车轮行走时在地上留下的痕迹

2.瑕谪(xiá zhé):缺点,过失

3.数:计算

4.筹策:竹码子,古代计算用具

5.关楗(jiàn):意思是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6.绳约:绳索

7.袭明:内敛聪明

8.资:财富

9.要妙:精妙

译文

善于行路的不留车痕;善于言谈的不留话柄;善于计算的不用计算工具;善于关门者,即使他不用门栓你也难以打开;善于打绳结的,即使他不用绳索你也无法挣脱。

因此,圣人善于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圣人善于物尽其用, 所以没有被丢弃的物;这就是内敛的智慧。所以,善人是恶人的老师, 恶人是善人(如同镜子一样的)财富。不尊重老师,不爱护(可以引以为戒的)财富,看似聪明实则糊涂。这就是最奥妙的道理。

(注:《道德经》版本众多,笔者以学习悟道为重,不纠字眼。以上译文是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并根据自己理解翻译而成,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27.道德经二十七章:善言无瑕谪|善于说话的人,不留话柄

感悟:

【善言无瑕谪】

这句话字面翻译是说话不留话柄。我认为还可以分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我们自己平时在说话的时候要注意措辞,不得罪人,不给人留下话柄,以免日后招来祸患。

比如朋友间聚会,推杯换盏后,喜欢家长里短聊八卦,尤其要小心别在背后说人长短。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和谁是朋友,私下里关系越好的人越不会流于表面显露出来。

最简单的例子,在你朋友圈底下评论的一般都是泛泛之交,面子上商业互捧一下。真正关系好的,没必要说那些场面话,一般都私聊。

私聊也要小心,可以截屏可以录音,别聊留话柄的事儿。人都有多面性,今天的朋友可能变成明天的敌人,尽量确保你说的每句话都不会影响以后的你。不留痕迹,不留话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这层意思是我自己悟到的,可能比较俗,如果是老子的话,我估计他根本都不会去这种聚会,去了也不会多说话,希言自然

第二层意思,就是老子通篇推崇的“行不言之教”。借用一句过气的网络红语,就是“人狠话不多”。(这里的“狠”引申为厉害、优秀、牛x的意思,千万不要理解成横冲直撞的一介莽夫。

我们平时都会或盲目、或真心地崇拜那些我们觉得特别厉害的人,言谈举止、思想行动上也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们,其实这就是一种不言之教。

这种人不靠说,也没空来教你怎么做,但你就是心甘情愿地喜欢听他说话,还甘之如饴;喜欢看他做事,因为你觉得受用。

有句话叫“无缘之人,千言万语也不会起半点涟漪;有缘之人,他的存在就会惊醒你所有的感觉。” 他们的存在刺激了我们的灵魂,有时候“自律”和“自驱”就是在一刹那产生的。所以,哪有那么多的自我驱动力,不过就是有人给了我们点刺激。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又是经典的借物喻理,老子用关闭门栓来比喻我们的“心门”。关门可以防外贼,那“欲望”这个“内贼”呢,它自由出入你的心门,你能在它进来之前把心门关起来吗?

有个成语叫“夜不闭户”,意思就是社会治安良好,即使晚上睡觉不关门都不怕有贼。老子在十九章提到过“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就是抛弃利益的诱惑,盗贼就能自然消失。

回到心门,如果抛弃了利益、私欲,整个人达到少思少虑、清心寡欲的状态,那你的心门就算不上锁,也不怕有贼,因为体内已经根本不存在“心贼”了。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本章再现老子经典的辨证理论,早在已出现过很明确对矛盾统一的描述,善恶美丑,长短高下皆相辅相成。

人人知道美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知道善之所以善,是因为有恶作对比。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正义的反面是另一种正义”?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行为处事必然不同,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我永远觉得我是对的,所有伤害我的,跟我唱反调的就是错的。” 这是一种很偏激但又很普遍的现象,所以时刻反省,觉察到恶的思想、恶的行为,及时修正,把“恶思恶行”当作自己的镜子提醒自己。这就是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圣人眼里,善恶平等。万物被造皆有用,存在即合理,所以圣人能够知人善用,物尽其用。还记得第十一章说过的“无用之用”吗?杯子是空的才能用来喝水,屋子是空的才能住人,“空”就是“无”,看似无,实则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庄子里也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摘录其一:

宋国有一家人,因为世代以在河边漂濯丝绵为生,所以家有祖传自调护肤特效药的秘方,手搽了药,不皴不裂,不生冻疮。

有个外地游客听说了此事,愿出高价买制药秘方。于是全家开会讨论:“我们世代漂濯丝绵、辛苦一年才挣几金。现在卖个药房就能赚到百金。卖!”

来客买得秘方后,投奔了吴王,并取得信任。后来越国侵犯吴国,吴王便派他领军出战。正值冬季,又是水战,他的士兵都搽了护肤特效药,手脚不生冻疮,大败越军。吴王酬谢他,赐土地,封侯爵。

你看,同样的使手不皴裂,一个大用,赐土封侯,一个小用,一辈子漂濯丝绵。

——《庄子 逍遥游》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老子庄子这些人,应该早就悟到了“宇宙守恒原理”,所以看透万事万物的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吧。

其实关于“无用之用“,我这篇文章还有很多没有说清楚,还有很多想写的东西。已经2500字了,不想写得篇幅太长,以后有机会再写。见谅!

27.道德经二十七章:善言无瑕谪|善于说话的人,不留话柄

感谢阅读|点赞|收藏|分享|评价的朋友

欢迎关注@道心者

每日一章道德经,17点准时更新。

往期相关章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写在最后的话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您赞同,说明我们有共鸣,请不吝赐教。如有异议,也欢迎讨论。观点无对错。我们可以坚持己见,在各自的世界,我们都是对的。

茫茫人海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样爱好之人,足矣。

参考资料:

《老子》汤漳平 王朝华 译注—中华书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