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免熬夜的一个小方法

 沧浪之歌66 2021-11-28

图片

01

人生一大悲剧是,在低认知的年纪,不得不做出需要高认知的决策,承担可能很严重的后果。

十八岁一片空白,对职业技能没有概念的时候,被要求选专业;

二十二岁懵懵懂懂,对社会一无所知的时候,被要求选工作;

二十八岁懂了社会,没来得及读懂婚姻,被将就着要求选择伴侣;

没来得及拥有事业,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就已经背负上超负荷的责任。

这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大概率事件;

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那恭喜你,你就是幸运儿。

02

很多人的熬夜是“上瘾了,注意力不可控”

我个人喜欢用的方法:

晚上10点/11点后,起码是睡前一小时。

不要做任何有瘾性的娱乐活动,或者时间不可控的事情

比如看小说,打游戏,看剧,煲电话粥,例行工作……

让自己的注意力保持自由,这样就不容易失控。

可以看书,听书,整理房间,听听音乐,写明天计划……

做点略有成就感的事情,会睡得更舒服

03

图片

一般来说,只要隔绝干扰,基本上就能集中注意力啦~

比如把手机的通知全关掉,静音,或者丢去隔壁房间,或者买个铁盒子暂时锁起来。

除此之外,把指甲刀,纸巾,饮料,零食等等这些杂物也收起来,不要在视野内出现,避免中途变成剪指甲,吃零食……

再有条件的话,自己单独搞个书房,只放工作和学习相关的东西,很有效。

还有个小方法我一直在用,凡是做正事的时候,掐个秒表计时(不要用手机),给自己紧迫感,也可以顺便计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时长。

多试试,每个人的适应情况不一样,必须要通过尝试才能找到匹配自己的方案。

04

社会上有种很普遍的“过度自信”现象 喜欢看心理学书籍的人,我相信经常能看到“过度自信”4个字,但可能很少人把它用在实际生活里解读。

可以简单理解为对自己能力的过度自信,对自己意志力的过度自信等等,这体现在个人的几乎所有领域。

比如认为自己只要想早起,就能早起,努力了一番,最后发现自己总是断断续续的,不断地重复着间歇性早起和熬夜的循环,但ta还是会认为只有自己想早起,就能早起……

比如认为读一本书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买了一堆书,结果可能很多书封皮都没拆;

比如很多“喜欢刻苦学习”的学生,周末总喜欢带一堆课本回家,结果发现就用上了一本;

比如总以为自己跟某个女生的关系确定,只是差了一个表白的距离;

……

这种过度自信有很多很多,体现在个人的几乎所有领域,已经是很普遍的心理学现象。

我没法讲解所有的现象,但有一点经验可以分享:

不要高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你并不独特,大家都是普通人,不具备某种罕见的精神特质让自己持之以恒地坚持去做某件事,这不是什么伟大的革命,不具备多么宏大的意义。

所以坚持一件事情,尽量不要考虑进太多的意志力,而是用环境去带动自己坚持,带动自己成长。

如果周末想去社交,不用每次提醒自己去社交,而是报个义工活动,报个XX旅游团,多参加集体的饭局;

如果想读书,那就多进几个打卡群,写作群,多进几个交流群,一起写笔记互相监督,亲手装个书架放些书,网上多分享笔记;

如果想学英语,自己坚持不下去,可以试试选个英语选修课,辅修个英语学位,参加字幕组制作,哪怕毕业了也可以在职报个英语本科,或者主动去参加下老外的联谊活动。

同样是一个粗浅的道理,悟性好的人可能几个月就悟到了,悟性一般的人可能要好几年,悟性差的人一辈子都没法理解,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就,认知的差距。

能做的就是广泛地接受信息,头脑保持通透,多接纳不同的观点,重塑大脑。

05

我以前有点看不起鸡汤号 看不起鸡汤书籍

诸如此类的想法有很多

但现在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许多想法是错的

这跟卖火箭的看不起卖茶叶蛋的没啥区别

说不准卖茶叶蛋的人比卖火箭的赚的还多,起码风险低,毛利高

光以业绩论,卖鸡汤书籍也未必比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书赚得少

换个角度来看,鸡汤也没啥不好,甚至很有市场

侧面可以看出:

现代社会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

但人的心理问题却是越发突出

焦虑感越来越强,无助感越来越盛

而鸡汤号 正是提供了那么个心理安慰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