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明年确定性较大的方向

 heii2 2021-11-28
/辰哥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聊了新能源四大方向里面的三个,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光伏里面明年还可能存在的机会。

光伏行业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大致上可以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几大环节,不同环节所需要的核心设备都是不同的。
 

图片


今年以来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由于硅料处于行业绝对上游,它的价格上涨势必会向下传导,这样就给相关下游企业带来很强的压迫感,挤压企业利润。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由于原材料涨价叠加上游硅料供不应求使其价格屡创新高,同时那几家硅料企业利润与股价自然也水涨船高,俨然成了今年光伏行情最靓的仔。

但这里面有一件事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那就是硅料这个行业能不能让价格一直涨上去?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首先硅料各家品质差距本来就不大,只有一个保利协鑫掌握的颗粒硅技术有可能会成为行业黑马,但是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也会使原有的竞争加剧;

其次原材料本质上含金量并不是很高,更多还是一个周期性质;

第三由于行业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疯涨其实在年底已经陆续有新的产能出来,供不应求现象将大大缓解,随着后面的产能落地甚至会有点供过于求的情况。

所以说,这个价位的硅料已经是很高的顶部区域了,大家应该小心才对。
 
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从第三季度报告来看,组件和硅片龙头的盈利能力都是好于预期的。

三季报之前,市场认为光伏组件环节受到上游原材料挤压非常厉害,基本处于不盈利的状态,所以对于业绩预期很低,不过三季度之后大部分机构已经看到了硅料紧张环节,也看到了中下游头部企业的核心议价能力。

你应该知道的是,上游原材料价格越下行,组件/一体化环节盈利能力越会明显修复。

从硅片的角度来讲,在行业“降本提效”驱动下,大型化、薄片化是未来大势所趋。

目前市场上的硅片主要有M2(边距156.75mm)、G1(边距158.75mm)、M6(边距166mm)、M10(边距182mm)和G12(边距210mm)等尺寸,其实182与210尺寸两大阵营正在迅速扩张市场份额。
 

图片


硅片大尺寸化可以摊薄非硅成本和人工成本、提升组件输出功率,有效降低全产业链成本。隆基、中环等硅片龙头企业均大力推行大尺寸硅片,行业正在迎来大尺寸硅片换代潮。

在21年Q1和Q2,182市占率也就不到20%,210大概10%,大量的是166。但是现在182组件市占率已经达到了40%,166是33%,210是15%左右。

这种情况下,隆基、晶澳、晶科这种182占比比较高的一体化企业,成本也获得了下降。

在大尺寸硅片迅速发展的同时,硅片厚度也在不断下降。目前单晶硅片量产厚度在170~180μm,较行业早期进步明显,部分N型电池企业已经能够实现140~150μm 单晶硅片的生产,未来降本空间可观。
 

图片


从组件的角度来讲,在硅料价格大概率下降的情况下,组件环节将会得到利润修复。

光伏组件主要由玻璃、胶膜、电池片、背板、铝边框、接线盒、焊带、硅胶和包材等构成。

其中,电池片的生产经历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在光伏行业从实验室到步入商业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前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这三个环节不断的技术变革的产业化应用。

组件具体结构图如下——
 

图片


从成本构成来看,组件成本中,电池片占比53%,其次是边框(12%)、玻璃(8%)、折旧(6%)、EVA胶膜(5%)等。

之前市场认为组件环节缺乏技术壁垒、类似组装厂,龙头公司难以享受超额利润。

但从这几年竞争格局的逐步集中可以看出,其实行业进入壁垒在不断提升,组件公司的品牌、渠道、及时响应能力是其在行业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据CPIA数据,2017年光伏组件环节CR5市占率达38%,而2020年已提升至55%,产能超过5GW以上的企业达6家,集中度持续提升。
 

图片


组件价格的变化,主要受技术进步、产业链供需关系影响。

受上游硅料、胶膜等材料涨价影响,组件环节报价也持续攀升,3季度约在2.05-2.13元/W的水平。

对于已经签订PPA(购电协议)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来说,超过2元/W的价格接受程度较低,项目会存在延期情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对组件价格容忍度稍高。

短期来看,组件价格仍主要取决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长期随着供需平衡,价格会稳步下降。

在行业竞争层面、组件行业上游为电池片、玻璃等材料,下游面对终端光伏电站。赛道技术壁垒低、产能投资较小、且扩张周期短,产能长期过剩,企业竞争核心是品牌和渠道。

由于组件需要在室外复杂环境稳定发电25~30年,电站投资回报期在10年以上,因此,客户对组件品质、质保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选择组件时更看重组件厂商的品牌。

基于此,BNEF、PV-Tech等第三方权威专业媒体,均推出对组件供应商的评级,重点评价可融资性(包括财务稳健性与供货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

评级认证受到海外大型电站投资商、金融、保险机构的认可,会影响组件供应商的订单获取,所使用的组件供应商的评级越高,越利于电站投资商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保险费率。

根据BNEF的数据,目前头部组件企业的可靠度认证较高,其中隆基、晶澳、天合光能均取得100%的可融资评级,晶科为97%。
 

图片


最后再披露一下几家头部企业21年组件销量预期与未来扩产计划。

隆基股份预计2021年组件销量将达40GW左右,全球市占率22%左右,Q4预计出货13GW,环比增长30%。2022年组件产能预计65GW,同比增长30%。

晶澳科技2021年出货目标不变,维持在25~30GW,但因为价格上涨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公司出货目标可能接近下限,Q4预计出货10GW,环比增长66%。

2022年组件产能预计达到40GW,同比增长73.9%,其中182mm大尺寸占比70%以上。

天合光能2021年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16GW+,同比增长60%左右,其中2021Q3出货6-7GW,环比增长约5%,预计2021年组件出货量达25GW。

2021年组件产能预计达到50GW,同比增长127%,2022年扩产至63GW,同比增长26%。

晶科能源2021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为8.54GW,是2020年全年的45%。2021年~2022年,组件产能分别为31GW、40GW,同比增速为93.75%、29.0%。

作为碳中和背景下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只有已经做好准备的龙头企业加上愿意深度研究企业/产业趋势的投资者才能获得时代最大的红利。
 
(PS:连续几篇行业深度文章已经把新能源四大方向都有涉及,大家要是喜欢这种深度研究分析的文章就点个“在看”与“星标”支持支持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