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GCS15,双侧瞳孔3.0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视野初测正常;右额部头皮外伤口,长约8cm,伤口切缘不规整,深及颅骨,伤口内可见部分脑组织疝出;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



头颅CT提示:右额叶脑挫裂伤,颅内积气;右额部硬膜外血肿;右侧上颌窦前、外侧壁,右眼眶内、外侧壁,颧弓,蝶骨,额骨多发骨折。


术前颅骨三维重建  仰卧位头左偏,右侧标准大骨瓣切口,切口前端与额部伤口连接。
清除伤口异物,彻底清创消毒,双氧水,洗必泰反复冲洗。


靠近骨折线附近钻孔,铣开骨瓣,骨瓣剥离时,注意保护前额部破损脑组织及避免损伤矢状窦。

去除骨瓣,见额部硬膜外血肿。







术后即刻 

术后3天 

术后一周体温 
 患者术后一周出院,恢复良好,无功能障碍,无眼眶塌陷。
术后一月 1. 手术适应症:有压迫和神经症状出现,或合并脑外、脑内血肿存在,是手术的绝对指征。2. 手术时机:明确手术指征,尽早手术(通常建议伤后12小时内),以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3. 切口设计:在保证暴露充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有外伤切口。4. 骨瓣移除:切忌勿盲目撬起凹陷的碎骨片,建议先于骨折区域边缘钻孔,铣刀铣除骨瓣,临近碎骨片区域可残留些许骨质,利用咬骨钳逐步咬开。在直视下逐块撬起碎骨片(如果骨折碎片嵌入静脉窦,术前影像学判断该静脉窦重要,碎片可予保留)。去除的碎骨片保存好,消毒清洗后抗生素盐水浸泡,以备修复还纳。5. 额窦处理:术中如有额窦开放,需先彻底清除额窦内粘膜及上皮组织,再采用脂肪团块、颞肌或者杆菌肽浸润的骨蜡填塞封闭窦腔。开颅时建议预先留取带蒂骨膜瓣,用于覆盖暴露的窦腔并将其与硬脑膜缝合固定。6. 硬膜探查:结合患者术前影像资料评估,并结合术中所见,如若无硬膜破损,术前CT未见明显硬膜下病变,不建议打开硬膜探查。如果患者存在硬膜破损,需严密探查硬膜下组织,处理相关病变。破损处硬膜要求水密缝合。建议自体组织修补(取远离头皮裂口的部位组织)。7. 骨瓣还纳:患者病情允许,早期手术,伤口彻底清创,去除异物和失活组织后,且硬膜修补完全,可考虑一期行骨瓣还纳(有研究证实 ,感染并发症不会因一期骨折碎片复位而增加)。术中骨折碎片应彻底清理消毒,并置于抗生素盐水中充分浸泡。为更好继续提高、规范中国神经外科医生颅脑创伤救治能力及水平,神外资讯《监测有道丨颅脑创伤-神经重症周刊》继续面向全国收集颅脑创伤病例并展开讨论,由国内医生提供真实病例,经专家审核通过及点评后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