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届“望安杯”全国征文大赛170】王峰||稻米香里忆流年(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1-11-29
  主编:非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一望无际的稻田,金黄饱满沉甸甸的稻穗垂下头、笑弯了腰。一阵微风吹来,此起彼伏,恰似金色的海洋波浪层层叠叠。经历了春育、夏长的稻田,一株株茎秆都努力支撑着沉甸甸的稻穗,累弯了腰,闪现的灵感凝结成一粒粒饱满的稻米,纤细的茎杆只有相互依偎着才能撑起思想的沉重。
择日埋根浅水中,逢源八面沐春风。今秋圆个黄金梦,留下芳名稻草兄。稻米飘香,农家人把早已磨得锃亮的镰刀拿出来瞧一瞧,巴望着开镰收割水稻的日子早点来。茶余饭后,禁不住要去往稻田溜达一圈,望着丰收在望的稻田随风一波波地金浪滚滚,稻香沁人心脾,一脸喜悦。回到村里,遇到其他村民,笑呵呵地,“是啊,今年各家可以多分点稻谷了。”农家人容易知足,丰收的喜悦是田地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领着欢呼雀跃的儿子穿行在稻米节上。“今年稻田好收成噢!”一句喜悦无以言表的乡音传来,当我回首寻觅时,看到却是摩肩接踵的人群,欢悦奔跑的孩童,一望无垠的稻田……
“稻塍莲荡,香气蒙蒙,连互数十里……望青帘尽是,长腰玉粒,君莫问,香醪价。”金代词人蔡松年在济源写过一首《水龙吟》,词人不仅给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带着稻荷之香的水墨画,而且还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出产一种长粒润白的大米,与美酒同价。在金代文人的笔下,包括济源在内的古秦渠灌区是一个知名的宜居地,尤其是五龙口一带,景色优美,禾青鱼肥,桃竹相映。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田野多了一份润泽,勤耕细作的村民自是懂得秧苗是多么的关键。把精挑细选的优良稻种用净水浸泡几天,这种方式叫浸种。等浸泡过的稻谷悄悄露出幼芽便把它们撒在秧田里。此时需要耐心等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种田的老把式却不会清闲,每天时不时地会到秧田徘徊看看,围着秧田转上那么几圈才可放心。或是坐在秧田旁的田埂上,眼巴巴望着秧苗一天天生长,抽上几袋旱烟,吧嗒着旱烟的味道。其实也是在巴望着秧苗茁壮成长,希望有一个好的收成。望着头顶盘旋而过的喜鹊,种田的老把式脸上也是一番欣喜于表,仰头学着喜鹊叽叽喳喳地叫出了声。而后转身,两手向后背着,步履轻松顺着田埂行走中又是一声豫剧《朝阳沟》腔调悠然地从口出唱出:“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山水依旧气爽风柔……朝阳沟今年又是大丰收!”此时,田野里回荡着豫剧的腔调,故乡的春天已然唱着春天的歌一路向前了。
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当麦子入场之后,广惠渠下游的稻田就繁忙起来。各个生产队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声鼎沸、机械轰鸣、驴欢马叫……新翻的泥土飘荡着芬芳,社员们紧随其后用锄头将犁好松软的土壤弄平,远远望去一望无际平平整整,一块块稻田宛若巧妇把褶皱的衣服熨烫平整后铺展在田野。土地是农家人的命脉,每一寸土地他们都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那般呵护。阳光明媚,温情地抚摸着大地。飞鸟盘旋在稻田上空,啁啾声萦绕,不时俯冲下来啄食泥土里的虫子。疏通沟渠,加固田埂。站在田头,望着沟渠汩汩地注入稻田的清水,那清滢滢的水就像一面面镜子静静地躺在一块块方形的稻田里,映射着蓝天白云、青山村舍,微风轻拂,波光潋滟又像是夏姑娘晶莹而透彻的眼眸。
秧田里的秧苗已经亭亭玉立,十来公分高了,窈窕的身姿在微风里妩媚地摇曳着,可爱至极。女人们排着一排起秧捆扎,不时传来一阵哄笑,准是那帮老娘们在插诨打科笑闹哪家刚过门的新媳妇。放了农忙假的孩子们是运送秧苗的生力军,十一二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两手拎着秧苗在田埂上络绎往返,十六七的男孩子会顺水看着十来捆秧苗顺着水流飘走,不时拿轻蔑的眼光瞧那些田埂上奔跑的孩子。田埂上有专门负责向稻田里抛秧的,抛秧者要眼疾手快以供插秧者之需。
“面向黄土背朝天,俯首插秧腰压弯。手脚着地倒着走,腰酸背痛手腕肿。”插秧应该是最累的活了,低头弯腰,间隔有序地依行把秧苗插进稻田。好把式插出来的秧苗不用任何参照物,却是笔直、均匀一行行、一排排,横竖一条线。母亲当年就是一个插秧好手,母亲不仅手脚勤快、麻利,而且插秧速度是一般村民难以超越的。母亲做起农活从不偷奸取巧,插秧季节,晚上收工回到家的母亲,累得直不起腰。童年的插秧季节,母亲总能给我和妹妹带来意外的惊喜。稻草捆扎的三两只青蛙或几条泥鳅,煎炸烹煮,母亲总会做上一道美味,给我们打牙祭。
田畴边一排挺拔的白杨宛若英姿飒爽的哨兵守护着稻田,风吹叶子沙沙作响,“呱、呱、呱”沟渠里的青蛙瞪着一双明亮的圆溜溜的眼睛欢叫着,枝头的鸟儿啁啾跳跃,夏虫时断时续的浅歌低吟,此起彼伏。站在田埂上,看着蓝天、白云倒映在稻田的水中,小鱼和泥鳅来回游荡,黑色的小蝌蚪晃着小尾巴撒着欢游来游去。草蛇如白驹过隙,被惊吓的小伙伴还在一惊一乍之余,它早已没有了踪迹。一幅田园美景映入眼帘,不由得你沉醉其中。秧苗移栽到稻田需要泛苗,那是一段蜕变成蝶的过程,过些时日,秧苗就开始郁郁葱葱茁壮成长。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炎热的夏季,稻田施过肥、喝足了开始拔节、分蘗、破口、抽穗了。稻秧随风扭动着纤细的腰肢,新抽穗、破口的稻穗露出微微一笑,水荡绿波,到处是和谐的美景如画。盼望着,秋风来了,秋雨绵绵,一望无际的稻田满目黄澄澄、金灿灿的耀眼,十里稻花香。稻米成熟的时节,会有成群的麻雀飞来啄食,半大的孩子会被生产队派到稻田里驱赶麻雀,大点的孩子会找来破衣服手脚麻利地扎几个稻草人,来替代自己在烈阳下暴晒,自己早溜到树荫下玩去了。沟渠里洗澡摸鱼,稻田里捉螃蟹逮青蛙,地头的柿子树上摸柿猴摘空柿,农家的孩子都是在田野里摸爬滚打放浪不羁长大的……
“稻怕寒露一夜霜。”水稻的收割也是有节气时限的。寒露时节的一个清晨,农人们蜂拥着一起涌向那片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稻田。弯腰割稻的挥舞着镰刀,“唰唰唰”齐声一片。割稻的卯足劲,那齐刷刷的声音就是各自较劲比赛呢,身后是躺下的一束束金黄的稻秧顺序排列。负责扎捆的人不甘落后紧跟割稻者的脚步,一捆捆整齐、粗细均匀的稻秧把排列在稻田里。广袤的田野,不时会有野兔从眼前蹿出,又躲到成堆的稻秧里去了。田鼠出溜一下不见了,一定是来偷取稻谷的。鸟儿叽叽喳喳兴奋不已,时而落在稻秧上衔走一串稻谷,时而信步在空旷的田野悠闲漫步。看秋人一声“喔呼儿”,惊起鸟儿四处腾飞,稍停片刻,又来衔走一串稻谷。打稻,趁着晴好的天晾晒好的水稻,在打稻机上把稻米打下来,颗粒归仓了。
今日,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联合收割机,省时又省力。前几年,农村土地流转,农庄、产业园应运而生,集团化生产解放了诸多的劳动力,想想母亲那一代人,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不叫苦的一代人。
记忆农耕农事,寻找乡情乡愁。秋风起兮,我沉醉在故乡的稻米香,久久不愿醒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王峰,河南济源人。2008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中华楹联报》《对联中国》《中国畜牧业》《河南工人日报》《郑州日报》《济源日报》上发表小说、散文、楹联二百余篇副,计一百余万字,作品多次在各类活动中获奖。河南省济源市作家协会会员、济源市诗联学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