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潼关肉夹馍协会“商标抢钱”闹剧社会病理分析

 清样文一刀 2021-11-29

日前,潼关肉夹馍协会发起的疯狂诉讼和所谓知识产权维权,终被有关方面叫停。紧接着一纸道歉信,宣告这起“商标抢钱”闹剧暂时落幕。

事件从爆发后进展很快,虽然生命周期不长,但所爆发出的魔幻现实色彩之浓烈、利字当头下行动逻辑之荒诞,宛如一曲略带黑色幽默的生存悲歌,令人久久难释怀。

定是哪里病了,到底是哪里病了?以下为病例分析报告。

一、王华峰

凡事都有主角,该事件的第一位主角叫王华锋,其既是潼关肉夹馍协会法人、执行会长,也是该协会将注册下来的“潼关肉夹馍”商标全权授权的两家公司实控人。

两家公司一为西安万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西安万盛’),另一是潼关县盛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潼关盛潼’)。

王华锋还有不少社会荣誉,比如:第六届渭南市诚信道德模范、渭南市非公有制经济十大风云人物、潼关饮食文化旗手等。

在渭南,其个人经历曾多次被当做励志样本进行宣传,大致描述是:自幼家境贫寒,16岁到潼关县桐峪镇打工、学习制作肉夹馍。学到手艺后,先在潼关开一小店,生意很好。

2003年去西安旅游后萌生异地创业念头,遂在药王洞开了第一家名为“王华锋肉夹馍”的30平米店面。2009年,设立西安万盛餐饮公司…等等。

二、潼关县

第二位主角叫潼关县。潼关曾因遍布金矿而成为冒险家的乐园,任何盛宴都有吃完的时候,到2011年,潼关已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金矿资源的枯竭再加上矿业生产秩序的连年整顿,潼关空心化苗头不仅开始出现,而且不断加速:人们纷纷选择外出打工,县内街道冷清、生意惨淡,百业萧条,潼关的发展陷入困顿。

2012年春节,潼关就业服务局找上王华峰,双方联手开办潼关小吃创业技能培训班,试图以此试水。没想到反响超出意料,潼关县看到了经济转型的抓手,而王华峰则从中看到了不小的钱景,双方一拍即合。

陕西日报旗下陕西传媒网于2015年刊发报道《潼关肉夹馍:小吃店如何做成大产业——“华夏金城”潼关的转型探索》这样描述当时场景:“一场唱响潼关美食文化的大戏开始了紧锣密鼓地筹划。”

当时筹划并实施的内容包括:4月,潼关县政府召开专题研究打造潼关小吃品牌相关问题的常务会议,通过并成立了潼关县小吃推广领导小组,同意成立老潼关小吃协会,同意县就业局与王华峰的西安万盛餐饮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潼关小吃创业技能培训,实现全程公司化运作;

 6月,老潼关小吃协会启动“潼关肉夹馍”商标注册申请工作;

 10月,王华峰在潼关开始名为“潼关十三花”的特色小吃旗舰店,开始布局连锁化。开店后头件轰动事件是,潼关各界头面人物共计260余人到潼关十三花,既是品小吃,也是释放支持;

前述报道对此总结称,“2012年底,'政府扶持、企业化运作’打造潼关肉夹馍品牌的大戏徐徐拉开。”

三、东方三明治

检索公开信息可见,之后几年间,潼关肉夹馍在全国推广加盟连锁的主力约分三路:1、王华峰以自营的“王华峰肉夹馍”品牌对外广招加盟,该“王华峰肉夹馍”商标早在2006年就已完成注册;

不过招募情况并不理想,其官网显示,西安一家店、南京三家、陕北一家,其他再看不到了。

2、2015年9月,王华峰与他人共同设立潼关长和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8月更名为'潼关常和文化管理有限公司’),随后在北京设立子公司“北京潼十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据称打造数十家潼关肉夹馍连锁店;

3、潼关肉夹馍山东地区总代理孙明介绍,在全国众多连锁店中,山东分店占了近六分之一,由于生意火爆,(2014至2015年间)相继有2000多山东人来潼关寻找商机。

陕西传媒网报道继续总结称:“从 2013年至今,这股从陕西东大门潼关刮起的美食风,席卷了中国20多个城市。在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雄霸中国快餐连锁店多年后,来自老潼关的“中国式汉堡包”、“东方三明治”,正在用其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燃起中式快餐连锁店的燎原之火。”

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街边小吃数次登上(潼关)县政府常务会议“红头文件”,书记县长亲自推销。为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历时三年不惜人力、物力重修县志。”

四、商标双雄对决

之所以要重修潼关县志,是因为“国家工商总局要求,想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县志上必须有记载。”

2015年12月14日,“潼关肉夹馍”商标注册成功,潼关肉夹馍协会为商标持有人。

商标申请成功后没几年,潼关肉夹馍协会遭遇一个强劲对手:西安文味先知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家公司名称听起来并不熟悉。不过翻开该公司名下所拥有的数百个商标,其中一些起码当地人还都有些印象:毛大碗、炊掌柜、陕食尚、陕东、大秦老米家等等。

不过其申请最多的还是“老潼关”系列商标,包括:老潼关、关中老潼关、关东老潼关、关西老潼关、关北老潼关、宝塔锅老潼关、老潼关小食代、小食代老潼关、老潼关三秦套餐、左左香老潼关。

更重要的就是,还有——“老潼关肉夹馍”。

西安文味先知为一人独资公司,股东显示为党月江。这家公司不仅正布局一系列老潼关商标,还通过党月江实控的另一企业——西安同辉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西安老潼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西安同辉餐饮名下已注册、正注册的商标同样是满满当当,其开设抖音还起名为“老潼关总部”。

潼关肉夹馍协会先是对西安文味先知申请的“老潼关肉夹馍”异议成功,该商标被废之后,西安文味先知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诉,第三人为潼关肉夹馍协会。

这场官司开始时,潼关肉夹馍协会还叫做“老潼关小吃协会”,2020年5月28日经批准名称变更为“潼关肉夹馍协会”。

法庭上,文味先知公司称:““老潼关”商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品牌,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对“老潼关”商标的使用与管理非常重视,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若该商标被宣告无效,文味先知公司将面临重大损失,甚至无法经营。”

前后历经两审,西安文味先知败诉。北京知识产权法庭全力支持了潼关肉夹馍协会的维权。这起官司是在2021年2月24日完成终审。

五、全员恶人

不知王华峰或曰潼关肉夹馍协会是因“大战告捷”而自信爆棚,还是其他原因,击败了西安文味先知仅三个月后,即2021年5月24日,就拉开全国“维权”大幕。

5月嘉兴、7月威海、黑龙江、9月中山….直到近期数百起诉讼集中爆发。他们手持的核心“武器”,就是这个当年注册通过了的“潼关肉夹馍”商标。

其实,以常理,潼关肉夹馍,前一个词是地名,后一个词是物品或者说食品名,两个通用名合起来竟然能通过商标申请。以此类推,那比如“岐山臊子面”、“西安羊肉泡馍”、“成都串串”…..等等就都可以申请商标,只要成立个啥子协会即可。

如此,餐饮界岂不乱了。

反过来看,即便没有潼关肉夹馍协会,西安文味先知、同辉餐饮等也在大搞商标生意,此种注册战略背后同样乱象频频。

比如在题为“西安男子欲加盟老潼关肉夹馍选址未成功,1.4万定金难退回”报道中,主角西安天彩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就是西安文味先知股东党月江实控的企业(占股80%);

报道“西安夫妻通过推广公司加盟凉皮店,交完钱对方和凉皮店不合作了”中,主角就是西安同辉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还有一个潼关肉夹馍连锁,老板名为孙江明,在题为“自强励志孙江明”文章中,对该人士介绍几乎与王华峰完全相同。

比如文中:“16岁刚高中毕业的孙江明,在1993年的一个夏日来到潼关县桐峪镇打工补贴家用。他始终牢记父母的叮咛:'七十二行,厨师为王。’”与当年关于王华峰的介绍竟一字不差。

接下来的2003年西安之行等等内容亦是如此。仅仅是将曾经的“王华峰肉夹馍”换成了孙江明欲推广的“唐阿哥超级肉夹馍”。

公开信息显示,唐阿哥超级肉夹馍为山东秦唐餐饮开发。结合2015年报道中介绍的,当年潼关肉夹馍授权山东的总代理——孙明。是不是有点儿回过味了?

2020年9月,潼关县改革办的《“四轮驱动”探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当中,列举了5大“创新、特色”举措。

其中第二条,肉夹馍成为潼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显示为:“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制定肉夹馍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形成了“一处食材供全国”的品质保证、成熟的冷链运输系统和品牌运作的管理经验。”

各方力量就像科恩兄弟电影中的一幕幕场景似宿命般发展,最后汇集、对撞,爆发出一股戏谑又诡异的闹剧。

ps:城市套路深,想要去乡村。都市的日常已现不堪,也该更多回村看看。此号不日即将发车,感兴趣的可先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