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均衡(2)

 廿氏春秋 2021-11-29

非均衡的均衡思想

导语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它所涉及到的三大模型都属于均衡国民收入问题,本文试分析之。

非均衡均衡的三种情况

宏观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是一种非均衡的均衡状态,包括三种情况。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y-E模型、总支出模型、凯恩斯模型);

(2)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

(3)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AD-AS模型)。

NO.1

凯恩斯模型

宏观经济学利用凯恩斯主义交叉图说明当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总收入时,y=E,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此时,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的支出(计划支出),就实现了均衡国民收入ye

01

基本假设

(1)只有企业和居民两个部门。不存在政府、对外贸易。消费和储蓄活动在居民;生产和投资活动在企业。 

(2)投资不变。投资是独立于经济体的外生变量,它与利率和产量变化无关。 

(3)全社会的资本折旧为0,未分配利润为0,于是GDP=NDP=NI=PI。

(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01

均衡产出

只有在均衡状态时,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假设自发性的计划投资i既定,y=c+i,c=a+by,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e=(a+i)/(1-b)

以下两图都表示,两部门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ye可以根据消费函数利用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决定,也可以根据储蓄函数利用I=S法决定。

二者是互补关系。

NO.2

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

(1)产品市场均衡时可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IS曲线。

(2)货币市场均衡时可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

(3)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就可以得到一组(re,ye)

(4)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实现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

01

基本假设

(1)投资i不再是外生变量,而是利率r的减函数,即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

(2)线性投资函数:i=e-dr

(3)二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 i=s,s=y-c ,所以y = c + i , 而c = a + by. 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a+i) /(1-b)

(4)将i= e-dr代入上式,得到IS方程:

y= (a+e) /(1-b) -dr/(1-b)或

r=(a+e) /d-(1-b) y/d。

02

经济含义

(1)产品市场均衡时,即i=s时,均衡国民收入ye与利率r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因果关系。

(2)IS曲线上任何点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都表示i≠s,即产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

(3)IS曲线的右上方某一点,i<s。利率过高,导致投资<储蓄。IS曲线的左下方,i>s。利率过低,导致投资>储蓄。

03

基本假设

(1)货币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都是为了实现交易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都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货币需求。前者是在确定条件下的交易,后者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交易。

(2)货币供给量是不受利率影响、由国家政策调节的外生变量,是一个存量概念,主要是狭义货币量,M1: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

(3)当货币市场均衡时,L=m,即ky-hr=m,得出:y=hr/k+m/k或r=ky/h-m/h,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正向变动的相关关系,这里的m=M/P是指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实际货币供给量。

04

经济含义

(1)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 = 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2)LM上任何点表示 L = m。偏离LM曲线的任何点都表示 L≠m,即货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

(3)处于LM右下方的某一点,L>m,利率过低,导致货币需求>货币供给。LM左上方,L<m,利率过高,导致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NO.3

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

以上两个模型都假定物价水平P=1或物价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来研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则是在物价可变的条件下来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01

基本假设

(1)总需求: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AD=C+I+G+(X-M)

(3)AD曲线经济含义: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IS=LM)时,一国总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总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01

基本假设

(1)古典总供给曲线,由于信息充分,完全竞争,工资和价格灵活变动,所以劳动市场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总是达到潜在的产出水平。

(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经济萧条时期存在大量失业,所以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线,劳动需求量决定了就业量,进而决定产出。

(3)常规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并非为完全竞争,且呈现向下工资粘性,劳动市场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01

基本假设

(1)下图中的yf是我们所要的理想状态,即无通货膨胀时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

(2)当总需求不足时,AD0与AS曲线相交,均衡点E0所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ye就是一种非均衡的均衡国民收入。

(3)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AD0曲线右移到AD处,在E点处就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NO.2

非均衡的均衡

(1)上述三个模型中的均衡国民收入ye,都不是凯恩斯所讲的yf,即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并不是在总供求不相等时需要政府干预使其相等。

(2)在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下,双重均衡都可以自动实现。

(3)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自动达到均衡状态。

Q1

新古典与凯恩斯的分歧

新古典学派认为,市场总能够自动均衡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yf

凯恩斯则认为市场虽然可以自动均衡,但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e却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yf

NO.3

功能财政

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首先承认市场是有效的,依靠市场一国经济是能够自动实现均衡的国民收入ye,但要达到理想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f就必须依靠政府,只有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二者相结合,一国经济才能摆脱萧条,实现繁荣。于是功能财政的思想就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也为西方政府花费纳税人的钱找到了理论依据。二战后,西方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凯恩斯也因此被称为“资本主义救星”和“战后繁荣之父”,直至1973年后“滞涨”的出现,陷入被西方国家的政府抛弃的窘境,凯恩斯主义也退出了'政府经济学'宝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