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捡苦槠,做豆腐

 昵称37581541 2021-11-29

冬天了,麻雀好圆。它们在草坪上蹦来蹦去,也不知道在啄些什么的东西。或许是怕自己也变圆,我立刻回家拿上相机,去爬山。

图片

↑苦槠子

登山道两侧是常绿阔叶林,落叶厚厚的积了一地。有几位叔叔阿姨,正像麻雀一样不停弯腰捡着东西。他们捡的是苦槠子。

来得早的阿姨已经满满捡了一袋。捡回去干嘛?当然是做东西吃了!

图片

上面那个比喻绝无冒犯之意,我很快也加入了队伍。但我只是捡几颗玩一玩,毕竟苦槠子的加工工序过于复杂了。

城市居民可能对苦槠不太熟悉,城市里很少见到苦槠树,园林绿化里很少种它。不过在南方山林里,苦槠树分布是非常广泛的,是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成分。

图片

↑浙江的常绿阔叶林,春天长新叶时有千百种绿

在南方的山村里,也常常能见到百年、千年的苦槠大树。苦槠的果实还能吃,虽然已经告别了缺衣少食的时代,但捡苦槠子仍然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各地对于苦槠子的叫法都不大相同,我问了问在林子里捡拾的叔叔阿姨,有的叫它“阔”,有的叫它“驹”,有的叫它“珠子”。讲着各种方言的老一辈人们,今天在同一片林子下捡着苦槠子。

图片

↑村口的一棵老苦槠树

那么苦槠子是个什么东西呢。植物分类上,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为壳斗科植物。

图片

↑园林中种植的苦槠树,可以看到树皮非常粗糙

图片

↑叶片前半部分有锯齿

壳斗科种类非常多,我爱吃的板栗也是一种壳斗科植物。另外我们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偶尔能看到的橡树、栗树、栎树、槲树、青冈,一般也是指壳斗科植物。(注意,榛子不是壳斗科植物)

而“壳斗”二字,指的是果实外侧的总苞结构,可以理解成是“果实戴的帽子”。

图片

↑白栎,“经典款”的橡子造型

不同壳斗科植物的“帽子款式”差别非常大。白栎的帽子比较光滑、比较小,露出了大半个果实;板栗长得就跟个刺猬似的,果实完全包裹在内。

图片

↑不同款式的壳斗帽子造型,左下为板栗

而苦槠的帽子,造型比较像个爆米花,基本完全包裹了果实,只在底部露出了一点点。

随着果实不断长大,它最终会撑破壳斗帽子,自己掉到地上。所以在捡苦槠子时,一般看不到它们的帽子。

图片

图片

↑树上还没成熟的苦槠子

刚刚掉下来的苦槠子是深褐色的。但是苦槠子,可不像板栗,不能直接吃。未经处理的种仁内含有大量单宁,它的苦涩味能让人紧紧皱起眉头。

图片

如果要做苦槠豆腐,得把它们放在太阳下暴晒,直到外壳颜色变淡,然后啪的裂开。这样很轻松就能剥出苦槠子白嫩的种仁,且不会弄坏种仁。

图片

图片

↑晒苦槠子

为了去除苦涩味,需要将种仁在清水中浸泡半个月以上,期间还需勤换水。

图片

↑浸泡种仁

泡过之后,把种仁水磨成粉、过滤、再晒干,这样就得到了苦槠淀粉。

图片

↑苦槠淀粉

将苦槠淀粉熬制成糊状,冷却后就成了苦槠豆腐。制成的苦槠豆腐一般是灰褐色的。

从成分上来看,苦槠豆腐主要是淀粉而不是蛋白质,更加接近凉皮、凉粉但它的口感确实更像豆腐,比较滑嫩。

图片

↑苦槠豆腐

不难看出,自制苦槠豆腐的工序可真是相当复杂,至少经过捡、晒、剥、泡、磨、晒、熬七道工序。难怪叔叔阿姨们会说:”捡回去做苦槠豆腐,明年夏天吃。

我可没有时间精力做这个...... 不过苦槠子也有些别的玩法,比如把牙签插进去,就能制成一个陀螺了。

最后,苦槠(和其他壳斗)也是野猪喜爱的食物。放个小野猪拱地的视频片段吧,它也在林下找苦槠子吃呢。

作者:蒋某人

图片、视频:蒋某人

图片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https:///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