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熵增

 旮旯二爷 2021-11-29

​什么是“熵增”

顽皮喵

无兴趣,无爱好,无特长,百无聊赖,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想。

网上有很多讲话很好听,说道理很玄乎的大咖们时常提到一个词:熵增。

这到底是啥?

简单来说,熵增就是生活自发的走向混乱的一种趋势。

比如一个人说:哎,我去,我想通了,以后生活也就这样了吧。

其实并不会,生活只会越来越糟,除非你支付“能量”去维持它的秩序。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好了的,人神皆不能违背。

不过所幸人们的生活着实是在慢慢变好的,这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自己“挣扎着活下去”的状态,也就是不知不觉中支付了能量去维护自己生活的秩序。

可以这么说,在一个蒸蒸日上的社会里,即便是完全躺平,都有可能白嫖这社会进步带给你的福利。比如现代社会的人所享受的医疗服务已经远超古代的皇帝。而现代人所享受到的精神文明生活更是古代人,甚至是近代人,十年前的人无法想象的。例子可以参考智能手机,影视,游戏,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改变。

但是话说回来,生活还是会自发的走向混乱。

家里不收拾就会布满灰尘,头发,杂物。绳子(包括但不限于任意的绳子状的物品,例如耳机线)不扎起来最后一定会变乱。物品,即便很常用,也会自发的遗失。另外还有超乎想象力所及的各种活久见的怪事。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一旦停止了对秩序的能量支付,你立刻就能感觉到围绕着你的空气中出现了湍急的水流将你卷向混沌的深渊。这个水流的速度完全看老天爷赏饭。

为啥会熵增?这不仅仅是人类经验所能觉察到的无需验证的事实,也是经由各行各业的科学家和数学家从理论上或数学上验证过的。按照玻尔兹曼的理解,宇宙并不偏向于某个结局,它只是会走向情况最多的那一种结局。也即,统计学上的,覆水难收,破镜难重圆。

当然人的先验可能是错的,这个宇宙中也许存在减熵的区域。毕竟,无穷大的宇宙,这个无穷是超乎人类的想象的。在无穷中,随机运动“走错了”方向,导致了局部的减熵是完全可能的。这就如同无穷多的猴子用打字机打字,总有能打出莎士比亚的歌剧的一只(甚至给你无穷多的猴子,总有一只特么脑子里的灵魂就是莎士比亚本尊!)。也可以这么理解,有的人不小心中了一个彩票,这尼玛你能说这不是减熵?!运气!这不就是野生的减熵过程吗?你都不需要去宇宙的边缘去找,减熵就在我们身边啊!

但是,减熵是需要“大数”的!许多猴子,才能出一个莎士比亚;许多人,才有人中彩票。这些人统称为“别人”,绝不可能是你自己。因为对于你自己来说,你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何来的大数?何来的减熵?

对我们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都这样儿了,不停的熵增,你能咋办?是挣扎一下,治疗一下,还是躺平装死,还是怎么的,总得论计论计。

这就涉及到热力学给我们的最深远的启示了:你得减熵啊,你得存一些“焓值”来抵御这个熵增啊。

你的身体里,每个细胞都在按照规矩运作,排除掉里面产生的混沌,这表现为排汗撒尿拉屎。为了实现这些过程,呼吸,吃饭,喝水显然是必须的。在此之上,原始的人类还需要提防不被别的动物吃了。现代人则,虽然也不用很刻意的,需要防止被人杀了或出现意外。

总的来说,现代人,已经从最基本的生存挣扎中解脱出来了。(虽然,世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保证温饱,而这是仁人志士应该立意去解决的重大问题,毕竟,作为仁人志士的人,早已失去了生存目的(因为生存业已保障了),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人造目的”吗?)

但是对于更多的凡人来说:你挣钱并不是为了活着,你是为了攀比!(有时候,你也不想的,你其实是“被攀比”!)

你想想,你现在过得比古时候的皇帝,是不是好很多?但是现代人为什么还焦虑,烦躁,不开心?不开心的定义是谁定的?是“绝对值”上的欲求无法被满足还是“相对来说”的不满足?

这个话题,再聊下去就偏题了。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进行过关于“活着了,再怎么办”的讨论,请移步下文的第四部分的讨论。

顽皮喵:成为你自己

又及之一:关于“熵增”的世俗意义。

熵增本身就是“世俗意义”的原动力。

活着的东西都是偶然才“活起来”的,每个活着的东西都是一部“减熵机器”,再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核能寄生虫”-可不是它自己是核动力的,而是它寄生于恒星的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进行自身的减熵。

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谓的“世俗”就是摄取能量减熵的过程。

这对我们想发大财的人有什么启示呢?启示就是,凡能减熵的机制就能挣钱!

还不够嗨?!凡能大规模减熵的机制就能挣大钱!

熵增和“减熵生存机”的设定还告诉我们一个天大的大秘密!那就是:人尼玛都不能脱俗!

你可能说:我尼玛真的见过脱俗的人!

减熵生存机齐声嚎叫道:这尼玛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啊,大兄弟!这人如若不是入戏太深,把自己忽悠瘸了,铁定是以脱俗的手段来获取世俗的意义!招子擦亮一点!

又及之二:关于信息熵

信息熵就是一个人问你,你哪人?

你回答,我地球儿的。

那人在四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就计算了各种可能性:根据你长相/刷新地点/语言判断,你显然是中国人;根据些许口音他兴许能知道你是哪个省的,却无法继续判断你是哪个市哪个乡镇哪个村的;接着那人打断了自己的本能,得出一个结论:你精神不大正常,因为那人历经亿万年筛选的本能告诉他:你这句回答的信息熵太大了,毫无价值。

信息熵(很大)就是:你这话指向的可能性太多了,说了等于没说。似乎可以这样说:信息的熵越高,就越接近废话。

你可能会举出反例:太阳从东边升起,这话信息熵为0,这在我们的经验中是必然事件。这句信息熵为0的话难道不是废话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确实这样做:把人尽皆知的事实以及头脑错乱的胡言乱语统称为废话。然而我们在讨论信息熵时却发现“人尽皆知”并不能等同于“胡言乱语”,两者虽然都不必说,但前者却是义务教育和广泛科普才为人所知,而后者则属于指代不明。(例如,我问你“中午吃了啥”,你回答说“我吃了饭”)

科学领域里的很多结论都是“低信息熵”的,它们精确,简洁,但也由于其复杂度而不为人所尽知。

那么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我们生活的花花世界又有什么关系?信息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化吗?信息有什么价值?确切来说,对于生存机的个人幸福有什么裨益?由于这个华天的信息量太大,我打算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讨论。

那“太阳从东边升起”这种信息有啥价值?

发布于 7 月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31

喜欢 31

分享

评论 12

评论 12

活到老学到老

健身,行动力,学习,这些都是减熵,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成功,他们在对抗熵增,但是对抗又怎么样1-1=0.出生和死亡,好好度过自己的一生,靠经历和阅历,家人一起的情感代替人的欲望。其实没有谁可以去消除,只是通过减熵延迟最后结果而已。0就是最好的开始和结束

04-24

6

sherlocked

感谢!!!终于理解这个词啦,感觉作者是个特别善于深入浅出剖析问题的人,读起来很有意思,而且引发我想到好多,果断关注!请继续表达和输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