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中国公立医院的创始人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1-29

作者:卧坡凡夫(四川)

文章图片1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佑进士,曾任密州、徐州、湖州、杭州、颖州等州知府、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和礼部尚书等职。后来贬谪惠州、儋州,北还时病死常州,追谥文忠。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三苏”同享殊荣。

苏东坡一生多才多艺,除诗文书画外,还精于医道药理、烹调园林、金石艺术等。他为政为官为文,虽然士途坎坷,却还是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热心于治病救人的慈善家和医药学家。他为中国的医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中国公立医院的创始人,他的医药杂论《苏沈良方》丰富了祖国的医药宝库。

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杭州有五十万人,却没有一家公立医院。有些药方,历经证明,确有疗效,他都公布在外。苏东坡还在密州为官时,就曾经令人把有用的药方用大字抄写后贴在市镇广场,作为“官方”,犹如现在的广告一样,好使一般百姓都知道。有一个药方叫“圣教子”,包括二十多种药材,其中有良姜、后朴、半夏、干草、草豆蔻、木猪苓、柴胡、藿香、石菖蒲、麻黄等,现在已经证明是胃液分泌的强力兴奋剂。

文章图片2

苏东坡对这种零星无组织的帮助病人的办法,颇不满足。他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一缗为一千文),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建立起了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据林语堂考证,这个“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三年内治疗了一千多个病人。主办这个医院的道士,其俸禄是由朝廷酬以紫袍和金钱。后来,此医院迁到西湖边,改名为“安济坊”。苏东坡离任杭州后,这个医院还照常为人治病。

苏东坡一生还精心钻研医道,收集药方。不但给老百姓治病,还常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他通读中国医书,常把别人分辨不清的药草写出文字说明其异同性质。关于痔疮,他的学说是这样的,比如身体内有虫啮咬,治疗之法是“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现在看来,当然难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文章图片3

苏东坡被流放到儋州(海南岛)时,空闲无事,便养成了到乡村野林采药的习惯,并考订药的种类。他考订出一种药草,在古书上是用别的名字提到过,别人从未找到,而他发现了,自然十分得意。在他写的各种医学笔记中,对各种药的性质、制作、用途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他的医药杂论被后人与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的《良方》十卷合编成《苏沈良方》。

苏东坡不但自己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他还写信给当时的广州太守王古,提议筹备一笔资金,创立公立医院。王古听从了苏东坡的建议,在广州也兴建了公立医院,调剂贫民百姓。但不久即以“妄赈饥民”的罪名遭到上方罢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