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考研必背30天】倒计时27天-普心 第四、五章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1-11-29

【心理学考研必背30天】

倒计时27天-普心


【第四、五章】感觉、知觉

搭配万人冲刺大背书使用更佳

01. 简述感觉现象

1.感觉对比

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两种刺激同时作用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相继作用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2.感觉适应

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视觉适应包括对明适应和对暗适应。

前者是在强光作用下感受性的降低,后者是在弱光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的提高。

赵氏分析:在某种刺激作用下逐渐适应,就是由很敏感变得不敏感,感受性下降。但暗适应除外。

3.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联觉是其中一种,它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感冒食而无味,体现了嗅觉对味觉的作用。

4.感觉补偿

某种感觉缺失后,引起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引起的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02.简述知觉的特性

1.知觉选择

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例如两歧图。

赵氏口诀:突出对象,忽略背景

影响因素:①客观:对象和背景间的差异、对象 的活动性、对象特征;②主观:有无明确目的或态度、 定势、兴趣等。

2.知觉整体性:

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赵氏口诀:突出整体,忽略细节

影响因: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②个体的知识经验。

3.知觉理解性:

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赵氏口诀:根据经验,主动解释

影响因素①个体以往经验;②词语的作用;③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4.知觉恒常性:

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

赵氏口诀:物理变化,知觉稳定

影响因素:①视觉线索;②知识经验。

03.简述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1.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① 调节。

调节是指晶状体的形状(曲度)随距离 的改变而变化。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睫状肌扩张,晶状体变薄,从而显示出物体的远近。

调节作用只能在较小的距离(1~2米)内起作用。

② 辐合。

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辐合是双眼的机能。物体离得越近,辐合角越大;物体离得越远,辐合角越小。

调节在深度知觉中只有很小的作用,而辐合的作用较大。

2.单眼线索

① 对象重査(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得远。

② 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③ 空气透视: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④ 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两个物 体中相对位置高的那一个,显得远些。

⑤ 纹理梯度(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物体在网膜 上的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对象密度大, 近处对象密度小。

⑥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A.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 方向相同。

B.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③ 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

④ 明暗和阴影: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近些,而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远些。

赵氏口诀:2透视,2度,2运动,相亲对象有阴影

3.双眼视差

两眼相距大约65mm,因此,同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上的视像就有了差异,两眼上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

04.时间知觉及影响因素

时间知觉指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的4种形式

①对时间的分辨;②对时间的确认;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④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把时间估计得越短;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 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但是在回忆往事时, 情况正好相反。

3.个体的兴趣与情绪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 觉得时间过得快;对厌恶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在期待某种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05.似动,常见的似动现象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1.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中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和时间相继呈现时,会看见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运动。如电影、电视等。

2.自主运动:注视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静止的 物体在动。

3.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例如,浮云的运动,让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4.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运动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感觉它向相反方向运动。

例如,瀑布效应——注视完瀑布之后再 看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向上飞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