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昌起义他率兵临阵脱逃,建国后被邀参加政协会议,官至副国级

 数字人生6688 2021-11-29

引言:自晚清以来,随着立宪维新与革命共和的矛盾愈益激烈,整个国家都被卷入了一场攸关民族未来的争论中。当然,越挫越勇的革命党,后来还是依靠湖北新军的支持而侥幸获得了成功,将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推翻。但,笑到最后的却是掌握军队的北洋势力。所以,为了继续未竟的革命事业,国民大革命大爆发了。凭借着内除军阀、外驱列强的意志,大革命接连大捷。但国民党反动派却出尔反尔,将屠刀伸向了联盟的中共……

图片

大革命在高潮之际陡然失败,我党也在此次斗争中惨败,特别是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领导和影响下,全党上下,几乎无一人有主动构建属于自己军事力量的意识。直到国民党依靠军队和帮派展开了对我党组织的扫荡,许多同志才如梦初醒: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新军终于在南昌宣布起义,但由于敌众我寡的残酷现实,义军在获得南昌城后旋即被迫撤出,经过敌军围剿后,这才返回到了井冈山扎下根来。此次起义的功败垂成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某师长率部临阵脱逃,也是一大诱因。

图片

此人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将领蔡廷锴,他在起义前曾任国军第十师的师长,并非属于我党组织的同志,更非我军的战斗序列。蔡廷锴之所以倾心于革命起义,更多的是源于战友叶挺的劝说,这才临时起意,打算一同配合。当然,毕竟起义事关重大,即便蔡廷锴有心相助,手下也有不少人在紧盯着他。一来二去,蔡廷锴的立场也就模糊了起来,对于即将爆发的起义感到意志不坚。其他同志也发觉出了蔡廷锴的犹疑,但叶挺却给予力保。可惜,起义爆发后不久,蔡廷锴还是选择了撤退,率部撤离,使得义军的侧翼暴露。

图片

如此严峻的军事威胁下,义军只得先行撤退。获知蔡廷锴率部“弃暗投明”后,蒋介石自然喜悦非常,对此等人才感到高兴。于是,随着中原大战后的局势逐渐稳定,蔡廷锴便被蒋介石破格提拔为第19路军的军长,驻防上海口岸。不久,震惊中外的“一二九”事变便在日军的挑衅下爆发了。当时,由于国家局势刚刚稳定不久,国民党上层打算对日妥协,依靠西方的英美来斡旋。但时不我待,蔡廷锴立刻指挥部下展开了对日反击并血战31日。受到重大损失的日军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只得撤退,而蔡廷锴也凭借这一功劳成为抗日名将。

图片

直到淞沪战后,由于蔡廷锴不遵号令,擅自与日军交战,虽然战果颇丰,但毕竟是违背了上峰的军事指令,所以只得被调往他处,执行对红军的围剿。当然,蒋介石其实是想让杂牌军和红军互相消耗,而中央军则可以坐山观虎斗。清楚大局的蔡廷锴最终选择了和红军联合结盟,并宣布与红军一同抗日。起义后,蔡廷锴部遭到了国军的打击,很快也就失败了。毕竟名声在外,蒋介石一时之间还动不得蔡廷锴,只是设法削减兵权。于是,昔日的将军很快便成了“光杆司令”。

图片

结语

心灰意冷的蔡廷锴选择了辞职隐退,来到了香港。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稳步推进,民主建国的前途赫然出现在了眼前。在我党的邀请下,蔡廷锴北上抵达北平,参加了政协会议。在此之后,蔡廷锴甚至担任过副国级干部,算得上党内民主人士的职位巅峰了。可惜,蔡廷锴还是在1968年于北京病逝,享年7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