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蕴阁 | 闲庭花下 岁月静好

 廿氏春秋 2021-11-30

落红香散东风软,灵岩络翠苔纹浅

闲庭昼永日当空,花影团团移未转

两鸡不识春意佳,栖迟也傍庭前花

父鸡昂然气雄壮,独立峰颠发高唱

母鸡喈喈领七雏,且行且逐鸣相呼

—— 宋代·王淮《钱舜举画花石子母鸡图》

图片

偶然间看到南宋名相王淮这首题诗,与宝蕴阁珐琅彩子母鸡承盘所表达的意境十分契合,遂引。闲庭之中,花影团团,微微摇曳的花枝正好说明「东风软」;公鸡卓然而立,「昂然雄壮」;母鸡领着七只小鸡,「逐鸣相呼」;嶙峋的灵岩、浅浅的草痕,也恰合「灵岩络翠苔纹浅」之意。一方承盘,捕捉了庭院一隅的温馨瞬间,闲庭花下,家人相伴,微风和煦,岁月静好,这是连古代帝王都纷纷称羡的美好生活图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1-北宋王凝《子母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南宋佚名《子母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明朱瞻基《子母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子母鸡的意象表达最早可见汉代陶俑,后又在宋画中出现,都与当时统治者提倡的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做到「仁」,首先就是要爱护自己的亲人,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等,最后推己及人,尊老爱幼,最终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至高境界。子母鸡图像就是对母慈子孝的上佳诠释。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三幅子母鸡图中,一幅是北宋画院王凝所作;一幅作于南宋,虽作者不可考,却因为有了成化帝的御题而身价倍增;第三幅作于明代,虽非宣宗亲笔,也定是画院高手之作;与前两幅不同的是,画面中出现了王淮诗句中提到的公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香港苏富比2014

2-清康熙仿成化斗彩鸡缸杯©中国嘉德2017

3-清雍正斗彩鸡缸杯©香港苏富比2014

4-清雍正洋彩鸡缸杯©北京保利2017

5-清乾隆斗彩子母鸡笔筒©台北故宫博物院

6-清乾隆粉彩鸡缸杯©台北故宫博物院

7-清中期粉彩子母鸡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胤禛行乐图之水边独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成化帝在南宋《子母鸡图》上题诗写道:「披图见尔频堪羡,德企慈乌与世闻」,足见其对绘画内容的认同与赞赏。也许正因为此图,以子母鸡为主题的成化鸡缸杯才横空出世,继而缔造了延续数百年的鸡缸杯传奇。自从画面中有了公鸡的加入,具有沉重的儒家思想教化意味的图案变得更加温馨而生动。成化之后,世人摹制鸡缸杯无数,万历、雍正、乾隆皇帝都是鸡缸杯的忠实粉丝,雍正帝甚至命画师在《胤禛行乐图》中描绘了自己手握鸡缸杯在水边独酌的画面。有了帝王们的亲自代言,子母鸡主题在数百年的瓷绘历史中始终占据着核心C位。

图片

宝蕴阁子母鸡承盘所用的彩料,均以雍正珐琅彩为基准调制,其色泽鲜亮,丰富的色彩表达令整幅画面显得栩栩如生。承盘以温暖轻柔的芦黄色打底,远处晕染出隐隐约约的蓝色天空,近处以绿色与褐色搭配,绘出深深浅浅的草地,画面开阔而富有层次。构图时,注重主次、疏密、动静、轻重关系的处理;右下山石用色凝重,稳住重心,其上的秋葵花蓬勃盛放,向左倾斜的花枝起到平衡视觉的作用;在这些热闹的背景烘托之下,公鸡、母鸡和7只小鸡在相对开阔的区域亮相,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图片
图片

明成化&清雍正&宝蕴阁

将成化、雍正和当代器物的瓷绘细节放在一起,无意于评判优劣高低,成化有其天真的妙趣,雍正有其雅致的韵味。然而就色彩和绘制工艺方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制瓷工艺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成化斗彩设色虽多,却不用墨彩,只在钴蓝之上添加绿彩,以达墨彩之效;雍正时研发了彩釉新品种,特别是以带有光泽的黑彩描绘鸡尾,与其他釉彩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令纹饰更加生动逼真。宝蕴阁在绘制公鸡时,除了沿用雍正的红、黄、绿、黑彩外,还添加了深邃透亮的釉上蓝彩和软白色,色彩搭配和谐,层次丰富,渐变过渡自然。

图片
图片

瓷绘花鸟最难表达的,就是禽鸟的羽毛。其实在雍正时,瓷绘工匠就已经熟练掌握宋画工笔常用的丝毛技法来绘制羽毛,只是为了保留成化古韵,在鸡缸杯上并未使用。而宝蕴阁作子母鸡图盘旨在展现当代珐琅彩与瓷绘工艺的发展成果,因此在绘制禽羽时采用了经典的丝毛工艺:先以预设的色彩平涂打底,再以细笔中峰点线排列,一笔一笔描摹组合,使羽毛呈现出细密、饱满、柔软、蓬松的效果。宝蕴阁笔下的雄鸡红冠耸立,目光炯炯,羽翼紧密,尾羽上翘活泼灵动,尖爪抓地力道十足,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母鸡羽毛丰满而松弛,红冠略小,低头俯身,专注的目光充满了慈爱和关切。

图片

刚刚孵化不久的七只小鸡懵懵懂懂,旱绒绒的一小团,稚拙可爱。一只蹲坐在草地上发呆,一只在母鸡身前安静待哺,另一只叽喳着匆忙奔来,还有一只歪着脑袋紧跟着从花叶下钻过来,生怕错过母亲给予的美味;山石旁的小鸡就淡定了许多,背身仰头,似在欣赏漂亮的花朵;画面最下方的小鸡似乎已经睡着了,另一只小鸡摇摇摆摆跑过去,探头探脑的样子生动无比。这热闹温馨、其乐融融的画面,代表着最平凡却又千金难买的天伦之乐,是历代中国人对幸福、圆满的终极追求。

图片
图片

清宫廷作珐琅彩器对工艺细节要求非常严苛,宝蕴阁恪守古制,对作品细节的要求也是一丝不苟。庭院山石以平涂、点染、皴擦等手法,通过细腻的色彩转换来体现层次、质感和体量;秋葵花大小不一、疏密相间,向背阴阳、精心排布,轻柔的粉色花朵团团簇簇,与凝重的山石形成了强烈对比;山石边数朵蓝白色的雏菊,从形态上和色彩上分别起到了陪衬和过渡的效果,同时也与承盘的蓝色边框形成了很好的呼应;承盘的底部细节亦是精益求精,先以松石绿铺陈底色,四个底足以金彩覆盖,周围用釉上蓝彩细绘灵芝、寿桃、蕉叶纹装饰,蓝金搭配和谐而高贵。

图片

在这一方承盘之中,草丛、花叶、山石、家禽以及配饰,都包涵着极其繁复细密的笔触;在这数以万计的笔触之间,又有着多达几十种色彩的搭配和转换;而不同色彩烧制温度又不完全相同,因此还需要根据烧制温度的高低来安排绘制的先后次序;一件器物制作下来,足足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正是能工巧匠们的世代传承与坚守,才让我们可以拥有如此精美华丽又意义非凡的艺术作品。

图片

- The End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