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中,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而身处假性亲密关系中的某些人,会经常产生“他并不是真心喜欢我,只是出于某种需要和我在一起”的想法。 真正的亲密关系,以两人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为基础,它包括三个特点: 1.你老爱跟他频繁互动。 2.你跟他互动的时候,还发生了其他活动和事件。比如一起踢球。 3.你们的互动深切影响了彼此的价值观。 大部分处在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人,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家人,都无法做到发自肺腑的欣赏对方,也无法敞开心扉与对方对话。尤其当一方缺乏表达爱的能力,你们就容易被困在假性亲密里。 那么,应该如何走出来呢? 第一步,用“非暴力沟通”代替暴力沟通 如果你一直强加指责和批评,对方的第一反应就会是申辩、退缩、反击。时间长了,对方会怀疑你的心里没有柔情,因为他感受不到你的爱。 非暴力沟通概念的创始人提出,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调酒反射式的翻译,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 在每一次互动中,聆听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我们用控制情绪代替情绪宣泄,用换位思考代替独断专行,这使得我们的共情能力和倾听能力都有所增强,让我们从一个冷冰冰的“坏人”,变成懂得欣赏对方价值的“好人”。 第二步,永远把两人之间的信任、亲密和爱放在第一位 负面情绪就像内心的一堵墙,如果你时时把它暴露出来,便没有人能够走进你的心里。正确的做法是绕过它。 即使产生矛盾,也不要把它当做是可以证明自己,打压对方,刷存在感和优越感的机会,而是将其视为威胁双方关系的挑战,两人一起面对。 心理学中有“踢猫效应”:你心情不好,打了小孩一顿,小孩为了发泄怒气,踢了旁边的猫一脚。坏情绪会被传染,关系中的弱者容易被当做负面情绪的牺牲品。 关系里,我们很容易成为“踢猫效应”中长链条上的一环,为了关系真正达到亲密,你需要摆脱情绪垃圾桶和情绪污染,让坏情绪到你这里就戛然而止。 第三,经常表达欣赏与感激。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指出:人们更喜欢有可能接纳自己的人。 经常表达欣赏与感激,能让对方觉得你似乎很喜欢他。表达欣赏,就是在告诉对方你爱他;表达感激,就是在告诉对方你懂他。经常表达欣赏与感激,能使你占据关系中主动、积极的位置。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 如果你想要对方爱自己,那就表现得像是你已经爱上了对方一样。在两性关系中,擅长主动表达爱意的人,将获得更多更好的择偶机会。 即使对方不是自己的理想型,我们也会更容易喜欢上那些接纳、理解我们的人。 - The End - 想要拥有和谐幸福的亲密关系,你需要提升自己爱与被爱的能力。 推荐你学习壹心理“鲸选”的以下学习计划: 01 「爱的能力」成长练习 部分学习目录:
通过学习,你将对“爱与被爱”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了解该如何经营打造理想的亲密关系。 02 「被爱」成长练习 部分学习目录:
「被爱」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这个学习计划,可以帮助你破除“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变得更有底气接受爱、更有能力感知爱。 *什么是“鲸选”? 壹心理app出品「鲸选」学习产品 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 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 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什么是“学习计划”? 根据特定主题生成的学习内容合集,内容类型涵盖锦囊、课程、文章、FM、书籍拆解、冥想、播客等多种形式,每个学习计划中的学习内容都围绕该计划主题制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