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桂林的天气阳光明媚,即使已进入冬天,但依然有秋高气爽的天气,在这么好的天气里,有没有带孩子陪家人出去爬山或者徒步了。平时因为寒冷而减少外出的机会,但在天气好的时候也要多出去走走,走出去就感觉得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有了自由自在的感觉是不是,那相对而言就是束缚在某个地方,那我们今天所要分享的字就是束字。 【甲骨文台历,束】 象形字,从木,或又从又 象形字,从木或又,从共,这个共字的基础之上,两支手拿一个东西,就是共同的
山火贲卦爻辞详解六五意译: 山丘园林,是大自然的作品,所谓“天工开物”是也,其中本来已经具备了现成的完善的美,不需要人类再行涂鸦了。如果说还要装饰的话,那就是用少量的布帛,简单地做些必要的符号标记,这就足够了。相对一个大园林而言,象这样只用区区一束布帛作为装饰,几近于无,似乎吝啬之极。但这样既能保持丘园的自然美,又不暴殄天物,是合乎天道的,因此,最终必然是吉祥的。 在现实生活中,过度文饰,最容易使人欲心荡漾,为之奔驰驱走,劳身伤命,继而迷失本性,走向堕落。而把文饰缩减到最低程度,则有利于遏制欲望的膨胀之势,从而有利于恢复本来纯朴无华的天性。
那不管是哪种含义,我们先看看束脩为束脯之义,俗称十条干肉,是拜见老师的礼物吧,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随着时代的发展,送给老师的见面礼不一定就是“束脩”了,也可以用其他礼品来代替,如唐朝就有人送酒肉或者丝绸之类的东西,以代替“束脩”。东西虽然变了,但“束脩”作为给老师见面礼的名词不但没有改变,连后来给老师送的学费、酬金或者工资也都称为“束脩”了。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很优秀的传统,尊师重道也是从这些地方开始的。 那束脩解释为束带修饰或年龄标志,在古代男子十五岁入学,所备之礼即为束脩,行此礼之男子的年龄可用“行束脩”称之。于是孔子的意思转而成为:“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简单明了,表现了有教无类的胸襟。他自己十五岁志于学,因而推己及人。他要求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又怎么可能大声宣称自己要收费教徒呢?当然,弟子诚心送来的薄礼,他也没有理由拒收。但是本末轻重不宜混淆。 孔夫子有教无类,也不一定非要收谁的干肉才教诲他,比如颜渊就没有干肉送他,反而是一辈子都贴着老师吃饭,但孔夫子照样喜欢他。有一些名医给人看病,遇到高官巨贾来,脉理费一百两银子分文不少;但是遇到贫困的、吃不起饭的,反而送医送药,他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劫富济贫,并不是自己要贪什么,他们就有这样的作为和风骨。
比如,在生活中,和人交往,你太强硬,就往往得罪人。人际交往,彼此的通融,必然的互惠互利,非常有必要。有时候,即使是情绪上的互惠互利,也非常重要。所以,和人交往,你盛世凌人,你不可一世,你不断地和人硬碰硬,比你软的,人家退了,就会在背后指责你;和你一样硬的,或者比你更强硬的,你自然会被掰成两段,落得玉石俱焚的局面,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场面,这样的话,我们就得不偿失的了。以后你和人交往,共事,就变得非常艰难,而且会处处碰壁。 对于心肠太软的老实人们来说,总是会因为害怕损害到别人的利益,然后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抱怨一句,但是这样子的做法只会令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还会成为一个老好人,与其这样,还不如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选择离去,还能及时止损,这便是退为大仪。老实人要是想早日走向突破自己的柔弱,不管是对于别人还是自己,就要在该硬气的时候不要软弱,不要总是对自己或别人太放纵了。早日明白这个道理,早日走出消极的生活状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做生活的主宰者。 那这两句话用在夫妻相处之道上,我觉得也是非常受用的,如果夫妻双方都很强势的话,那么结果永远都是在吵架,都想控制住对方,为了家庭和睦考虑,一方必须得放下强势放低姿态,做出适当让步。 如果对方突然出现很强势的表现,建议先不要理会,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自己是不是也有问题呢?对方的强势性格是不是和自己的不作为有关系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也要付一定责任,如果是否定的,你也想要继续过日子的话,你应该先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和他深入的聊一次,开诚布公的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 总之,夫妻之间和气最重要,而沟通是保持和气的关键,切勿为了一时之强,而做出让两人都后悔的事。
有关于束的成语有,无拘无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自由是建立在约束之上的,当没有约束的时候,就不存在自由自在了,而当没有牵挂了的时候,人的感情则就没有了寄托,生命是多么的无趣,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情,有了约束,在这前提之下,还能做到自由无束,我觉得那得要修行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这种状态吧。 在我五一之前了,我就是被自己思维束起来的,做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把自己困在自己的思维里,五一在老师的夏令营里,跟随老师的课程,让我思维提升在自我认知上提升很多,至少我现在遇到问题不是先怀疑自己行不行,而是先去面对。所以我认为一个人想要提升,不束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是要多走出去,向有能量有德行的人学习。 ![]() 总得来说,我们生活就是在一个约束的范围内才能有一个自由的状态,也就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了一定的法律约束,社会就会乱了套,在法律之外的,没有一定的道德约束,那也会乱了套。不管何种的约束,都是对自己的言行一个考验,但是思想的进步提升,则要放飞自我,不要束缚于自己的世界里,它不受法律和原则的任何规范,不受时间、场合、情景等外在因素影响,只要你愿意,天马行空,自由翱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