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周亚夫军细柳》的一次请教与答复

 渐新堂 2021-11-30

有关《周亚夫军细柳》的一次请教与答复

渐新堂

周一,一位教师来微信:

“尊敬的唐老师,我请教一个问题:《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这最末一句“将以下骑迎送”,很多地方都翻译为:“将军以及下属们都骑马迎送    。”  对么? 

可译为:“将士们用下马的方式迎送皇上”  吗?

以,为什么要翻译为“以及”呢?

为什么要翻译为“骑马”迎送 

我想:写这坝上军和棘门军  就是和细柳营对比

总之,那样翻译,比较疑惑。”

古文不是我的强项,但还是想当然凭直觉进行了初步的回答:

“首先不能用下马的方式迎送皇上。这有失军队的威严队列。其次,皇上劳军是劳军人职位上的军人,下马则对骑兵而言有脱岗之嫌。

当然,要彻底弄清还得有史学家的当时的有关礼仪规定。”

老师回复说: 

“但我们一线老师很多人都觉得那个翻译很奇怪,我记得我们上一届教这句时大家都不是按照那个来翻译的,也进行了讨论,没有结果

明天马上又要上到那里,因为疑惑,所以请教您。”

我立刻请教人教社的朋友,得到一张截图:

八上教师教学用书352

老师又说:

“是。教参上确实是那样翻译的

但,大家就是觉得想不通,为什么会那样翻译。”

朋友得知老师们的翻译后回答:

“教参上说了,有这样理解的,第2段就是

没办法,这是学术界都没有定论的问题。”

老师又说:

“是。教参上确实是那样翻译的

但,大家就是觉得想不通,为什么会那样翻译。”

我再次请教人教社老朋友、资深编辑李先生,李回答如次:

“不能译为“将士们用下马的方式迎送皇上”  。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琢磨古代汉语,“以下”不能理解为“以下马的方式”,而是“将军以下”。皇帝骑马,“将以下骑马送迎”,完全放松警惕,失去军威,与在细柳皇帝没人接送“按辔徐行”形成对比。语言表达就是约定俗成的,怎么表达有固定的习惯,是“不讲理”的。

周亚夫这也是给皇帝颜色看,耍大牌,实质上是主弱臣强的表现。”

 并在十点半上网查询,发来图片:

“”百度百科 

以下

1 表示位置、品第、级别、数量等在不高于某一点。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自《会》以下无讥焉。”《论语·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史记·孝文本纪》:“【宋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 苏轼《策别二十一》:“自今以往,民之愿为兵者,皆三十以下则收。”如:气温降到零度以下。

2 表示时代在后,犹言以后,以来。

……

3 犹而下。以,而,连词。

……”

 并告诉我们:

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个性化”解读,以下,以上,现代汉语也这么说。”

      这次向人教社资深编辑请教让人明白:语言问题来不得半点想当然,必须字字有来历,要根据经典古籍的用法来解释,要根据当时的使用习惯来解释。也需要认真阅读和使用好教师教学用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