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懷瑾先生|碰到兩夫妻吵架,為什麼最好不要去勸?

 大山860 2021-11-30

清 冷枚 《十宮詞圖冊》

“疏不間親”,諸葛亮引用古人的話。你介入人家家庭之中,是非好壞,皆不能講。

我經常告訴年輕同學一個經驗,碰到兩夫妻吵架,走遠一點,決不能勸。

我十幾歲的時候,傻啦吧唧的,有同學結了婚兩夫妻吵架,吵到我前面來,我想幫他們兩個圓好,告訴他太太,那位老兄他就是這個毛病,他不對你對,讓她消消氣嘛。然後,又勸那個丈夫,女人就是這個樣子的,哪裡不好。

他們兩個第二天好起來,太太告訴他,某人都講你不好,他也告訴太太,某人也講你不好。最後倒楣的是我,變成兩面不是人。這個叫“疏不間親”。

因為這一件事情,讀懂了這一句話。骨肉之間沒有辦法,清官難斷家務事,他兩個打得頭破血流,兩個到底是夫妻,三天以後,兩個還是摟著大膀子在路上走呢。家人父母子女之間,沒有是非,只有情感。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疏不間親”,是諸葛亮引用古人的話。諸位年輕同學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原文啊?像我們小時候原文都能背出來很多,那個文字太好了。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劉表原配太太死了,大兒子叫劉琦,後娘對他不好,準備讓自己兒子上來接位。劉琦急死了,就請教他的叔叔劉備,劉備很高明,他說你問我們軍師諸葛亮吧。

劉琦就問諸葛亮,諸葛亮聽到就不答話,故意岔開,劉琦總講不上話。後來劉琦就告訴諸葛亮,他說我有個絕版的好書,你要不要看?我這是比喻,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諸葛亮也是喜歡搞學問的,就跟他到樓上,諸葛亮一上去,劉琦就把樓梯抽掉,下不去了。

劉琦立刻跪下,先生啊!這個時候一個外人都沒有,你非教我不可。諸葛亮沒有辦法,他逃不了。但是,古人說的“疏不間親”,夫妻吵架,兄弟之間鬧家務,第三者絕不能講話,講話是最笨的事。你介入人家家庭之中,是非好壞,皆不能講,碰到兩夫妻吵架,最好走遠一點,決不能勸。

我經常告訴年輕同學一個經驗,我年輕的時候很熱情,有兩夫妻剛剛結婚,都是我的朋友,結果兩個人吵架,都跟我埋怨對方。我想讓他們兩夫妻講和,跟男的講,你不要聽她的,她就是脾氣壞;然後告訴女的,我那個同學好討厭,你不要理他,過一兩天就好了。

結果他們到了晚上,兩夫妻就和好了,然後說某人講你壞耶!那樣啊!這樣啊!最後倒楣的是我,弄得我豬八戒照鏡子--兩面不是人。這個道理就是“疏不間親”。

或者人家夫婦吵架,有個朋友冒冒失失地跑來,莫名其妙地參與其間,很熱心地勸架,本來人家只是小小地拌個嘴,被他這麼東說說、西說說,害得人家越吵越厲害,無法收場!這不是多事嗎?

諸葛亮說,劉公子啊!你何苦逼我呢?疏不間親,那沒有辦法。劉琦說今天只有軍師可以救我,諸葛亮就講歷史上太子申生的事。春秋戰國的典故你不知道嗎?你向父親請求帶兵外調嘛!部隊歸你掌握,又守了邊疆,跟後娘分開遠遠的,不起衝突。等到你父親一過世,軍權在你手裡,愛怎麼幹就怎麼幹。諸葛亮只好把歷史的故事告訴他,劉琦就懂了。

——《列子臆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