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亦菲在《花木兰》中的妆容被吐槽,古代女子的妆容真有这么丑?

 先秦考古杂谈 2021-11-30

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已经发布了多支预告片,在预告片中,有几个镜头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原因是里面“神仙姐姐”刘亦菲的扮相实在是有点让人不忍直视。甚至有网友评论说:确定这不是在黑花木兰吗?

电影《花木兰》中的一个镜头截图

根据预告中的情节,花木兰的父母有意为她安排一桩婚事,这应该就是花木兰的“相亲妆”了。难道是花木兰不想相亲,所以故意扮丑?其实,这就是【当时】女子常见的妆容。那么问题来了,剧组参考的是哪个时代的女子妆容,这个“当时”是指的什么时候?


花木兰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只有明白了花木兰是哪个时代的人,才能去讨论电影《花木兰》中木兰的“相亲妆”到底对不对。正史中并没有关于花木兰的记载,花木兰这一人物最早是出现在北朝叙事诗《木兰辞》中。在《木兰辞》中有“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中“可汗”是北魏皇帝的称呼,北魏是鲜卑族建立起的政权。“花木兰”的“花”字明显是后人加上去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木兰才是姓氏。而“木兰”恰好是鲜卑族姓氏。

并且,根据《木兰辞》,可知道因为所有的军书上有老父亲的名字,家里又无兄长,所以木兰不得不替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还需要自购装备。这样的设定也符合北魏的兵制,即“府兵制”。

府兵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被划分为军户的家庭可以享受免去人口税的待遇,平时就在家种地,一旦需要出征,就必须派出一名男丁出征,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并且府兵制中还规定军户服役时自备衣粮军备。所以,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背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发生在北魏。既然如此,电影《花木兰》中木兰的相亲妆符合北魏的妆容吗?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花黄”是什么?

在《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描述。“花黄”是什么?其实,电影中木兰额间的黄正是“花黄”。不过它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额黄”。额黄妆自汉代就有,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据传是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的启发,所以也称“佛妆”。

额黄的画法有将整个额头涂满的,也有只涂半额的。比较特别的是涂半额的,或上或下,在额头间涂黄,后用清水晕染,至发髻处渐渐消失,花木兰的造型就是半额。《北齐校书图》中的女子额间也是涂了半额的额黄。

《北齐校书图》

画中圈出的部分不是脱色,而是当时女子画得额黄妆。

额黄有染画法,也有粘贴法。染画的鹅黄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没有考古的实物参考,但若依据唐王涯的《宫词》“肉里松香满殿开”可知,当时有用松树的花粉制作鹅黄的。电影中刘亦菲的鹅黄是染画的,但若依据“对镜贴花黄”,粘贴法会更恰当。并且花黄一般由黄色硬纸或金箔制作完成,其形状多为星、月、花、鸟的形状,所以才有“花黄”之称。

额黄上描绘的红色花蕊形状叫“花钿”。花钿也叫花子、额花、眉间俏。花钿在先秦时已有,隋唐时最为流行。额黄一般只用一色,而花钿有多种颜色,这主要是与花钿丰富的制作材料有关。云母片、鱼骨、丝绸、金箔、鸟的羽毛等等都是制作花钿的材料,其中比较珍贵的是“翠钿”,由珍贵的翠鸟的羽毛制作。由以上材料制作的花钿需要用胶水粘贴在额头上。在古代有一种胶叫“呵胶”,由鱼鳔制作,用的时候只要轻轻呵一口气就会与黏性了。除了可以粘贴的花钿,花钿同样可以通过染画,唇脂就是一种常见的染画材料。木兰的花钿就是染画的朱色唇脂。所以,木兰的“花黄妆”基本是符合魏晋南北朝时女子的妆容的。

除了额间的花黄,木兰的“丑”还体现在红彤彤的脸蛋。很多人都知道出土的唐代女俑都有这样的妆容,实际上这样的妆容自魏晋时就有了。电影中的由郑佩佩饰演的人物角色也有类似妆容。并且与刘亦菲的木兰妆相比,这一人物的妆面上还多了太阳穴处的“月牙”及酒窝处的“黑点”。下面就来说说一个完整的魏晋南北朝女子的妆面是怎么化出来的。

《花木兰》电影预告片中截图


一个完整的魏晋南北朝妆面都包括什么?

整体来说,当时的女子化一个完整的妆面需要敷粉、抹脂、画眉黛、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的步骤。其中敷粉、抹脂、涂唇脂是基础。敷粉就相当于现在的打粉底,当时的妆粉有米粉、铅粉等。北魏贾思邈的《齐民要术·卷五》中有米粉的制作方法:“梁米第一,粟米第二,必用一色纯米,勿使有杂……。

而铅粉的流行或许与秦汉时期炼丹术的流行有关。铅粉涂面的流行使得汉魏时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个新词“铅华”。不过,含铅的化妆品用多了可不好。最值得称赞的妆粉是一种“紫粉”。这是一种淡紫色的妆粉,相当于现代的紫色隔离霜。有一点美妆基础的人都知道,紫色与绿色的隔离有均匀肤色的作用,魏晋时的女子已有这样的美妆基础,实在是让人惊叹。

敷完粉就可以抹脂了,也就是抹“胭脂”。从魏晋到盛唐的女子,涂的胭脂都比较浓郁,整个脸蛋都是红彤彤的,这就是当时的审美。最早的实物胭脂为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梳妆奁中的胭脂。古代用于制作胭脂的材料为一种名为“红蓝花”的花,据说由匈奴传入,胭脂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术》中有详细的记载。在北朝末年,出现了胭脂膏,由胭脂粉与猪胰等物调和而成。膏状的胭脂会比粉质胭脂更易上色,所以也不好洗。

基础妆容基本上无差别的,能体现个性的是在画眉黛、 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上。比如电影中刘亦菲的眉形是汉魏时流行的广眉,比较粗犷,而郑佩佩的则是柳叶弯眉,看起来就有很大的不同。电影中郑佩佩饰演的人物妆容更具个性化。酒窝处的“黑点”也就是前文说的“点面靥”,最初就是这样点在酒窝处的点。魏晋开始,点靥的位置就不仅仅局限在酒窝处了,而是脸上的任意部分都可以,统称为“碎妆”。并且面靥的形状还有钱币形,叫“钱靥”,花卉形状的叫“花靥”,此外,还有鸟兽等形状的面靥。太阳穴处的“黑月牙”叫“描斜红”,状如伤痕,有种残破感。 所以,描斜红与后来的面靥实际上并无太明显的界限,都是面饰的一种。

由于有些出土文物受年代限制,相比于魏晋南北朝时,唐代女子的美妆我们会更熟悉一些,但实际上唐代的许多美妆都是魏晋南北朝时玩剩下了的。魏晋南北朝时被称为是“古代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但同时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的一个时代 。与这种社会动荡、思想解放相适应的便是服饰文化中的个性化特征。


参考:《中国历代女子妆容》李芽;《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朱大渭、刘驰等;《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吴钩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