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罗湖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范德繁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罗湖区五年来的工作,描绘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起来快速了解,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 重大战略不断落地 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纳入国家、省大湾区重点工作;莲塘口岸开通;深圳火车站即将接入全国高铁网,深汕高铁在清水河设置罗湖北站;全省首创深港社区“结对子”,率先建立港人服务中心。 ● 重点片区全面起势 湖贝统筹片区顺利推进;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笋岗-清水河片区创新土地整备方式,新增产业空间42万㎡;东门步行街纳入第二批全国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 重大难题连续攻克 破解木头龙旧改十年困局;率先完成赣深铁路笋岗动走线拆迁任务;拆除消化各类历史违建568万㎡;强力推进“二线插花地”棚改,获评全市唯一绩效考核“特别贡献奖”;边检二大院、船步街片区、清水河重点片区等棚改项目刷新棚改签约“深圳速度”。 ● 空间拓展成绩斐然 全市率先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相关经验做法全市推广;首创整套城市更新区级审批机制,出台首部区级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城市更新项目开工45个、建成33个,供应土地119公顷;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40万㎡。 下一个五年 “十四五”期间,罗湖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罗湖经验”,激活要素流动,优化营商环境。争取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发展急需的政策纳入授权事项清单。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产业空间拓展: 拓展产业空间,是城区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罗湖将继续用好用足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大创新产业空间建设,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之路。 ●完善更新实施方式 创新“查违清退+土地整备”联动机制,开展更新整备融合试点,大力拓展连片土地空间,释放产业用地40万㎡,新增优质产业空间300万㎡。建立城市更新产业导入前置审查机制,打造一批高品质高效益专业特色楼宇(园区)。 ● 提升空间利用效能 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盘活低效闲置产业空间,对旧厂区、旧商业区、旧办公楼进行有机更新,提升空间利用水平。鼓励土地空间多元功能混合使用,探索打造面向未来的新业态、新场景、新功能,推动产城融合互促发展。 ● 重塑空间发展格局 聚焦“一主两区三带”发展平台,加快湖贝、蔡屋围两大统筹片区建设,推进笔架山河、布吉河沿线更新改造;开工清水河、泥岗两个重点更新单元;谋划推动新秀、景贝南北、草埔大修厂三个片区立项实施;完成直接供应用地45公顷、空间储备用地20公顷以上,建成湖贝一期、创新金融总部基地、城脉金融中心大厦、金威工业遗址文化公园等一大批地标性建筑;将玉龙、小坑片区纳入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打造国家级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和国际研创生态公园城;谋划建设大望梧桐片区。 下一个五年,罗湖向“新”,加快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是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也是将发展蓝图绘进现实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