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晋觅宝——(7)晋祠

 昵称42722649 2021-12-01

接连几天的游玩,有点紧张也有点辛苦,应该好好调整一下了。上午计划游玩太原城,下午准备离开太原,坐15点多的高铁前往大同。

太原也算是一个古城,据说现在为了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复建一个古城,搞得不错,游客也不少。

民国时期,咱们国家有两个省份治理的比较好,一个是云南有龙云治理,一个是山西是阎锡山治理。云南后来是和平起义,没有遭受太多的内战蹂躏。可太原城就不一样了,一次是与日本人打的太原保卫战,打了将近两个月,国民党投入战斗28万人,死了十多万,日本鬼子投入战斗14万人,伤亡近三万人,最后傅作义败退,被日本鬼子攻陷。这是太原城的第一次破坏。

再一次1949年太原攻坚战,解放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双方各有十多万人,打了整整围打六个月,攻不下来,指挥攻打太原城的徐向前元帅心力交瘁躺在病床上,恳请彭德怀元帅代理指挥,最后报请中央同意,又调集重型武器,精兵强将计40万,终于把太原攻下来。这次战役光解放军就牺牲了4.5万人,可以想象战争蹂躏后的太原城会是什么样子,因此,重建后的太原老城对我来说是吸引力不大,有限的时间,还是去看古老的晋祠。

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去晋祠有直达公交车,虽需一个多小时,有40多站,可一辆公交车到底,不用转车,还可看看市容,坐公交车去晋祠便是我们的首选。

晋祠的名声很大,人们都在说到过山西没到过晋祠游玩,等于没到。可见晋祠分量不轻。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在太原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晋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现在位止,还遗存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种建筑100余座,各种雕塑194尊。碑碣440余通,诗文匾联219幅,古树名木96枝,其中千年以上古树30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持能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

我们走入晋祠的牌坊,左右两边有太白亭和乐天亭,其与后面长长的廊桥相连接,很是气派,再往里走,有人兜售晋祠导游讲解,120块人民币。顺便请了一位为我们讲解。

入祠迎面三架汉白玉雕栏桥

晋祠胜境,同行留个纪念。

大型砖砼照壁

新建的雕塑,从左到右分别是:李绩、尉迟恭、唐太宗、长孙无极、魏征。据说,唐太宗就是在这里起的兵,太宗许愿,若夺得天下,国号称唐。

陈毅元帅题词的扁额——晋祠

进入晋祠的主干道上,两边古木参天。

三晋名泉

水镜台

对越

这块龙匾,一定是那位皇上题写的。

会仙桥

明代石质建筑,位于水镜台西面,相传四月初有四位仙人在桥上约会,故名。桥长6米,宽3米。桥面中部凸,东西各有台阶数级,南北有石栏围护,两侧均有题字。

宋代铁人,至今没有锈迹。

献殿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面宽三间,进深两间。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袱上加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四周槛墙,上置灵栅,雄壮敞亮。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圣母殿。

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大殿四周围廊,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实例,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廊柱上八条木雕蟠龙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孤例。圣母殿是中国宋代建筑中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圣母殿匾额

圣母殿前对称立有两武将塑像

圣母殿前御旨碑,糸明代重修记录。

圣母殿前的立柱上雕有木龙,架梁挂有历代名人的牌匾。

龙柱与牌匾

圣母殿内的宋代文官雕塑

宋代仕女像

圣母殿内宋代彩色泥塑,是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其中的33尊仕女像,身体丰满俊俏,脸庞清秀园润。各因性格和年龄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势自然,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与个性特征。是中国古代社会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是端午节,当地文化部门还在圣母殿前办了一场古筝表演。

建个亭子保护难老泉,可见难老泉的宝贵。此亭北齐天宝年间(550~559)创建,明嘉靖年间(1552~1557)重建。亭为八角攒尖顶,斗拱昂嘴,突显明代特点,间架结构乃留北齐风格。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难老泉,它是晋祠三绝之一。据说这泉水早就枯竭了,现在是用自来水,但愿这说的不是真的。

鱼沼飞梁,现存实物为北宋所建,呈十字型形。鱼沼为晋祠第二大泉.“飞梁”是泉上石桥。桥面东西平坦,南北两面下折,视之如鸟之双翼。此乃晋祠三大国宝之一。

难老泉的出水口

圣母殿另外一侧,和难老泉对应的善利泉的亭和泉,是晋祠第三泉,创建了北齐天宝年间。

晋祠一绝,三千年的周柏。据说这是中华第二柏。第一柏在黄帝陵。

飞龙阁

2007年重建的,四角攒天顶,二层三檐,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坐落在假山石洞上,有登高远眺之意,游人又可穿行而过。

飞龙阁,如果不加说明,很难分清楚是古建筑还是新建筑,只要有故事,就可编一个。

这次到晋祠来实在是值得的,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是真家伙。因为现在好多古建筑古迹都是经过维修,无意中都成为后人的作品。

这些建筑保存下来,真是不容易。值得后人,好好珍惜。

在晋祠看了整整一个上午。今天气象预报是下雨天,上帝眷顾我们,整个上午没有下雨。中午时分,我们浏览完毕,决定要离开的时候,雨开始下了,越下越大。好在我们坐上公交车,下午没有游览行程,只是坐动车去大同,下雨,对我们没什么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