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帝国族群的后裔们

 赵继荣图书馆 2021-12-01

第一章  蒙古氏族群的形成和分布

一、蒙古氏族群的形成

每个民族的起源都会有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而蒙古民族的起源则是浸染血腥的苦难传说蒙兀部落和突厥部落内讧引发战争《史集》记载蒙兀部落差点被突厥部落给灭族剩下两对男女为躲追杀两对男女组成的家庭逃到只有一条艰险的羊肠小路与外相连的群山环抱、林木葱郁的人迹罕至之地其山间沟谷有丰美的草原这个地方叫额尔古涅·逃出的俩家分别叫捏古思和乞颜组成最初的蒙古部落他们和他们的后裔长期居留此地生息繁衍蒙古部落才兴盛起来从原氏族中分出若干氏族部落形成蒙古民族共同体所以说蒙古族源的蒙古部落最初是由捏古思和乞颜两氏族组成的由于氏族繁衍人口增多生存之地变得狭小需要开拓新的生存之地据《蒙古秘史》记载乞颜氏的孛儿帖·赤那携妻子豁埃·马阑勒渡过腾汲思来到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驻营游牧于不峏罕·合勒敦山一带完成了从山林恩赐猎获生活资源到草原畜养牲畜供给生活资源的生存转型蒙古部落中乞颜氏族最早完成了由狩猎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过渡成吉思汗远祖率先走出视野闭塞的深山老林来到视野辽阔的草原蒙古氏族的视野开阔了随之心胸如雄鹰翱翔天宇俯视更为广阔的亚欧原野于是蒙古人为追求心目中的无限广阔而出发了骑着蒙古马风餐露宿;挥舞着蒙古弯刀披荆斩棘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谱写了蒙古民族辉煌荣耀又多灾多难的历史,从而开启了亚欧历史的新篇章

注释①额尔古涅·昆意为“峻岭”《史集》认为蒙古先祖蒙兀部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便迁徙到这里大山形成的天然屏障和丰富的物产使额尔古涅·昆成为蒙古先祖躲避战乱和生息繁衍的摇篮

(一)起源

蒙古高原是亚洲北方游牧民族蓬勃繁衍、发展壮大、施展智慧地方在这片水草肥美的高原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室韦鞑靼等北方游牧民族轮番主宰分割地处北亚的蒙古高原游牧于大漠南北地区他们在这片高原上创建的游牧政治、游牧经济和游牧文明为后来的蒙古族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蒙古族的族源问题多数学者倾向于出自东胡鲜卑室韦一系的说法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历史上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西拉木伦河大凌河老哈河等诸河流域的大小部落的总称因其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209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各部受匈奴人统治3个世纪之久

1世纪末2世纪初匈奴汉朝击败举部西迁适时东胡鲜卑人逐渐占据匈奴之地鲜卑至此便强盛起来其中起源于大兴安岭北部的鲜卑人拓跋鲜卑率先走出草原占据中原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到公元534年分裂东西魏而衰微统治中国北方148年拓跋鲜卑是第一个入主中原仿汉例建立封建王朝的游牧民族专家确认拓跋鲜卑人所使用语言是古代蒙古语一种方言他们是蒙古民族的先民

3世纪后半叶公元388年北魏登国三年鲜卑部落宇文部之一的库莫溪被拓跋鲜卑(北魏)击败库莫溪部落分裂独立出来的一支形成新的部落自号契丹单独游牧于潢水与土河流域一带流传着契丹族源“白马青牛”的神话故事“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而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这便是契丹历时519年生息繁衍的历史传说到公元907年契丹新贵族耶律阿保机崛起公元916年建立大辽王朝定都上京临潢府统治中国北方219年契丹族又仿汉例建立封建王朝的游牧民族他们促进了蒙古民族融合和统一也为蒙古族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4世纪中叶居住于兴安岭以西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室韦蒙古是室韦人的一支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它是成吉思汗家族所属蒙古部的直系祖先在历代汉籍中对蒙古一词有很多同词异记的词萌古”、“朦骨”、“萌骨等等至于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汇编》所引《炀王江上录》其原文为“正隆三年下诏小龙虎大王镇守蒙古这些蒙兀室韦部落被当时的突厥人称呼为塔塔尔塔塔尔亦译为达怛”、“鞑靼史家们认为室韦鞑靼这两个名称在汉文书籍中可以互通互易可以称他们为室韦鞑靼人他们是原蒙古人语言保持着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这种语言和方言应当叫做原蒙古语《蒙古秘史》中保留的一些原蒙古语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可以证明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伊儿汗国拉施特所著《史集》记载蒙古孱弱“淳朴”的意思说明蒙古刚开始形成氏族部落时大概是个弱小的部落后来随着强大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名称

注释语出《史记·匈奴列传》有关“契丹”的地理名称解说:引语出自《辽史·地理志》湟水、潢河、潢水均指今内蒙古境内的西拉木伦河平地松林在西拉木伦河上游地区;土河即今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的马盂山流经冀蒙辽三省的老哈河。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位于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辽代称上京。③兴安岭以西今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东西一带④《三朝北盟会编》宋代史学名著250作者徐梦莘11261207﹐江西清江人29岁举进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居家著述﹐至绍熙五年119469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炀王江上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叙宋内侍梁汉臣为金人所得谋欲弱金事所载汉臣劝金主都燕山营汴梁开海口进兵采石退至瓜州为其下所害诸事皆首尾毕具观其炀王之称当为金人所撰故虞允文拒守之事略不一言也编者注:炀王金朝第四位皇帝、文学家完颜亮死后先被追废为海陵炀王不久又被废为庶人生前时赞:“一吟一咏冠绝当时论之诗词雄浑遒劲气象恢弘高古其不欲为人下的英武豪迈之势已跃然纸上完颜亮诗作只余寥寥几首载《全金元词》

(二)发展

9世纪中叶蒙古高原上强盛一时的回鹘汗国在吉利吉思吉尔吉斯人的打击下顷刻瓦解回鹘部众四散逃走蒙古高原陷于无主状况原先居于大兴安岭地区操蒙古语的部落包括成吉思汗家族所在的蒙古部逐渐开始迁徙从原居住地额尔古涅·昆渡过腾汲思西迁移居于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游牧于土剌河斡难河怯绿连河三河源头的不峏罕·合勒敦山一带成为蒙古高原新的主人开启了蒙古高原民族大融合的新时代

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80米范围包括蒙古国全部俄罗斯南部的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与外加贝尔边疆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与中国内蒙古高原为一体在地理上分为漠南大致为国内蒙古与漠北今蒙古国和俄罗斯南部两部隔大漠而南北相望大漠即戈壁蒙古高原历来就是草原游牧民族逐鹿的舞台在成吉思汗之前东胡匈奴突厥西夏等游牧民族都曾在这片辽阔富饶的草原上轮番演绎了英雄史篇创造了载入史册的游牧文明13世纪以来蒙古跃马扬鞭驰骋于这片辽阔富饶的高原创造了人类史上最辉煌的历史于是史书常称这片高原“蒙古地区”简称“蒙古”这也就是“蒙古高原”名称之来历重要的历史时期蒙古民族肩负起游牧民族创造辉煌历史的使命成为了蒙古高原“主宰沉浮”的生力军

蒙古部从额尔古涅·迁徙到蒙古高原的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周边居住后游牧于不峏罕·合勒敦山一带由狩猎经济逐步过渡变为游牧经济蒙古部落开始形成政治集团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第12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其妻阿兰·豁阿又生三子蒙古人传说他们是感光而生的天子”,是从阿兰·豁阿洁白的腰里出生的所以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意谓出身纯洁高贵的蒙古人尼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乞颜·孛儿只斤氏最为著名一些不属于阿兰·豁阿夫人后裔的蒙古人被称作迭儿列斤蒙古一般出身的沿着山岭居住的蒙古人”的意思蒙古部原住地额尔古涅·”的汉译意思就是“峻岭”据此推知尼伦蒙古可能是指住在山岭上的蒙古人而迭儿列斤蒙古可能是指住在沿着山岭下的蒙古人蒙古人逐渐形成了标识身份的尼伦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两大部落集团

到了12世纪尼伦蒙古已经有了很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有乞颜孛儿只斤巴阿邻别勒古纳惕不古纳惕哈答斤萨勒知兀惕沼兀列亦惕那牙勒巴鲁剌思不答阿惕阿答儿斤兀鲁兀惕忙忽惕失主兀惕朵豁剌惕泰亦赤兀惕别速惕雪你惕合卜秃儿合思等等他们都是始祖母阿兰·豁阿的后代这些氏族成为蒙古部的族集团

迭儿列斤蒙古人的氏族部落也繁衍很快其中有捏古斯翁吉剌兀良哈亦乞列思斡勒忽纳惕火罗剌思燕只斤嫩真许兀慎逊都思伯岳兀等大小氏族部落他们之中有的被尼伦蒙古征服如阿鲁剌惕斡罗纳儿雪你惕在上述迭儿列斤氏族中除翁吉剌弘吉剌人自成一独立而强大的集团之外其他多数是蒙古贵族的附属民

翁吉剌部作为蒙古部的贵族集团的外戚家族能够独立强大的原因据《蒙古秘史》记载:翁吉喇惕人自古以来靠姑娘的容貌姿色不争夺国土将美貌的姑娘献给合罕坐上后妃之位套用现今说法尼伦蒙古男人征服天下翁吉剌女人征服尼伦蒙古男人岂有不强之理

尼伦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合在一起被称作也克蒙古”(大蒙古合木黑蒙古”(一切蒙古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原蒙古人如札剌亦儿人塔塔儿人篾儿乞人外剌人八儿忽人秃马惕人等9世纪以后直到13世纪初在蒙古高原西半部还有克乃蛮和汪古三个强大的突厥语系部落他们信奉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

10世纪至12世纪的蒙古高原上从杭爱山以东直到今大兴安岭都属于蒙古部落的牧场这里游牧的草原各部落构成原蒙古族的基础当然西迁的蒙各部或多或少吸收了留居当地的突厥语族人口因而蒙古人自身的语言习俗生产生活等方面也受到突厥人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蒙古部落融入了突厥人的血统和文化成分因此有些学者也认为突厥语族人也是蒙古族的族源之一同样也不可否认蒙古族族源有突厥语族人的融入成分

13世纪以前蒙古诸部落有各自的名称和活动地域他们的社会状态、经济状态和文明程度等迥然不同有的部落已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则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有的从事游牧业有的从事狩猎业有的则从事农业各部之间的语言也有差异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建国后还有9种不同方言宗教信仰也互有区别有的信仰景教有的信仰萨满教有的部落已经开始使用文字有的还在刻木记事正是这些差异和碰撞,12世纪开始在蒙古高原形成几大部落集团为了争夺统治全蒙古的权力他们之间发生了无休止的战争蒙古地区形成了《蒙古秘史》所描述的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的混乱局势

注释①现考证不峏罕·合勒敦山不儿罕山系两座山名不儿罕山即今蒙古国肯特山东南斡山之必儿喀岭必儿喀为不儿罕之异译斡难河发源此山唐末蒙古部徙居于斡难河源的不儿罕山即此地蒙古国有一名为不峏罕·哈勒敦的大山源于此山的河流有三条:正中南面为怯禄连河东面为斡难河西南面为土兀剌河土剌河今蒙古国肯特省土拉河斡难河即今之鄂嫩河发源于蒙古东北部肯特山东麓北流俄罗斯境内注入石勒喀河后流入黑龙江鄂嫩河与石勒喀河是黑龙江北源;怯绿连河即今之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中部从肯特山向南流出后折向东经过肯特省和东方省的广阔草原地带进入中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注入呼伦湖成为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水系最西的源头②戈壁系蒙古语,指砾质、石质荒漠,半荒漠平地。即戈壁沙漠又称大戈壁,是指位于中国和蒙古国之间,面积为13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包括蒙古国南部的东戈壁省、中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等省,以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部二连浩特一带戈壁沙漠的两面边缘地带分别被称为漠南漠北。因为这片沙漠,蒙古被分为了漠北和漠南、漠西等部分。所以史书中就有了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之称谓。漠南指戈壁沙漠以南、阴山以北地区,而漠南蒙古所在的地域则演变为今内蒙古自治区,戈壁沙漠则成为了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大漠。漠北又称岭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位于瀚海沙漠群的北部,即今之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位于蒙古国南部的东戈壁省、东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等省以北,漠北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是和林。清朝把漠北蒙古称为喀尔喀蒙古,现代称外蒙古。漠西又称为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漠西蒙古分布在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中亚部分地区,即中国的西北地区。漠西蒙古主要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其分布地区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三)崛起

1162年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贵族家庭诞生了一位手握血块的男婴这位男孩,后来成为闻名全世界的伟大人物蒙古圣主成吉思汗其出生地在斡难河边的迭里温·孛勒答黑山山附近就是可容纳千军万马的豁儿豁纳黑川原野当这位男孩出生时父亲也速该正率领蒙古部众与塔塔儿人打仗战争中俘获了塔塔儿人首领铁木真而凯旋欢庆于豁儿豁纳黑川原野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父亲蒙古古老习俗以所战胜对手的头人之名为自己的儿子命名遂取名为铁木真铁木真的家族中其直系四世祖合不勒曾叔祖俺巴孩均为蒙古联盟的大汗合不勒是尼伦蒙古部的第一任可汗他组成了蒙古部最初的国家政权,被元朝追谥“宣祖功哲皇帝”①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因多次参战而英勇无敌拥有巴图儿称号他们在蒙古部落中均有很高的威望

铁木真9岁那年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部下毒致死幼年丧父使铁木真的童年时代非常艰辛全家10口人的财产只有8匹银合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长年处于半饥半饱状态然而童年时代所经历的生活变迁和苦难在其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锻炼出了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毅力使他具备了改变悲惨命运重振民族和家业的强烈动力

铁木真通过与其父也速该生前好友克烈部首领王罕和他的安答蒙古部札答兰氏札木合结盟摆脱了破落贵族的身份重新掌握了蒙古部落统率大权1189年铁木真以其祖先的荣耀以及个人的智慧和勇敢被乞颜氏贵族们拥戴成为蒙古部大汗

12世纪众多的部落逐鹿蒙古高原乃蛮克烈蔑儿乞塔塔儿蒙古并称五大兀鲁思即五个部落联盟或初步形成的五个国家还有汪古弘吉刺诸部落铁木真经历了塔塔儿部害其父被部族抛弃、遭泰亦赤兀惕部囚禁蔑儿乞部掠其妻等劫难后经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即今蒙古国乌勒吉河)之战阔亦田之战达兰涅木格思之战合兰真沙陀之战纳忽崖之战等重大战役先后击败篾儿乞部塔塔儿部札答兰部克烈部乃蛮部等部落结束了蒙古高原的混乱局面终于统一了北亚蒙古草原上的诸部这时的铁木真统一的是蒙古高原以游牧为生活方式的草原百姓

1206年春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全蒙古贵族参加的大忽里台树九旃白纛建立也可·蒙古·兀鲁思汉译为大蒙古国铁木真加号成吉思汗汉译为“天赐皇帝”②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百姓后以此为基础开始向周边扩张向北方1207年招降并臣服吉利吉斯部同时成吉思汗命长子术赤出征森林部落术赤招降了森林众部落将其部众及属地全部纳入大蒙古国版图。向西方1208年冬击溃盘踞也儿的石河的乃蛮部和蔑儿乞部残部天山南北畏兀儿投靠蒙古。向东方1214年至1216年秋成吉思汗攻占金朝西京木华黎统率军队攻克金北京、兴中府、金朝东京相继夺取苏复海盖等城。向南方1217年木华黎转向中原与金作战占据金朝广大土地金朝蜷缩金朝南京成吉思汗以也·蒙古为核心将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方言各异的各部统一在一个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从此蒙古由部落名称变成了民族的名称这个民族的基础是草原百姓和林木百姓成吉思汗也是以这两基础的百姓为主力军开创和建立起疆域广阔的蒙古汗国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连贝加尔湖南接金朝与西夏的广大地区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以来的部落纷争状态这在蒙古民族发展史乃至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史集》中说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宗族的兴隆由于他们是蒙古人于是各有某种名字和专称的各种突厥部落如札刺亦儿塔塔儿斡亦剌惕汪古惕克列亦惕乃蛮唐兀惕等都自称蒙古人从此蒙古部族名称变成了北亚草原上游牧封建大帝国的名称后来这个以“蒙古”之名播扬天下的民族共同体成为蒙古高原的主宰者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大地叱咤风云约五百年之久

大蒙古国成立之后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汗和蒙哥汗组织多次远征其中著名有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年)、拔都西征(1236—1242年)、旭烈兀西征(1253—1260年)其铁骑深入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征服了征途中若干个强国先后40多个国家700多个民族统辖蒙古帝国之内其疆域东起太平洋西到地中海之滨与西欧为邻北及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领土面积空前的蒙古大帝国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都成为了帝国的领地其版图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时的蒙古族已经变成了横跨欧亚大陆而居的世界性民族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将欧亚大陆和蒙古高原上原有的民族部落统一于蒙古汗权统治之下蒙古民族成为了欧亚大陆上主宰沉浮的统治民族成吉思汗因此被西方学者称为“全人类帝王”④

注释:①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忽必烈依汉族规制追尊其先辈。成吉思汗第十世祖,蒙古孛儿只斤氏始祖孛端察儿追尊为熙祖毅玄皇帝;也速该的祖父,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追尊为宣祖功哲皇帝;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追尊为烈祖神元皇帝;成吉思汗追尊为太祖圣武皇帝;成吉思汗长子术赤追尊为穆宗道宁皇帝、次子察合台追尊为圣宗忠武皇帝;三子窝阔台追尊为太宗英文皇帝;成吉思汗幼子忽必烈父亲拖雷追尊为睿宗仁圣景襄皇帝。窝阔台之子贵由追尊为定宗简平皇帝;忽必烈长兄蒙哥追尊为宪宗桓肃皇帝。②南宋赵珙撰《蒙鞑备录》记载:所传忒没真者乃小名尔初无姓氏亦无名讳今年以来有女真叛亡之臣为用所以译曰成吉思皇帝或曰成吉思者乃译语天赐两字也编著者认为这是“成吉思汗”当初最真实的含义—天赐皇帝也和蒙古人崇拜天的习俗吻合“成吉思汗”的其他的解释都是后世附会臆测的解释③金金袭辽制设立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区白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北京大定府(今赤峰宁城县天义镇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和南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等五京以中都为京师(今北京市) ④英国作家莱穆曾经在1928年撰写《全人类帝王成吉思汗》

(四)东西方蒙古族

成吉思汗为了管理这遥遥万里的疆域根据蒙古人的传统习惯实行了领地和属民的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蒙古帝国形成由分封的兀鲁思万户千户经营各自行政军事经济和文化而又服从于帝国的统一政体成吉思汗获得的领地和属民分封给了功臣诸子成吉思汗家族的分封王们各领其地各自发展子嗣们在此基础上开疆拓土建立汗国以蒙古故土为坐标他们被称为西道诸王”和东道诸王

成吉思汗将蒙古故土西方的土地分封给了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3个嫡子

蒙哥汗时期拖雷另一个儿子旭烈兀在另一次西征中获得了中亚西亚的大片领地

史学家们就把这些分封在蒙古故土西的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王们称为西道诸王他们将后裔和属民留在了中亚及西亚和南欧成为现今这些地区的蒙古涵化民族

成吉思汗蒙古故土东方的土地分封给了母亲和诸弟诸弟及其后裔王们史称东道诸王成吉思汗将蒙古故土留给了幼子拖雷拖雷不仅守好了蒙古故土还为蒙古民族培养出蒙哥、忽必烈和旭烈兀这样三位统帅国家的杰出人才蒙哥统帅蒙古帝国继续开疆拓土派旭烈兀西征旭烈兀拥据中亚、西亚建立伊儿汗国成为最后一个西道王其子孙和属民的后裔滞留中亚、西亚;忽必烈在蒙古故土的基础上南扩占据中原成为大元王朝开国皇帝拥有蒙古和华夏忽必烈和东道诸王的子孙及其属民的后裔便是蒙古国和中国境内的蒙古民族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军事领土的扩张和分封制度使蒙古民族及其后裔在历史的长河中分流成东西两部分即走向西方的蒙古族和留在东方以及故土的蒙古族

走向西方的蒙古族经历了拓展、征伐、宗属而又独立、融入的过程成吉思汗的子孙得到分封的西方领土后西道诸王们带领各自的军队和属民经营这远离蒙古故土的西方领地最初这些土地是大蒙古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13世纪60年代以后蒙古帝国在西方的领地逐渐分裂为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哈台汗国伊儿汗国等四大汗国蒙古大汗成为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皇帝在名义上四大汗国仍拥戴元朝为蒙古宗主国、元朝皇帝为蒙古大汗但各汗国宗王所戴的君主有权处理本国的大事他们逐渐脱离于蒙古大汗成为远离蒙古故土而又各自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延续了几百年历史所带领之蒙古军民,最后融入欧亚演化成新民族

留在东方和故土的蒙古族经历了辉煌、内讧、分裂、衰微、任人宰割的过程自北元至民国时期再也没有形成蒙古大一统的稳定的国家格局北元结束后分属于他族权柄之下任其宰割直到20世纪初喀尔喀蒙古独立蒙古族才有了主权独立的国家但是蒙古族无论领地还是属民都已被三个国家瓜分了元朝的辉煌在中原如流星闪烁而过元朝失去中原退据蒙古草原是为“北元”北元为争孰是黄金家族正统而内讧不绝蒙古分裂为许多部经过明清民国三朝代的演变与发展蒙古族后裔子孙现状按照所属国家分为三大部即俄罗斯蒙古、蒙古国蒙古和中国蒙古再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大部:分布在俄罗斯境内的分别称为卡尔梅克蒙古布里亚特蒙古图瓦蒙古阿尔泰蒙古等四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即喀尔喀部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称为漠南蒙古称科尔沁部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也叫卫拉特蒙古

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蒙古族人民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字拥有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各自生活的区域内丰富和发展着蒙古文化并努力建设着世居的家园如今中国境内共分布有约600万蒙古族人他们与中国其他各民族人民一道为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贡献并传播着富有魅力的蒙古族文化

(五)蒙古族现存部落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民族部落很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历史演变、民族同化等因素现存的蒙古部落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俄蒙中三国境内具体说来俄罗斯联邦境内属于蒙古语族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人口总数不到100万人蒙古国有喀尔喀部人口235.2万人2013年);中国境内蒙古族598人(2010年)据上面数字再加上散居世界其他各地蒙古族人口现在属蒙古语族的蒙古族人口总计约1000万人下面介绍现存于3个国家的蒙古族部落

1卡尔梅克部

卡尔梅克是欧洲人对厄鲁特蒙古人的称呼厄鲁特即卫拉特亦即元代的翰亦剌明代的瓦剌包括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辉特等部落。明末清初后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噶尔部统治1620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横跨哈萨克草原来到伏尔加河流域无主之地1628年开始游牧于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当沙俄势力扩展到伏尔加河流域之后土尔扈特部便处于俄国压迫之下俄国强迫土尔扈特人改信东正教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经贸特权又对土尔扈特部强行征兵造成部众人口大减为反抗民族歧视和压迫土尔扈特部渥巴锡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冬率领北岸17万多蒙古东迁历尽艰险仅有约7万人回归到故土被清政府安置于中国新疆地区

但居住在伏尔加河南岸的一部分土尔扈特部以及其他部落的蒙古人因河水未封冻无法渡河只能留当地俄国人将他们称为卡尔梅克人在沙俄时期以骑士的身份为沙俄作战十月革命胜利后被看做反动沙俄势力的象征斯大林时代苏联计划经济进行农业集体化要求牧民入社由于卡尔梅克人把马看做生命反对入社进行起义反抗被斯大林镇压苏联时期的苏德战争中苏俄动员大量卡尔梅克人参军但是因为苏军将领指挥失误使3万多卡尔梅克士兵被俘后来斯大林借机会对卡尔梅克人进行迫害指责卡尔梅克人叛国1943年几十万卡尔梅克人被流放到中亚地1957年以后才得以陆续返回家乡现在俄国境内的卡尔梅克人有17万多人居住在卡尔梅克共和国及其周边的阿斯特拉罕州伏尔加格勒州罗斯托夫州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

2布里亚特部

布里亚特《蒙古秘史》记载是术赤降服的林木中百姓部落之一名为“不里牙惕”布里亚特蒙古人从种族上是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后来向北发展到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地区1631年俄人侵占到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1656年,布里亚特人被完全压服才臣服俄国但其中一部人反抗到底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另外一部分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人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今生活在中国的呼伦贝尔草原臣服俄国的布里亚特蒙古后裔就是现在俄属布里亚特共和国主体民族俄国境内还有两个布里亚特蒙古人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属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自治区属赤塔州

3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人是蒙古国主体民喀尔喀蒙古喀尔喀河①两岸蒙古各部的总称北元时期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一属左翼六万户十二居河东者为内喀尔喀又称内五鄂托克喀尔喀居河西者为外喀尔喀七部又称外七鄂托克喀尔喀内五部为达延汗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属部清初内迁兴安岭东南相继归附清朝部为达延汗幼子格哷森札札赉尔珲台吉属部留居漠北蒙古故地去世后其七子析产称为七鄂托克喀尔喀清朝称喀尔喀分属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三部后又从土谢图汗部分出赛音诺颜汗部史称喀尔喀四部起初纳贡于清朝后来由于种种政治博弈因素民国初年自治独立形成今蒙古国主体民族其所属之地,中国一般俗称“外蒙古”

“外蒙古”一词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将蒙古地区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外藩蒙古指以世袭札萨克为旗长的蒙古各旗与内属蒙古相对外藩蒙古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外札萨克蒙古又称外札萨克狭义的外札萨克蒙古即外蒙古包括喀尔喀四部;广义的外札萨克蒙古还包括西套蒙古②、科布多蒙古、青海蒙古、新疆蒙古现在俗称的“外蒙古”是狭义的“外札萨克蒙古”的简称就是当今的主权国家蒙古国

注释①喀尔喀河今蒙古国东方省东境之哈拉哈河注入贝尔湖②西套蒙古清代指包括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以北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等地区因在河套之西﹐故名西套蒙古又称套西二旗

4、中国境内的蒙古部落

中国境内的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东北三省等地598万1840人2010年人口是蒙古国的两倍多所以说蒙古族的主体在中国但不是主体民族

一、内蒙古地区部落涵盖内蒙古地区部和西部28个蒙古族部落

1阿巴嘎部落

阿巴嘎部落位于锡林郭勒盟中西部阿巴嘎蒙古语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领为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故将其所率部落称阿巴嘎部落

2阿巴哈纳尔部落

阿巴哈纳尔部落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阿巴哈纳尔蒙古语叔叔们之意是蒙古族古老部落之一因部落首领为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后裔故将其所率部落称为阿巴哈纳尔部

3阿拉善和硕特部落

阿拉善和硕特部落位于内蒙古西部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一些学者认为和硕特蒙古语先锋之意中外史籍大都认为是成吉思汗同母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内蒙古境内的和硕特部是哈萨尔后裔乌鲁克特穆尔的后裔

4阿拉善土尔扈特部落

阿拉善土尔扈特部落位于阿拉善盟境内一些学者认为土尔扈特部落的名称来自于成吉思汗的禁军护卫的名称与元朝的秃鲁花军同义以其职业为名土尔扈特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蒙古游牧记》土尔扈特部是元臣翁罕的后人《蒙古源流》作克哩叶特之翁罕据此土尔扈特原属克烈一姓

注释①《蒙古游牧记》(清)张穆著该著作依地志体例写成以清代蒙古所有部落分别记录以各盟旗为单位叙述其地理范围形貌和位置再以各部落所在地来考察其社会沿革及历代北方各民族的交往关系共十六卷用十年写了前十二卷后四卷由何秋涛花十年写成记载内外蒙古自古代到道光年间的地理沿革和重大史事在书中他赞颂了祖国领土的辽阔和统一强调了中央对边疆的统属关系表达他的爱国思想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蒙古地志被学术界誉为学术性与现实性兼备的难得之作张穆(18051849)又名瀛暹字诵风山西平定人近代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5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

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蒙古最早称木速蛮(穆斯林),清代称为蒙古浩腾”,蒙古回回之意自称缠头回回蒙古回回学术界称蒙古族穆斯林其族源构成比较复杂。除蒙古木速蛮还有维吾尔人、哈萨克人、撒拉人和回族人融入的成分。明末清初从新疆移居阿拉善地区。包括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忽必烈之孙安西王阿难答的木速蛮;清朝和硕特部酋长固始汗之孙和罗为避噶尔丹侵扰迁移,所率民众中有部分穆斯林落居阿拉善;阿拉善旗王罗布桑多尔济远征准噶尔凯旋带回包括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众和兵卒等等。其生活习俗与蒙古族相同,说蒙古语,但信仰伊斯兰教,严守教规,信仰坚定。现在中国将其归属为蒙古族但其有别于蒙古族又有别于其他穆斯林族群具有独立性

6阿鲁科尔沁部落

阿鲁科尔沁部落位于赤峰市东北部阿鲁科尔沁系蒙古语阿鲁是山北之意科尔沁弓箭手之意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17世孙昆都伦岱青之部落因其始牧于杭爱山之北为区别其伯祖奎蒙克塔斯哈喇之嫩科尔沁故称为阿鲁科尔沁

7敖汉部落

敖汉部落位于赤峰市东南部敖汉蒙古语老大之意据《清史稿》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二子长子岱青杜楞所部曰敖汉属民为岱青杜楞及所部部众之后裔生活于今敖汉旗境内

注释瀚海原本指北方的大湖两汉六朝时是北方的海名疑即今贝加尔湖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西夏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南一带沼泽地为翰海见《西夏书事》;元代或以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翰海见耶律楚材《西游录》或以今阿尔泰山为翰海见刘郁《西使记》明以后专指戈壁沙漠

8巴尔虎部落

巴尔虎部落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南部是根据巴尔虎部落的远祖巴尔虎岱巴特尔的名字命名的蒙古秘史称为林中百姓是生活在森林当中的狩猎民族4世纪巴尔虎部落的首领巴尔虎岱巴特尔带领着他的部落来到了贝加尔湖畔驻牧地在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河一带落籍呼伦贝尔草原的巴尔虎部落的详情在本书第二章有详细介绍

9巴林部落

巴林部落位于赤峰市中北部巴林系蒙古语要塞哨所军寨之意明嘉靖年间成吉思汗18世孙苏巴海始创巴林部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分封为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二旗1648年顺治五年定名为巴林左右翼旗设札萨克衙门会盟昭乌达

10布里亚特部落

中国布里亚特蒙古人聚居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布里亚特人,《蒙古秘史》记载为森林部落之一的“不里牙惕”,《元朝秘史》称为“林木中百姓”之中的一员。布里亚特是以人名成为部落名称说法有二:其一,据历史文献记载说有个叫巴日格巴特日”的人有三子次子布里亚德布里亚德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先人此说法来自网络文章。其二,在布里亚特有个美丽的传说古时,贝加尔湖附近住着巴尔虎巴特尔一家人,他们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布里亚特;小的叫浩里太。大儿子去贝加尔湖北岸的和鲁古河、勒拿河附近以狩猎和捕鱼为生,生了两个儿子此说法来自苏联费﹒阿﹒库德列斯夫著《布里亚特蒙古史》。其实呼伦贝尔草原的布里亚特人,或明末清初期为反抗俄国人压迫迁移或归附中国的,或苏联十月革命后陆续迁入呼伦贝尔地区。称为巴尔虎布里亚特。参考第二章详细介绍。

11察哈尔部落

察哈尔部落位于锡林郭勒草原南部关于察哈尔的名称学界大多数认为古突厥语汗之宫殿卫士”(即大汗护卫军的意思察哈尔蒙古起源于蒙古帝国初期前身是成吉思汗的怯薛”(大汗护卫军随着北元汗廷迁到漠南草原

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强盛于明代时期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世袭蒙古汗位察哈尔部分八个艾马克《蒙古源流》出现的顺序排列为:1察哈尔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尔克什克腾鄂托克3察哈尔浩齐鄂托克4察哈尔敖罕鄂托克5察哈尔察罕塔塔尔部鄂托克6察哈尔奈曼鄂托克7察哈尔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尔克木齐古特鄂托克后又分察哈尔八部左左翼又被称为山阳察罕儿由阿剌处阿喇克卓特)、敖汉乃蛮奈曼)、兀鲁主亦惕四大鄂托克②组成右翼又被称为阿鲁山阴察罕儿由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克什旦克什克腾四大鄂托克组成统称察哈尔八部鄂托克清朝又将察哈尔部蒙古以分散驻防等形式迁居于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兴安岭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尔部蒙古

注释①艾马克西里尔蒙古文аймаг意思是部落是蒙古国和内蒙古的行政区划单位汉译分别称鄂托克蒙古语汉译为部落、疆城、屯营地北元蒙古中后期军政合一的社会基本单位它表示在一定地域内进行游牧的结合体每个蒙古人都必须属于某个鄂托克战时每个鄂托克都必须提供1000人上下的士兵若干鄂托克联合在一起构成万户

12达尔罕部落

达尔罕部落位于包头市东北部达尔罕蒙古语神圣的崇高的不可侵犯等意思达尔罕部落原属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的一部分1653年附清清初置达尔罕贝勒旗又名喀尔喀右翼旗是喀尔喀七部直系1950年8月与茂明安合并为联合旗

13四子部落

四子部落位于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第15世孙诺颜泰奥特根有四子长子僧格次子索诺木三子鄂木布四子伊尔扎木明代游牧于呼伦贝尔称为阿鲁蒙古后移牧于阴山北1630天聪四年归附后金1651顺治八年设旗清政府为区别另一支杜尔伯特四子部落即称为“蒙古”四子部落思是四个儿子的部落1649年自呼伦贝尔迁徙到今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

14鄂尔多斯部落

鄂尔多斯部落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斡尔朵蒙古语宫帐之意鄂尔多斯鄂尔多的复数宫帐群成吉思汗去世后将遗体迁往漠北草原时在鄂尔多斯留有成吉思汗及其夫人遗物的祭祀宫帐八白室后名称鄂尔多斯多宫殿之意

为猛隼之羽翼为驾辇之护卫为刚毅之明君将如山之白室竭诚护卫这是蒙古文文献《蒙古大黄册》一书中对鄂尔多斯万户的记载鄂尔多斯一词是古突厥语意为汗的殿宇陵寝之地十四世纪守护成吉思汗的陵寝的护卫们改自己艾马克”(的含义始称鄂尔多斯部这里所谓八白室的护卫者正是鄂尔多斯人当初他们全蒙古六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万户1635年清天聪九年鄂尔多斯内附归清各授札萨克共六旗雍正九年增设一旗即七旗所部六旗自为一盟但仍称伊克昭盟

15浩齐特部落

浩齐特部落位于锡林郭勒盟中东部浩齐特蒙古语含意为天长日久成吉思汗第16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继之其生三子长子库登号所部为浩齐特1637年(崇德二年)浩齐特部族归附清1646年(顺治三年)博罗特额尔德尼王被封为札萨克多罗贝勒保留额尔德尼号1650年(顺治七年)晋升为札萨克多罗郡王世袭统治浩齐特左翼旗至此浩齐特部之名成为旗名并分为左右二旗1949年与乌珠穆沁左右翼旗合并为东部合旗

16呼伦贝尔厄鲁特部落

呼伦贝尔厄鲁特部落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鄂温克旗境内厄鲁特蒙古是古代对西部蒙古的称呼厄鲁特”系蒙古语草原百姓”的意思元代称斡亦剌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厄鲁特漠西蒙古等1731年清廷将一部分厄鲁特人迁往呼伦贝尔游牧于今锡尼河南伊敏河东地区这一部分厄鲁特蒙古因先期迁来称为陈厄鲁特1755年又有一部分厄鲁特人迁居呼伦贝尔称新厄鲁特

17喀喇沁部落

喀喇沁部落位于赤峰市西南部喀喇沁蒙古语重要的人伟大的人也有守卫者之意喀喇沁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所属地属乌梁海氏除内蒙古外,河北省承德地区亦有喀喇沁部落的蒙古人。

18科尔沁部落

科尔沁部落位于通辽市和兴安盟境内科尔沁蒙古语弓箭手或带弓箭的侍卫之意科尔沁部落为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所统领的部落

19克什克腾部落

克什克腾部落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克什克也做怯薛蒙古语意为值班克什克腾意为值班人蒙古汗国时克什克腾是护卫值勤部队分班轮流值勤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元末北元达延汗时期克什克腾部落隶属察哈尔万户是亲军中的护卫军

20茂明安部落

茂明安部落位于包头市东北部1653年归清后改为茂明安旗1952年与达尔罕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茂明安部落是有悠久历史的蒙古部落是蒙古族重要部落之一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嫡系后裔1653年后由呼伦贝尔草原迁至此地

成吉思汗分封时将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和海拉尔河一带广袤肥沃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四千户居民赐给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统辖后繁衍为阿鲁蒙古包括阿鲁科尔沁、乌拉特、四子部、巴尔虎、茂明安等8个部落据《清史稿》记载“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三世孙鄂尔图鼐布延图子锡喇奇塔特号土谢图汗有子三:长多尔济次固穆巴图鲁次桑阿尔济洪果尔游牧呼伦贝尔均称阿噜蒙古多尔济号布颜图汗子车根嗣为茂明安部长”率部众游牧于呼伦贝尔的沁查干朝鲁、钦达穆尼额尔德尼、查呼日台那林高勒一带

1633年(后金天聪七年)茂明安部首领车根偕其叔父固穆巴图鲁、台吉达尔玛贷滚、乌巴什等携千余户属民归附后金翌年茂明安部的台吉札固海杜凌、乌巴海、达尔汉巴图鲁、瑚棱、都喇勒、巴特玛、额尔忻岱青、阿布泰等陆续归附后金皇太极为前来归附的茂明安部举行了盛大的庆宴并赏赐甲胄、雕鞍、银币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别故土边征战、边迁徙开始了为清朝征战的历程1664年(康熙三年)清廷封车根长子僧格为札萨克一等台吉赐牧于艾布盖河源为茂明安旗札萨克驻牧彻特塞哩有爵二、札萨克一等台吉和多罗贝勒 清康熙年间喀尔喀右翼部一旗、茂明安部一旗、四子部落一旗及乌拉特部东公、中公、西公三旗首次会盟于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小文公的乌兰察布地方乌兰察布盟得名始于此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廷指定给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张家口外800里东界喀尔喀右翼、西界乌拉特、南界归化土默特、北界瀚海

茂明安旗札萨克一等台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尔吉世袭1116641949年享受清廷及民国政府俸禄285年

茂明安部一直保持着祭奠其先祖哈布图·哈萨尔的传统习惯1633年车根与其父固穆巴图鲁率所部归附后金时就把哈萨尔的祭奠欧日戈(纯白蒙古包)随部携带一直延续至今

哈萨尔的祭奠活动每年举行5次即农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其中5月27日和10月27日的祭奠活动为大型祭奠祀活动共用四个苏斯”祭祀每个苏木均出一只苏斯”羊

主持祭奠仪式的人被称为呼呼格而且须由哈萨尔的嫡系近亲担任呼呼格不但完成四季的祭奠仪式还要负责每天的烧香奉供等事宜

21奈曼部落

奈曼部落位于通辽市东南部早期称为乃蛮亦译作奈曼蒙古语之意《清史稿》载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车臣汗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二子次子额森伟徵诺颜以奈曼为部号

22苏尼特部落

苏尼特部落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北部《蒙古秘史》译作雪你惕”;《元史》称作雪泥”;清代以来均称作苏尼特苏尼特一词的来历有三种解释一说苏尼特部落是从蒙古国腹地迁来日行夜宿而得名苏尼指夜指数量词表示多二说苏尼特来源于苏尼古奇”(古时音苏尼古德一词意为好奇据说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强善于猎奇三说统一蒙古立过汗马功劳而划地赐名其中把苏尼特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在第五位蒙古史学界大多认为苏尼特部落是成吉思汗祖先包尔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于贝加尔湖南部后部落名称又成为氏族名称

23土默特部落

土默特部落位于呼和浩特市西部和包头市东部土默特蒙古语之意原为秃马惕是蒙古族一个古老部落的名称北元时期用以指土默特部落集团万户清代称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城)土默特旗以及喜峰口外土默特旗

24翁牛特部落

翁牛特部落位于赤峰市中部翁牛特蒙古语神圣的山之意原部族信奉山神由此得名据清张穆《蒙古游牧记》记载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诺楚因帖木哥·斡赤斤)其后裔蒙克察罕诺颜有二子长子巴颜岱青洪果尔诺颜号所部曰翁牛特另外别勒古台的后裔有一部分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后他们所领有的部落也称为翁牛特

25乌拉特部落

乌拉特部落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后三旗包头市达茂联合旗乌拉特蒙古语能工巧匠之意乌拉特部落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第15世孙布尔海的部族号所部曰乌1648年由呼伦贝尔草原迁至乌拉特草原

26乌珠穆沁部落

乌珠穆沁部落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乌珠穆沁蒙古语种葡萄的人葡萄山人的意思乌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之一其先民游牧于蒙古杭爱山脉盛产野山葡萄的地带北元时期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各部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漠南地区将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为首领的部族从漠北杭爱山一带调集到漠南统领察哈尔部图鲁·博罗特子博第阿喇克第三子翁衮都喇尔为乌珠穆沁部落首领始称所部为乌珠穆沁17世纪后金努尔哈赤期间乌珠穆沁部首领道尔吉与林丹汗不和率所部迁到克鲁伦河一带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归附满清1646年(顺治三年)分左翼右翼两个旗旗的札萨克执政王驻在鄂尔虎河乌拉盖河畔之奎苏陀罗海乌拉盖苏木东北1934年属锡林郭勒盟1945年乌珠穆沁部道吉尔王与乌兰夫部冲突兵败率一半左翼旗人迁至蒙古国克鲁伦河附近驻牧至今

27扎赉特部落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在松辽平原的西北端包括整个兴安盟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北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东邻呼伦贝尔草原扎赉特部落位于兴安盟境内扎赉特系蒙古语扎赉为洼地之意是古代蒙古族部落的名称1425年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14代子孙中有位名叫奎蒙克塔斯哈喇的部落首领为了躲避其他蒙古部落的攻击率其部众向东移牧到嫩江流域为别于同族中已有的阿科尔沁部落之称自号嫩江科尔沁后来称科尔沁部奎蒙克塔斯哈喇有长子博第达喇号卓尔郭勒诺颜次子诺扪达喇号噶勒济库诺颜兄弟二人都是科尔沁部的首领后来哈布图·哈萨尔15世孙博第达喇将科尔沁部以河为界划给儿子们做牧地博第达喇生九子其中第三子乌巴什号鄂特欢诺颜率领部分部众单独游牧形成了郭尔罗斯部第八子爱纳噶号车臣诺颜仿照其兄又自称杜尔伯特部第九子阿敏号巴噶诺颜分得嫩江以西的绰尔河①流域始号其部为扎赉特部

博第达喇其他六个儿子和诺扪达喇的一个儿子仍称科尔沁部由于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这四部同祖所以其首领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常观点相近步调一致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群随着牧场的扩大和人口的繁衍以科尔沁为首的四部逐渐南下成为北起嫩江流域南到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广袤草原的主人这片地域也常被称为科尔沁大草原

注释绰尔河为嫩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绰源镇大兴安岭英吉尔达山脉东坡自北向南流过扎兰屯市柴河镇转向东南过扎赉特旗文得根以后改向东流经黑龙江省龙江县在泰来县嫩江江桥水文站上游9公里处汇入嫩江河流全长5017公里

28扎鲁特部落

扎鲁特部落位于通辽市西北部扎鲁特系蒙古语扎儿赤兀惕的谐音意为仆人原为兀良哈部的一支成吉思汗家族仆人故名扎儿赤兀惕氏后演变为该部落名称扎鲁特是蒙古族部落之一形成15世纪中叶喀尔喀河流域驻牧生息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越过兴安岭南迁至辽河中游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之孙和尔朔哈萨尔长子乌巴什号所部为扎鲁特

二、新疆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个支系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13世纪初蒙古族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分为东部鞑靼和西部的瓦刺两大部分西部的瓦剌,又称漠西蒙古,清代统称为厄鲁特或卫拉特16世纪中叶分为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准噶尔四部现新疆有和硕特蒙古土尔扈特蒙古和图瓦蒙古现有2个自治州、1个自治县、10个蒙古族乡

1)和硕特蒙古

和硕特蒙古的祖先在蒙古高原北部及贝加尔湖西南中国北方额尔古纳河下游和海拉尔河下游呼伦贝尔及科尔沁草原等广大的森林地带同蒙古部落一起游牧生活据考究和硕特部落起码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历史大概可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源与演变515世纪初);西迁加入卫拉特蒙古和强大盛兴15世纪初17世纪初30年代大迁移与分布各地区17世纪30年代中叶1949年);安居生活与大发展1949年以后现在和硕特蒙古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及蒙古西部科布多省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河流域卡尔梅克共和国等地区

2)图瓦蒙古

天山北麓阿尔泰山脚下的密林深处喀纳斯湖畔生活着一些神秘的图瓦人部落图瓦人在隋唐时称都播元代称图巴或乌梁海人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来的守卫要塞和牧马场的士兵逐渐繁衍而形成的有的学者认为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近来有俄罗斯学者研究发现图瓦人可能是印地安人的祖先说法很多但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详情参考第四章有关内容。中国将其归到蒙古族里主要分布在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

3)土尔扈特蒙古

中国的土尔扈特蒙古大部分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部分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零星居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土尔扈特蒙古人是和鄂尔勒克所领牧民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余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区和塔城还有零星居住新疆南北疆各地的

三、青海地区蒙古族一般为和硕特蒙古但也有来自喀尔喀与土默特以及鄂尔多斯的部落蒙古族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约在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自大漠蒙古来到青海的几支蒙古人先先后后定居在海西柴达木盆地在环青海湖四周在严酷的青高原上已经繁衍生息了700多蒙古族最早进入青海是1227年左右即南宋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蒙古族自蒙古汗国时期进入青海2011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共有蒙古族9.9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7%主要聚居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德令哈格尔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托勒乡哈勒景乡刚察县的哈尔盖乡祁连县的默勒乡多隆乡野牛沟门源回族自治县的苏吉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倒淌河乡也有小片分布的西宁市和东部农业区也有少量散居青海蒙古族就把这里作为放牧马驼的基地7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经营着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为开发青海发展畜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现有1个蒙藏联合自治州、1个蒙古族自治县、3个蒙古族乡

四、东北地区是蒙古族的世居地之一在这片富饶土地上生活着100多万蒙古族人

1辽宁省蒙古族主要是喀喇沁土默特蒙古勒津科尔沁察哈尔和巴尔虎等六个部落的后裔辽宁蒙古族的蒙古语保存比较好当今辽宁蒙古族的语言经历史变迁其地域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基本消失语音基本相同属于国蒙古语中部方言区的科尔沁喀喇沁土语现在辽宁省66万蒙古人中基本使用蒙古语的占50.6%其中使用蒙汉两种语言的人逐渐增多其余4050%已经失掉了蒙古语主要转用汉语使用蒙古语言的人口多数居住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其次是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一部分和朝阳铁岭等地一些蒙古族乡聚居村屯的蒙古人辽宁省现有2个自治县、15个蒙古族乡(镇)、6个蒙满联合乡(镇)

2吉林蒙古族主要聚居松嫩平原下游一带明洪熙年间成吉思汗哈布图·哈萨尔14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剌游牧嫩江下游一带有之地称嫩科尔沁明嘉靖年间嫩科尔沁分四部科尔沁部及其右翼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左翼郭尔罗斯部郭尔罗斯部分给奎蒙克塔斯哈剌之孙乌巴什乌巴什之孙固穆因征明有功参加皇太极称尊大典叙功行赏封固穆为郭尔罗斯部辅国公1648年(顺治五年)以嫩江、松花江为界将郭尔罗斯部分为前后二旗固穆受扎萨克衔被封为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其兄布木巴被封为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镇国公皆世袭罔替郭尔罗斯部二旗沿松花江明确疆界分为前固穆系世掌前旗俗称南公布木巴系世掌后旗此为郭尔罗斯前旗旗制之始清朝实行盟旗制郭尔罗斯前旗与后旗同科尔沁六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会盟于哲里木郭尔罗斯前旗属于哲里木盟十旗之一统属于清朝理藩院吉林蒙古族有14.5万人现有1个蒙古族自治县、10个蒙古族乡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5万多人主要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

3黑龙江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松嫩平原中部世居黑龙江省主要有三支蒙古人分别来自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准噶尔部据《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朵奔·篾儿干之兄都哇·锁豁儿4个儿子被称为杜尔伯特氏从呼伦贝尔高原游移到嫩江流域生活世代相因形成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蒙古语的意思12世纪杜尔伯特部逐渐东移到嫩江、通肯河一带1900年前后关内汉族人大量涌进杜尔伯特旗谋存生计其它蒙古人也不断流大多是喀喇沁吐默特蒙古贞博王宾图达尔罕敖罕奈曼扎鲁特乌珠穆沁等地的人这便是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蒙古人和汉人的由来

1547年哈布图·哈萨尔第14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东迁越过兴安岭驻牧于辽河上游及松花江嫩江流域其孙乌巴什占据了嫩江下游两岸及第二松花江下游以及左畔地区所部为郭尔罗斯部乌巴什是郭尔罗斯部始祖乌巴什去世其子莽果继续在这里游牧统领郭尔罗斯部郭尔罗斯是蒙古语“大江”的意思莽果长子布木巴1624年率部归后金1648年顺治五年清朝封为札萨克镇国公从此郭尔罗斯部分为前后两旗布木巴掌郭尔罗斯后旗其弟固穆被封札萨克国公掌郭尔罗斯前旗民国以后前旗归吉林省即现今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后旗划归黑龙江省历史上的郭尔罗斯后旗包括今之肇源县、肇州县、肇东市后来由于草原放垦辖地缩小最后退缩到今之肇源县境内1956年撤销后郭尔罗斯旗建肇源县设立义顺、浩德、超等3个蒙古族乡1980年设立11个蒙古族村

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人归顺清朝后其部之可尔努特台吉阿卜达什归附清朝有功而依克明安台吉巴桑因征达瓦齐有功入觐热河乾隆赏宴赐金诏归塔密尔游牧后迁徙呼伦贝尔因牧地不十分满意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再迁徙到黑龙江通肯河与乌裕尔河流域游牧巴桑率部北徙经科布多呼伦贝尔先期驻牧于乌裕尔河畔阿卜达什后期到达通肯河与乌裕尔河流域两部合建一旗故取巴桑氏族命名为依克明安旗依克明安是蒙古姓氏“大千户”或“大千户部”之意当时的依克明安旗含今黑龙江之讷河县、德都县南部以及北安县、克东县、克山县、拜泉县、依安县、富裕县的全部和明水县、林甸县北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于依克明安旗境内设置拜泉县与旗分治1948年撤销旗制并入富裕县富裕县蒙古族主要居住于大泉子、小泉子、陈家子、八家子、三间房等村屯至今保留着厄鲁特蒙古人生活习俗和特色

黑龙江原有三个蒙古族自治旗(县)即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后旗和依克明安旗后撤旗建县郭尔罗斯后旗改名肇源县伊克明安旗并入富裕县只留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现今黑龙江省有1个蒙古族自治县、7个蒙古族乡全省有蒙古族12.5主要分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富裕等地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有4万多主要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

五、中国以长城沿线为界的北部蒙古族集聚的地区还有甘肃、河北两省

1)甘肃省境内蒙古族据史料记载多为成吉思汗的胞弟哈萨尔的第19代孙固始汗的后裔即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第8子桑格尔德的后代是成吉思汗家族直系血统800多年来蒙古族在战和迁徙历程中有四拨蒙古人入住甘肃最早是成吉思汗灭西夏率领蒙古人占据甘、青第二拨人由窝阔台之子贵由率军队入甘第三拨人由达颜汗的次子俺答牧12土默特率万骑南征甘、青占领28年第四拨人由西部蒙古人固始汗从新疆进入甘肃的布隆吉役道青海、西藏后又占据阿拉善蒙古族留居西藏、青海、甘肃成为现在甘肃境内蒙古族的始祖现今甘肃省有蒙古族1.09万多人和硕特部蒙古占96%18世纪60年代由青海厄鲁特蒙古中的和硕特部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而来少部分来自新疆土尔扈特部和外蒙古喀尔喀部主要聚居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现有1个蒙古族自治县、2个蒙古族乡

2)河北省是中国蒙古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蒙古族也是河北省4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河北蒙古族最早形成于蒙古帝国时期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将张家口坝上的沽源和张北等县给予扎拉尔部乌鲁郡王做王营牧地河北省蒙古族的来源有四部分:一是世居的蒙古族包括喀喇沁部和察哈尔部;二是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的后裔;三是清代驻守围场的蒙古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四是清朝政府派驻各地驿站、关隘及城镇驻防的蒙古八旗官兵元明清三代平泉、围场、承德、隆化等县为蒙古喀喇沁部的游牧地20世纪中叶曾建立过16个蒙古族乡和蒙古族与其他民族联合的37个乡河北省现有1个满蒙联合自治县、3个蒙古族乡(镇)、6个蒙满联合乡(镇)全省有蒙古族18主要聚集在承德地区及其张家口地区

除以上现在还能确认部落所属蒙古族外中国境内内陆也有众多蒙古部族后裔集聚或散居于各省市他们是由于元明清民国历朝为官镇属后因种种原因滞留或隐居当地的部落族属复杂难以短篇幅说清楚读者若想探知详情可阅读“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二《散居在祖国内陆的蒙古族及后裔》(王建华著)

5、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蒙古部落

由于很多蒙古部落随蒙古远征军队西迁后移居到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蒙古部落吸纳当地部落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各具民族独特性的蒙古涵化民族其部落根源虽然与大蒙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因宗教和文化的独特性已经演变为独立的民族了再不舍也已是别家媳妇了为他族养育后代子嗣了离蒙古语族越来越远了如鞑靼人、图瓦人、阿尔泰人、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哈扎拉人、莫卧儿人等有的归属他国建立自治国或自治区有的独立建国有的像莫卧儿人那样融入其他民族不见史载踪迹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与之相关的史实资料了但是他们认同蒙古人为先祖、尊崇成吉思汗却是不争的史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