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小利:“文学工头”之类

 圆角望 2021-12-01

我在小的时候,能读到的书,鲁迅不是最多,也是很多的。1976年,我十八岁,高中毕业,没有下乡,到新华书店做临时工,干了四年,当过门市部的营业员、收款员,也管过库房,比一般人有机会接触书。那个时代,社会正在悄悄“解冻”,文学一类的书中,新书(特别是旧译新印的外国书)已经渐渐多了起来,但最多的,库存也最多的,还是鲁迅的书,那种白皮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文革”后期出版的单行本,还是特别的多。说实话,我当时是慕名而读,读的是不少,但读懂的没多少。

后来有很长时间不读鲁迅。近年,偶尔看到有人提及鲁迅,于是也读了一点,吃惊地发现,都能读懂了!而且发现,鲁迅所谈所骂的,比如所谓文坛上的那些事,哪里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分明“全天候”嘛。

于是,在鲁迅的启发下,我以他所谈的观点和所举的事例,一一对照身边的人与事。在鲁迅这柄慧眼独具的照妖镜下,我把文坛也能看得清楚了。

近日,读了鲁迅谈论文坛的“奴隶总管”“革命工头”“革命小贩”的文章,时不时会笑起来,觉得太形象,也太准确了。

“奴隶总管”,说的是扮演的角色仍是奴役他人的工头之首领。以鲁迅的观点察之,那个经常坐主席台的家伙,看起来还是个娃娃脸,其实年龄已经不小了,五十过了吧,走起路来摇摆着,有时也横行的。一眼望去,这个家伙一脸的颟顸和顽固,出身本来是造船的,现在却大谈起文学种种要如何如何,会如何如何。台下的人一边点头,一边记着笔记,有的还微微笑着表示折服。那个颟顸顽固满嘴跑火车的家伙就是奴隶总管喽。

“革命工头”,现在呢,大概也可叫“文学工头”,通常就是一个文学创作刊物或者理论刊物的主编,或一个什么所的所长、一个什么中心的主任之类。他们爱搞活动。搞活动并不是出于他们的神圣的文学使命,或是因为什么文学情怀。他们搞活动,仅仅是因为要完成某种差使。

如果说,“奴隶总管”是管钱的或者是能要来钱的,“文学工头”就是手里攥着钱,根据活路的规格、规模和施工要求,到处招揽、吆喝“革命小贩”来干活的。

“革命小贩”呢,鲁迅指的是像当年杨邨人那样拿“革命”来做买卖的人。现在的“革命小贩”(就叫“文学小贩”吧),当然更是把文学当作买卖来做,参加活动主要是为了拿钱,混吃混喝兼露脸。露脸很重要,露脸多了活路自然就多了。露脸成了“名角”,被下次请的机会就多,拿的钱也会多。“文学小贩”都是些什么人呢?教授(最好是名牌大学的教授),学者,作家,评论家,当然,少不了报社的记者、编辑。活干完了,特别需要这些“文学小小贩”去鼓吹,去报道。“文学”的活干了,比不得其他的活,这是要吹的。

因此,这类的活弄完后,我们就会听到什么“进军再进军”“攀登再攀登”之类不吓死人不罢休的鼓噪和吹牛。

最让人想不明白也最可笑的是,你说那个“奴隶总管”颟顸顽固不懂文学为何物也就罢了,“文学工头”似懂非懂文学也罢了,你们这些“文学小贩”好像都还是些文学教授、学者,是作家、评论家之类,你们真不明白文学是什么吗?你们在那里大谈什么“经验”,你不觉得一些所谓的“经验”不正是“教训”吗?你们大谈什么“继承”,你不知道那个要“继承”的害了多少人吗?唉,想来想去,都是钱和名把你们害的,是钱名这个家伙坏了奴的名声。如今的很多教授、评论家们,是拿“文学”来做买卖的“文学小贩”和“小小贩”。对投机者来说,都是为了“买卖”而设的“名头”而已。

一眼望去,遍地的“文学小贩”和“小小贩”,比夜里天桥上卖袜子的还多,实在是眼中的悲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