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丨一日一诗

 诗书海海 2021-12-01
夜  直‍‍‍‍‍‍‍‍‍‍‍‍
【宋·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释    疑


夜直:即值夜班。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里值班住宿。

②漏:即“刻漏”,古人发明的一种记时仪器,复杂的刻漏有四个铜壶,由上而下,互相迭置,上面三个壶底有小孔,最上面一个盛满水后,水即逐渐流入以下各壶,最后一个壶内装一个直立浮标,标上刻有时辰,水渐高标也渐升,看标可知时辰。

③翦翦[jiǎn]: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此句表达从香气氤氲的室内渡步到室外时的一种清新感。

④春色恼人:犹言春色撩人。此句出自晚唐罗颖《春日叶秀才曲江》诗:“春色恼人遮不得。”

⑤栏干:即栏杆。此句是借花好月圆之景抒发愉悦之情。

译    文

夜深了,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将漏完。夜风轻柔却带着阵阵寒意。

春色撩人难以入睡,只见月亮慢慢移动,花儿的影子就这样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海 海 赏 析


     王安石于治平四年九月为翰林学士,未即赴。熙宁元年四月王安石封诏越次入对,始至京师,而本诗写的是初春夜直,故可确定写作时间在熙宁二年,当时宋神宗已决定采纳他的意见,实行新法。

     王安石久蓄改革之志,曾向仁宗倡言改革但未被采纳。神宗即位之后使他获得了实现抱负的机会,又时值初春,所以他更觉得“春色”的美好。诗中把政治上的际遇与自然界的春色融为一体,感情含而不露,意思也特别深至。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在鄞县、舒州等地担任过知县、通判、知州等职。

     宋神宗锐意改革,命他为宰相。他有远识,有魄力。他的新法、新学,在当时的政治上、思想上均有巨大的影响,引起了新旧党纷争。特别是新法,由于妨碍到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更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剧烈攻击。在“旧党”的反对下,他最后退居江宁,抑郁而死。

      结合政治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王安石常在诗中表达他的政治见解与抱负。这类诗接触到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但常不免于散文化,因而显得明朗刚劲有余而蕴藉含蓄不够。但这并不妨碍作者成为杰出的诗人。

      他意志坚毅,胸襟广阔,阅历深,读书博,功力足,挥毫落纸,自然不同凡响。随着生活的变化,诗的内容和风格早年与晚年不尽相同。早年意气自许,风格多廉悍;晚年转向深婉,并且济世的热情也有所减退。



8.15




喜欢就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