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边界、创新融合,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RoboSpeak 2021-12-01

当前,我们正迎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浪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面对人工智能、机器人重点领域新型技术人才的稀缺严重的现状,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如何培养适应新需求和新变化的优秀人才。

▍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教育部公布的2020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目前国内仅有60余所高校在建机器人专业,设立智能科学学科有37所,成立了机器人学院的更是屈指可数,仅有7个。

显然,国内高校机器人教育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然而,近年来国内机器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量持续走高,更为致命的是,企业技术迭代加速,高校教材更新、人才培养规划却明显落后。这导致众多高新技术型企业因为“招人”而头疼,甚至频繁出现用工缺口甚至是“用工荒”现象。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不一致已成为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用人单位曾公开表示:“机器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足够大,但真正的人才却十分稀缺,市面上很难招到优秀的工程师,虽然一些好的大学里会有类似机器人技术方向的实验室,但离直接工作具体岗位要求的能力还有一定距离。”

长期以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求之间保持着一种适应性关系,这也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命力所在。当然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存在着因社会发展太快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不平衡的情况。

要彻底破解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难题,高校必须不断根据市场和产业需求培养出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学生,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如何进行工程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区别于单纯的理论认知,工程型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具体表现。

如何培养更多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师?早前,党的十九大就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调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符合产业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呼吁企业与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使命。

如何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开放到高校,搭建更为开放的平台,让更多学生拥有解决复杂功能问题的能力,成为不少企业和高校探索和思考的方向。

近年来,笔者观察到中科深谷是一家非常有特点的企业。该公司长期致力于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耕耘机器人等新兴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的积累,中科深谷除了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外,也形成了面向市场化的产品,多项场景化解决方案也实现落地。在伺服驱动、智能控制、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作业机器人等领域,中科深谷已形成了产业化应用的重要突破。

(开源机器人应用场景)

同时,中科深谷立足教育,关注人才培养。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层次高校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规律及特点,开放相关工业产业的核心技术与器件及装备底层开源,融合人才培养和教学规律,中科深谷形成系列成熟先进的实验装备和专业课程实验教学解决方案。

(中科深谷助力高校实验室建设)

在2021制造业大会上,中科深谷呼吁:“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尽可能开放可开放的底层技术,以基于项目实战(PBL)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师。”“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需要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中科深谷一直在赋能高校人才培养道路上积极探索,将拥有的先进技术和平台,开源开放出来。并举办了多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实战实操式课程培训。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线下培训)

中科深谷所采用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一体化高校工程性型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实训、企业实践等多个内容包含在内,使学生真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有效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工程问的解决能力。

中科深谷独具特色的跨越高校与企业行业的联合培养模式已经赋能国内300余所高校,200余所企业,并得到了高校、企业的高度认可。

▍平台化学习打造学习新引擎

中科深谷稳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类新型技术行业的根本需求点,深度把握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精髓,并在此背景下成立了深谷学院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全免费开源优质机器人相关课程资源。联合国内多名教授、专家学者、资深工程师,倾情授课,为机器人爱好者服务!

深谷学院秉承“无产品不课程,能力来自实战”的信条,坚持PBL(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将“理论”+“实践”融合,并基于先进工程方法(MBD+ROS+opencv+python),引导学员完成产品与项目开发实战。

此外,深谷学院还针对高校机器人专业的老师、学生、研究人员、企业工程师,提供八大系列产品课程、课程直播、优质社群、互动问答等内容,快速满足他们对机器人工程教育不断学习的需求。

以课程为例,深谷学院的课程覆盖“控制仿真”、“智能控制”、“伺服驱动”、“协作机器人”、“移动底盘”、“人工智能”等八大机器人系列,照顾到了初学者到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课程划分细致且不断迭代更新,能满足不同学员需求。

深谷学院一期移动机器人课程学员,贝壳找房的一位工程师利用课余时间学完课程后表示:“三天的课程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问题互动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让我快速掌握MBD工程方法、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让我在后面的工作中能快速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移动机器人产品。”

除了开发、实践、项目环环相扣的理论实践课程,深谷学院还通过直播、开放社区实现知识分享,同时开源设备,还可以助力顶尖科研论文发表,“你问深谷答”也可提供1V1精准答疑解惑,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老师、工程师进行深造。

深谷学院目前实施的理念叫做PBL(基于项目式学习),这是基于先进工程方法(MBD+ROS+opencv+python)而来的一种引导学员完成产品与项目开发实战方式。

学习者可以从精华讲解中高效学习理论知识,随后紧跟课后答疑,进行实操项目课程,学习者可结构化掌握知识要点,打造完美学习闭环。

因为ROS是一个学习曲线陡峭的系统,涉及知识面广、系统复杂,虽然ROS开发者在不断增多,但在实际研究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深谷学院针对“Linux是什么,Ubuntu怎么装?如何征服环境变量?”等ROS学习关键问题,总结出了最具实效性的ROS学习方法——拒绝“纸上谈兵”,动手才是硬道理。

借助丰富工业经验、研发经验和人才团队,深谷学院的课程学习让“理论”+“实践”融合,方便学员跟随讲师的实际操作,快速掌握关键技术,深入理解ROS机器人开发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仍然需要高校和企业加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共同赋能中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变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