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胃息肉,不过是一团淤血和痰湿,手术看似一劳永逸,实则后患无穷,中药消息肉讲究润物细无声,中医不治病,只是调阴阳。 近些年来,息肉越来越常见了,长这玩意儿的人不在少数,什么肠息肉、鼻息肉、声带息肉、胆囊息肉……太多了。 不管是哪里的息肉,去医院都免不了是要挨刀子的,西医治疗基本就是哪里多了切哪里,长了不该长的东西切了就是了,一向如此简单粗暴。 但是,无论手术刀有多锋利,医生刀法有多精湛,都避免不了复发的问题。我曾见过一位肠息肉患者做了五次手术,最终离世还患着肠息肉。 他们只知道长了息肉,却不想为什么长息肉,就算想了也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动刀子,真是为了“创收”,良心都不要了。 我曾接诊过一个胃息肉患者,胃脘胀痛、嗳气、胁胀反复发作,饭后和劳累后加重。去医院检查为胃息肉、慢性浅表性胃炎。 我见她舌苔白,脉沉弦。 她曾做过一次手术,过了半年左右再次复发,这才想找中医问问。 我跟他讲:“几千年里,古人就不会长息肉吗?以前都不用切,为什么到了现在反而还要切了?” 西医一向如此,胃坏了就把胃切掉,脾有问题也把脾切掉,还有什么胆囊、甲状腺……等等,那头坏了还得把头砍了? 便给她开了方子:丹参,台乌,木香,瓦楞子,浙贝母,制半夏,天葵子,连翘,延胡索,黄连,甘草。 药用十剂,胃胀、胁胀、嗳气已除,改用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散结之法。 方:党参,白术,茯苓,干姜,丹参,白蔻,黄连,瓦楞子,浙贝母,天葵子,连翘,甘草。 又服用二十剂,胃镜复查息肉已经消失。 开篇题目也说了,息肉不过是痰湿、淤血而已。 从患者的症状看,这明显是气滞血瘀,湿热痰结,胃失和降。 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阴浊不降,气机滞涩,所以血行不畅,久而形成淤血。 脾胃失和,所以运化失常,所以水液不能正常代谢,水湿聚积生痰,痰湿内阻,又会阻滞气血运行,形成淤血。痰湿、淤血互结,最终形成了息肉。 所以,首先就要行气活血,清热除湿,化痰散结。 方中: 丹参用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白芍用来补血、止痛。 台乌能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木香能行气、止痛、健脾、和胃;延胡索能行气、活血、止痛、改善气滞和血瘀。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天葵子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 瓦楞子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治酸止痛的功效。 浙贝母能清热化痰;制半夏能化痰燥湿,消痞散结、消肿止痛。 党参、白术、茯苓用来健脾益气,利水除湿。加上干姜,能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温暖中焦。 甘草补脾和胃益气,调和药性。 如此一来,痰湿、淤血全都没有了,息肉自然迎刃而解。 我行医几十年来,这种病也遇到很多,我从没让患者做过手术。手术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费用暂且不谈,屡次复发才是最大的弊端。 如果行医陷入了金钱利益的桎梏,治病倒成了一门生意了,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