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孩子,不用家长管,自己主动学|豆爸读书会

 亲子学乐 2021-12-02

文/编辑:豆爸读书会

全文音频

欢迎来到豆爸读书会,每周四在亲子学乐公众号首发更新。

想起知乎上,一位父亲倾诉自己的烦恼。因为家庭条件不错,所以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在儿子三年级时,他就开始用奖品为筹码和孩子做交换。只要儿子考好就有奖励。

当孩子渐渐长大,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时,父亲就被迫给孩子不断增加奖励。奖品也从最初的玩具到游戏机,再到新款手机。

慢慢地,儿子被奖励的次数多了,对物质的渴望就没那么强烈了。当父母再提到给他什么奖励时,儿子也不以为然,对待学习的热情,更是不如从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内在动机》这本书或许能给你揭开答案。先来看内在动机概念,它是指人们发自内心地进行一项活动,没有任何回报,只是为了获得愉悦或满足。而孩子为了拿到奖励,就不得不去做,并非自愿参与。时间久了,他自然丧失动力。

这本书有俩作者,一位是爱德华·L.德西,他是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的荣誉教授。另一位是理查德·瑞安,他在哲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方面有着深厚造诣。俩人共同创建了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论。这个理论颠覆了人们以前的认知:依靠奖赏或惩罚,反而会损害人们的内在动机,并提出了自主才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潜能。

本书在亚马逊长销20余年,还被豆瓣誉为心理学神作。书中用了大量的实验和真实的案例,为我们详细地阐述了内在动机被奖赏削弱的原因,以及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让孩子学会主动激励自己,养成自发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为你介绍:

外部奖赏对孩子只起短期作用,却很难产生持续的动力

看过一句谚语:爱挑的担子不嫌重。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学习。孩子只有发自内心主动汲取知识,才愿意付出努力。按照自己的节奏,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轻松。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越来越热衷于谈条件,用物质奖赏去激励孩子做事情,或许刚开始效果立竿见影。可是父母有没有考虑过,一旦取消奖励,孩子还会做吗?

不妨先看个实验,作者德西教授曾做过一个索玛拼图游戏。他找来两组实验者,然后给出了不同的条件。德西告诉其中一组人:只要拼出一个图形,就奖励1美元。当时是1969年,1美元对大学生,那可是求之不得。然后他又让另一组人,只管去拼图,没提报酬。

拼了一段时间,研究者就让实验对象去休息室休息。休息的房间里有书、杂志,还有索玛拼图。也就是说,他们在这里选择干什么都行。

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给金钱奖励的那组人,在休息时没有碰过一次拼图。相反,那些没给钱的人,仍在乐此不疲地玩。

所以,作者得出结论:依赖奖金,就会改变孩子对拼图的看法,让原本一项令人愉悦的活动变得功利性。一旦获得奖金,他们就会对活动失去探索的兴趣。当奖励没有了,孩子的表现就大打折扣。

同理,父母给予奖赏,也是在变相控制孩子,让他听话。不仅破坏了孩子做事的初衷,把原本放在学习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追逐奖品上。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孩子的自发性和好奇心。

其他研究也表明,人们为了谋求奖赏做事,不仅会影响创造力的发挥,而且还会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威胁、竞争、最后期限、强加目标、外在的监督和评价,这些策略都会给人们带去压力,耗尽自身的热情和能量,从而破坏内在动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学习中做事,有时会提不起劲头。

所以,家长应该转变一下观念。毕竟学习需要长久的努力,持久的动力。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渴望,他才会源源不断地向前,这才是家长需要做的。

想起一则新闻:一个小孩考试只考了7分,爸爸知道后却给他放烟花庆祝。目的是为了奖励孩子,让他继续前进。

但是这个孩子以前成绩并不好,经常考0分。而爸爸这次的鼓励,激发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他不仅主动要求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从7分考到了57分。

鼓励是一种积极地暗示,让孩子感到了被信任,他就会觉得还能做得更好。这种信念支撑着孩子去探索,愿意进一步挑战自己,品尝到学习的甜头后,更能约束好自己。

与其盲目地用庸俗的物质奖励,父母不如恰如其分地鼓励孩子。这样他会认可自己,主动做事,慢慢习得自律,一步步走向卓越。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需把握好三个心理需求

家庭教育专家杨杰曾说:“要让孩子学会主动,就要了解什么是内在动力。”换句话说就是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和联结。因此,想要激发孩子的内部驱动力父母就把握好这三个需求,孩子才会自觉、努力地做事情。

先看自主感,就是人的行为是自己掌控的,他可以决定自己的选择。这就意味着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给他足够的空间去选择。

拿写作业来说,先完成哪科作业,计划几点背诵,这些都可以交给孩子做决定。父母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孩子后,他做事的积极性就会提升,还能深刻感受到完成作业快慢的利弊。

张萌也在《敞开心扉的少年》提过:家长应该做引导者,不能因为年龄小就忽略孩子的感受,替他做决定。不过,支持自主并不是纵容,孩子只有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他们才会释放出原本的天性,激发出自身的热情与潜能。

人们先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才能感知到做事的胜任,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需求:胜任感,就是认为自己能把事做好,而且还很享受该过程。

要想让孩子获得胜任感,家长得学着给孩子适当地反馈。电影《垫底辣妹》中,只要工藤有一丁点进步,补习班老师就会不停地鼓励她、表扬她,这就是反馈。

电影《垫底辣妹》

作者也提醒我们,在称赞时,要注意自己的意图,家长要多用“我觉得你比上次有进步”“这次很用心”等措辞。慢慢地,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快感,干劲才会十足。

孩子的自主感和胜任感被满足后,难道就能自如地处理成长中的问题吗?其实远远不够,孩子还需要与他人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就是第三个需求:联结感。简单一点,就是人们能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的,被关心的。

想起霍思燕一家的一段采访:嗯哼被同学起外号“肚脐眼”,这让他很失落。霍思燕看到后,接着问杜江小时候的“外号”。然而杜江的回答亮了,说他也叫“肚脐眼”。因为和爸爸有同样的外号,让嗯哼感觉到了归属感和力量。在后面的采访中,他的情绪明显缓和了许多。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教育的过程,是情感在前,约束在后。”只有亲子关系中的情感联结到位了,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被支持,他才会在未来的学习、社交、生活等方面往正向发展。

正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未来的路仍需自己走。父母在表达爱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发挥的空间。让他遵从自己的意愿,去探索真正的热爱。在自主体验下,他就会收获成就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自燃型的高效能人才。

父母的有效指导,才是培养孩子自主的关键

想必你也听出来了,自主在激发孩子内在动机中的重要性。那么父母放手后,孩子就能把自己安排妥当吗?

其实不然,我们不要忘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在一些习惯、价值观没有完善之前,他仍需要父母的督促。也就是说,父母还需要做很多帮助孩子实现自主的行为。

具体怎么做呢?不妨来借鉴一下书中的建议:

首先,父母支持自主的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选择就是允许孩子参与决定,这样他们做事情就会更有动力,更加投入。还有父母也要帮孩子设立界限感,让他知道,既然做出选择,就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不过,界限的设定要尽可能宽松,父母要从孩子视角出发,试着用理解和共情的方式,思考孩子的行为和这么做的原因。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父母要帮助孩子挖掘内在动机,这是让人做出改变的法宝。

比如,孩子想改变时,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要改变,是内心真正想要,还是受外界干扰,以及做出改变又会得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需要坦诚地思考。认清真正的意图后,孩子才会有兴趣尝试,做出有意义的改变。

最后,教会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更有助于控制好情绪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是正常的,要学着正视它,接受它。例如,当他低落时,我们要引导孩子去找触发情绪的诱因,受他人的影响还是接受不了自身的不足。他想清楚后,再采取下一步行动,做出有效地调节。

其实,这个改变的起点,就是在接纳自己,同时也给了孩子反思的机会。他学会识别情绪,就不容易受外界影响,从而做出合适的选择,真正地把事处理好。

总之,孩子拥有自主后,学习就会更加专注而坚定。即便遇到挫折,也会用正向的心态积极应对。而,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父母用智慧唤醒孩子的内在动机,点燃内心的火种,让自律根植内心,这才是给予他们灵魂最好的滋养。

虽然这本书提供的建议做起来没那么容易,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自己。里面的观点也不拘泥于亲子教育,对亲密关系、企业管理、自我成长同样适用。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不如一起读一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