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 叶汉中 在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双重背景下,日常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繁多、课时进度紧张,师生负担沉重等问题。针对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实在的”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扰其实不是阅读书目的选择或阅读教学的开展方式,而在于如何平衡常规的教材教学和高考备考与当下倡导的英语整本书阅读两者之间的关系。英语老师们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觉:主题意义探究和阅读课堂活动是虚无缥缈的,学生语言学习和应试能力提升才是实实在在的。为了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高效方法与路径,笔者将以英语小说《怦然心动》Chapter 5 Brawk-Brawk-Brawk!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做到“虚实结合”。 《怦然心动》(Flipped)是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青梅竹马”,“青春纯爱”和“校园小清新”都是它的独特标签。该作品以双视角的方式围绕主人公Bryce和Juli讲述青春期男孩女孩间的有趣故事,比较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审美且贴近其真实生活。其中,Chapter 5以Bryce的内心恐惧为主题核心,核心情节为:Bryce讨厌Juli家里的鸡,并对她持续两年多每天所送的鸡蛋都是表面接受背后扔掉,这种处理方式最终被Juli识破。从语言表达层面分析,本章人物对话丰富和内心独白深刻,生动的“动作链”和非谓语动词的灵活使用更是为读者提供了强烈的画面感和体验感。 笔者在开展《怦然心动》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参照了张金秀教授(2019)“整进整出”的整体阅读原则。其中,整进是指以整本书的主题为纲领,整合教学内容后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在主题探究中实现意义建构。整出是指围绕整本书的主题,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输出任务,帮助学生将书中的通识经验或他人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经验。本文以Chapter 5 Brawk-Brawk-Brawk!为语篇依托,以探究主题意义(Bryce’s fears)与语言内化学习(“动作链”的欣赏和模仿)为教学重点,围绕章节导读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探讨“虚实结合”的具体操作如下: 由于新教材教学任务繁重和课时进度紧张,笔者将英语整本书自主阅读的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但由于学生周末在家的阅读过程不收监控或检测,因此笔者所在的名教师工作室团队针对《怦然心动》合作编订了每个章节的导读任务单,具体包括Vocabulary (词汇注解),Word bank (地道表达),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Imitative writing (语言仿写) 和Reader’s theater (读者剧场)。学生借助导读任务单中的词汇注解扫除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降低畏情绪。导读任务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问题链”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帮助其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进一步监测和评价学生的阅读过程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笔者在班级学生微信群利用小程序发布了问卷接龙,学生需要对本章阅读理解题目的回答进行拍照上传。一方面老师可以监测全体的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线上互看彼此的答案,了解其他同学对阅读问题的不同解读,甚至还可以给对方留言评价。 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多为对细节的关注和整体的感性认知,较少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本小说或具体章节的主题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在章节导读课过程中英语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共同探究主题意义。以Chapter 5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节选体现Bryce’s fears这个核心主题的语篇片段,通过设计问题链(1. What is Bryce scared of ? 2. What scares him most? 3. Can he conquer the fears?),逐步帮助学生推导出本章的主题意义。 正如语篇文本所示,Bryce所畏惧的不仅有snakes,chicken,eggs,更有本章末尾所指出的:“Was I really afraid of hurting her feelings? Or was I afraid of her”,他畏惧的是女主以及对她伤害。教师还可以由此进一步深度挖掘:男主惧怕Juli的现象背后的真相是他不敢直面自己对女主的感情,无论是爱慕还是厌恶。教师可以将以上对对主题意义的逐步深入的理解转为结构视图(图1),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整本书阅读过程的语言学习和内化,本课重点聚焦本章尤其精彩的动作描写。由于学生在阅读小说过程中容易把精力过度放在人物对话的解读上而忽视对人物动作描写的关注。教师结合英语高考读后续写的考察要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动作链”,如片段1:“Then Garrett whispers, “But hey, this’ ll work great. She's got a basket, right? She's probably coming out to collect eggs.” First she had to get all mushy with that mangy mutt of hers. She got down and nuzzled and ruffled and patted and hugged, telling him what a good boy he was. And when she finally let him go back to sleep, she had to stop and coo at the bird Garrett had scared out, and then she started singing.作者通过分解Juli照料鸡的具体动作,精选动词,如got down,nuzzled,ruffled,patted,hugged,had to coo等,给读者呈现形象生动的画面。 随后,教师还结合高二近期教材重点语法考点——非谓语动词(动名词)的使用,引导学生关注动名词如何在小说人物的“动作链”中串联具体动作,如片段2:But hey — I was over it. It was just Juli being Juli, right? But all of a sudden there I am a year later, holding a carton of home-grown eggs.在呈现非谓语动词串联人物动作的例子后,教师还利用语篇原句改编为语法填空和句子仿写的练习,以真正促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知识内化和应用。 语法填空:At this point I wasn't checking the chickens out for rubbery red stuff or feathers. I was looking at the bottom of Juli Baker's feet, __________ (wonder) how in the world a person could be so happy __________ (tunnel) through a dilapidated chicken coop with poop stuck all over her shoes. 句子仿写1:I went down to my room to pack my stuff for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觉得自己像世界上最大的笨蛋jerk). 课堂的中后段,教师根据Chapter 5的主题和核心情节提出如下问题:Bryce was scared of Juli and her eggs. He kept accepting but throwing the eggs for two years. If you were Bryce, what would you do facing the girl and eggs you dislike? 学生需要代入角色思考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教师在简单提问部分同学案后,布置如下读后续写任务(图2)。学生不仅要基于本章的主题和人物性格重点思考What did Bryce do? What did Bryce say? What was Juli’s reaction?三个核心问题之外,还必须在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强调的“动作链”(即分解动作和精选动词以及非谓语动词进行串联)。 王初明教授(2015)指出读后续写具有激发表达动机、凸显语境作用和借力互动促学的优势。因此,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情节适合之处创设读后续写任务,如本课就把续写的节点设在在Juli再次送鸡蛋过来的情景:Then there she was again, at seven in the morning, bouncing up and down on our porch with eggs in her hands. 教师基于小说章节发展合理精妙的续写任务设定能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利用新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由于课堂写作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在课后继续完成续写任务。教师要求学生在上交作品前先互相传阅评价,在对方的续写故事上划出精彩的动作描写部分,甚至是进行留言评价。后期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或者学生群进行集中展示分享,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共读互评中汲取营养。学生从整本书阅读的读者身份,到读后续写的作者身份,再到同伴互改的作者身份。不同角色的转化使学生需要更加深入研读语篇文本,也需要在批改评价时合理谨慎地指出同伴作文中语法、衔接、结构方面的不足,同时要进行内容方面的分析、思考,如故事的结尾是否合理、与所给材料在逻辑上是否一致、结局是否具有创造性等。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互动,更能拓宽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为写作中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诚然,在高考面前学生和教师都似乎比较“功利”,但是英语教师可在每个真实的阅读课堂中整合宏观的主题意义探究和扎实的语言学习内化,也可尝试将以阅读素养为导向的整本书阅读和以应试技巧为目标的读后续写训练有机融合,由此达成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务虚”和“务实”的完美平衡。 [1]王初明.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5):753-762+801. [2]张金秀.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五点主张[J].英语学习,2019(7):55-57.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 叶汉中 ![]() ![]() 新一轮(2018-2020)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优秀学员、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佛山市高中英语学科基地成员、佛山市优秀学科青年教师、南海区优秀青年教师、南商教育基金“教学能手”、“管理能手”、“南海云课堂”线上教学名优教师、南海区优秀党员、狮山镇美丽文明村居上进好青年。 ![]() 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中英语组)一等奖、广东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特等奖(第一名)及最佳信息技术应用奖、第十一届全国高中英语优质课总决赛季军。 ![]() 曾先后被邀请到江西南昌、福建厦门、广西桂林、广东深圳、云浮、肇庆、汕头等多地进行现场作课或主题分享,受到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 附:学生读后续写作品1
学生读后续写作品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