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脉手诀与修道模式、修法本质

 药王学徒 2021-12-02
  修道门派很多,仅丹道而言,自宋元明清以来,最著名的有五派,南派以北宋张伯端为祖师,北派以南宋王重阳为祖师,中派以北宋陈抟为祖师,东派以明代陆潜虚为祖师,西派以清代李西月为祖师。

修道门派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修行方式以及具体功法的模式上。比如大家都主张性命双修,南宗从修命开始,最后丹成明心见性,非常注重命功即丹法本身,所以南宗祖师的寿命都很长,平均寿数过百岁。

北派主张先从修性开始,七分性功,三分命功,不重视命功,所以北派前八位宗师的平均寿命不足七十岁。而两派对性功之性的界定与论述也有很多差异。

南派与佛教禅宗契合而论性,具有本源本体意义,北派更多儒家心性论的味道,多在身心、道德上说,没有南派那么深刻彻底。修行方法上,南派清修、双修、道术并举,北派以清修为主,也涉及道术。南派不参政,北派多参政。

无论怎么修,只要能结丹成道,才算证得仙道。


所以,千功万法,别有差异,除了理念上的不同,更多是功法模式与构建上的不同。殊途同归是必然的,修道的大方向、大目标、大原则一致也是必然的。

功法模式的构建与祖师的修持经验与传承有关,如何构建,有历史的必然,也有个人的偶然,两者相合,就会有法门的创立与功法的构建。

就像通小周天,很多功法都是先修督脉,后修任脉,真气沿后背督脉上升,再经过头顶,沿胸前任脉下降,气沉丹田。有的功法反其道而行之,先修任脉,再修督脉,认为任脉是阴脉,阴先动,阳后随,任脉修通了再修督脉就很容易。任脉离下丹田、心脏近,容易意守而开通,真气由任脉上行,再沿后背下督脉,事半功倍。

这也是个模式,古今都有这样修炼的,效果很好。

一些丹家主张先修中脉,中脉即连通百会与会阴之间的无形神脉,认为中脉通,百脉通。中脉居于任督二脉之间,先修中脉可以“执两用中”,也有道理,不少人这样修,也成功了。


这些入手的差异,只是构建修道模式的差异,不是本质的差异。无论如何修,都要修炼筋骨皮、精气神、五脏六腑、血气津液(内分泌),基本的元素还是精气神,都要性命双修,都要成仙了道。明白了此理,则万千功法就通了。真是“目化万功论”。

我很早就明白此理,所以,阅读千百种功法时毫无障碍,能直接看到本质而不被差异所迷。

现在很多人迷在差异里,看不到本质。


这十年来我三次公开讲授气脉手诀修持法,一次在天台山,一次在成都,一次在北京,从学者超过六十人。我经常告诉他们,气脉手诀有很清晰的修道模式,整个手诀的内涵很严密,从握固诀、两仪诀、四象诀、三才诀、乾坤诀、水火诀、白虎诀、青龙诀、玄武诀、朱雀诀,到天地诀、龙虎诀、混沌诀、婴儿诀、太极诀、黄庭诀、无诀之诀、握固归元诀,构建了一个由顺生到逆修、由万到一、由有为到无为的模式,每一个手印和法诀都有密意,都有修道理念和次第(过程)。

这是个模式,也是个程序,按照这个模式去修炼,会渐进于道,也会修出很多神奇功夫,会有很多奇妙体验。

比如辟谷,只要按照手诀修炼,必然能自如辟谷。我去上海给道御、复命、念真专门传授手诀,念真修炼此法,就辟谷了四十多天。

我在北京给二十二位道友同时讲授此法,如境学了之后,坚持修炼,辟谷了十天。关键是她的容貌都变了,更年轻、漂亮了,面色白净了。她听讲那时候面色有点暗淡,现在容光焕发。玄华最近两次辟谷三十天,容貌也发生巨变,变得年轻了,也有美白效果。她和女儿走在一起,人家还以为是姐妹。

何以修炼手诀就能自如辟谷?因为手诀很重视服气功夫,以闭息鼓腹的修炼为基本。


手诀前面一部分,从握固诀到朱雀诀,主要是打开劳宫之采气门户,然后开通经脉、调理脏腑,是清地平基的筑基功。

手诀中的白虎、青龙、朱雀、玄武分别代表着肺脏、肝脏、心脏,肾脏、而水火诀修炼脾胃、肾脏、心脏,四象就代表着四个脏腑,而指印可以通脉;从天地诀到黄庭诀,是进一步在“健康道”基础上“基平建鼎,烹炼铅汞”的丹道之修。这些都是有为之修。

到了“无诀之诀”,就是无为境界,无法为法,我法自生,妙不可言,是一种与道相通境界,可以是定境,可以是自然状态。最后握固归元,与开始的握固诀相比,虽然同为“握固”,但境界不同,这时候返本还原,而起初之握固诀,象征人的出生。人一出生,就落后天,而握固归元,归于先天。

这既是一个修真理念,也是一个修真模式。

世间修道的功法千百万,气脉术诀是其中集大成的法门,且简易易学。只是,真正懂得灵应口诀里的密意很不容易,需要真正懂得道学与丹法才行。真能修证了口诀里的所有境界,自能成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