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不用怕,医圣张仲景有一把金钥匙

 游云杂谈 2021-12-02
桂林版《伤寒杂病论》卷四:温病脉并治原文如下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

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

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当至而不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博,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以上是《伤寒杂病论》卷四,温病脉证并治篇原文。看到“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温病。。。。。。。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二气相博,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看到这一段温病的发病原因,首先解开中医界的“伤寒派”,“温病派”之学术争论。春温源于冬伤寒,秋温源于夏伤湿,冬温源于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

2019年己亥看长江中上游,秋雨连绵至入冬,天气潮湿寒冷,一直到立冬后雨水较多,秋天的燥气不显。然而到了冬至节气,冬至进九却又比较温暖。原本寒冷的小寒大寒却是一个暖冬。符合了“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初期官方报道发现发烧咳嗽的报道时间是2019年12月30日。这一天刚好是己亥年腊月初五,己亥看丙子月辛丑日。

2019年12月22日冬至,至后天气温暖,也正符合冬温的特点。

医圣也不是后人凭空给的荣誉,是张仲景先生,把病的证症脉象以及发病原因先给理清楚后,还给出了温病的治疗处方。这就是今人常说的“理,法,方,药”以及病因病机等等华丽词藻,当年的张老可是实干家,以最直接最简要的语言给出了方法。

再看原文:

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大而数,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

石膏半斤碎(绵裹)   黄连三两   黄芩四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四两    黄芩三两    地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大便利,止后服。

接下来,有专门针对发热的原文:

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栀子十四枚(擘)   牡丹皮三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此温邪乘肺也,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

黄芩三两   石膏半斤(碎)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温病脉证并治这一卷中,还有不春温,秋温病症特点和治法,以及热流注于上,中,下焦等不同症状治法。在这里就不一一抄出来。

从以上冬温的药方中来看,都有黄芩这一味药,并且配伍都是以滋阴为主,从中来看这些冬温发病都是以化热为用。

附:黄芩是草本植物,味苦性寒,归经:肺,大肠,胆,脾,小肠。主要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辅行诀》黄芩之五味五行互含属性为水中木。

在这里,只是提个醒,具体用哪个方,还得根据个体差异不同而选择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