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见汉口趣历史

 云泥望悬 2021-12-02

洞见汉口趣历史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平原君家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觑,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啥意思啊?赵奢以法处置,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十分恼怒,想杀死赵奢,。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国弱则挨打,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民富而府库实这句话有毛病?赵奢对付平原君不愿意交纳国家征收田赋和各种税款。为这事而杀九人。田赋肯定是粮食,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由此窥见当时的粮食腾贵无疑的。老百姓因此交粮何来“民富”谁交粮给谁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代1斤盐抵100斤粮食。在物资贫乏的古代,有两样产业是官府严令禁止民办的,其一为铸钱,另一个就是贩盐。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感到好奇,铸钱好理解,到了现代制造假钱也犯法。可为什么贩盐也被禁止呢?事实上,盐在古代不单单作为调味品,更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刚需,官府严令打击私盐贩子,抓到就是死,这一产业被朝廷垄断。正因如此,盐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人根本吃不起盐,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据考证官府贩卖盐的价格要比成本高出十倍,可见其利润之大。除此之外对比其他朝代的记载,官盐卖得最贵的时候1斤可抵100斤粮食,最便宜的时候也能抵20斤。因为巨额的利润,盐行业的税收正常情况下占比国家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三。维持国家的税收。汉口五百年前是一片沼泽地,也称为湿地。随长江春天桃花水而涨,冬天是水退成为湿地,历史上这里是水族候鸟的天堂。与下游的鄱阳湖可以媲美。鄱阳湖距汉口相距380公里,对于候鸟来说可以飞来飞去。由于河南、安徽、湖南三省,人口生殖率居高不下。均看中了这块宝地。河南卖药材布匹,湖南人卖木材、安徽人卖盐均需要地盘打理。主要是爭夺汉水码头、汉正街的地盘所有权。结果发生械斗,这一械斗就是五百年。据老年人辈辈相传的破事,三伏天道打死的人,腐烂之快连锹都撮不起来。晚清时期甚至是曾国藩之弟也参与。曾国荃比曾国藩小13岁,但曾国荃生性十分高傲,清史记载他“少年奇气,倜傥不群。曾国荃不负兄长的厚望,与太平军作战勇猛,攻无不克。但是曾国荃所部之所以作战勇猛,与曾国荃队伍的组成有关,他手下的将士大都是亡命之徒。亡命之徒虽然作战勇猛,但想驾驭他们却不是易事,但曾国荃却自有办法;作战的时候,曾国荃比他手下的这帮亡命之徒更不要命,从而赢得他手下人的钦佩,而且每攻下一城,曾国荃命令放假三日,任凭兵勇烧杀抢掠奸淫,无恶不作。恩威并施之下,这支湘勇在攻城时,都能奋不顾身,敢于铤而走险。曾国荃作战从退缩,打南京时派心腹、亡命徒李臣典点燃埋在天京城墙下面的三万斤火药,一举炸开了天京城墙,湘军蜂拥而入后,在曾国荃纵容下,肆意践踏妇女,屠杀无辜百姓,到处挖掘窑藏,掠夺财宝。湘军所为,令人发指。汉正街的湖南人中有不少人曾一度跟随过曾国荃。他们将曾国荃请自汉正街,以曾国

荃射箭的远近定湖南人的地盘。当然这些湘勇是在剿灭太平天国战争中发财之人。战后腰缠万贯到汉正街图发展,图个万世之荣华。宝庆帮和徽州有百年打码头的恩怨,徽州帮搬老乡淮军李鸿章打码头,宝庆帮搬老乡湘军曾国荃打码头,械斗无数,最后是徽州帮被打的退出了宝庆码头,宝庆帮不单是邵阳人,其实一半是新化人,汉口来源于汉正街,汉正街形成与宝庆码头,宝庆码头原来的新化人比新化县城人口要多的多,沿河许多码头多为各地人打下的的码头,苗家码头、小兴码头、常码头…武汉的荣华东村、荣华西村就是湖南人的盘居地。解放后这些人各奔东西,地名就此留下,武汉人简称“荣东荣西”。自此长达五百年的械斗也寿终正寝。河南人的生意地叫啥啥药帮巷,安徽人的生意地叫着淮盐巷。咸丰年徽帮宝庆帮汉正街械斗,在这麻条石镶嵌的32条夹街64条巷里,在汉口,淡淡的风云演绎。血染汉江码头惊骇湖北布政使。谨嘱汉阳知府摆平这残酷的打码头械斗,陈谷子乱芝麻繁琐中,知府定下来一计,汉正街各路帮会应约齐聚,一堆木炭一口铁炉,烧得通红的一双铁靴在府衙内笑傲江湖,知府明言谁赤脚穿行走三步,这汉口汉江码头就由谁占据,辐射逼人的铁靴弥漫疯狂,一干好汉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有种担当使人勇敢,有种无畏让人敬意,忽地一个矮瘦飘然的湖南伢子,捏紧双拳裸脚穿上铁靴,一步一焦糊,一步血肉滋滋,五步倒地气若游丝魂归故里。  至此三步定码头的传说由此立桩,宝庆帮打码头的逆行飞翔,瞬间响彻汉正街拓荒先民的集市里,汉江边生命线上的摇钱树,千帆竟发 从此有了谨记的次序。其实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套规则就是要以和为贵,不搞窝里斗,讨饭的挌不得讨米的,靠打架解决矛盾,那就是打赢的人进牢房,打输的人住院房,甚至是当场毙命。兔起鹘落谁解其中味?清朝封建社会,很多连字都识不清的大老粗们,解决问题不讲有理没理,全靠拳头说话。如此彪悍的民风使得械斗事件频乃,按下葫芦浮起瓢。顾应不暇。潮起潮落脑壳都是别着腰里,在这汉正街里讨生活。形成汉口才有的百年奇观。

中国最著名的械斗就是成就了赫赫威名的戚家军。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戚继光在路过浙江义乌,目睹了当时义乌的乡间械斗。义乌械斗六月起,历时四个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结束。当时参战双方是义乌本地矿工以及乡民,对阵从当时永康赶来的开矿矿工。当时双方参与械斗的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仅仅死伤就高达二千五百余人。这等规模的械斗连见过各种大战的戚继光都被震撼,于是招收义乌兵,组建成了戚家军的班底。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起自汉正街,那个时代义乌人在汉正街打拼,掘金后回家弄起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闻名海內。

至于淮盐巷故事。盐是体能的必须,老百姓买不起朝廷的盐,只能另想它法,其中最常见的当属购买私盐。前面提到过,在古代贩卖私盐是重罪,抓到基本跑不了,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干这一行。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私盐贩子手中的货要比官府提供的粗糙,话虽如此,市场依然火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便宜。清朝时,中国民间“祖传的手艺”贩卖私盐依然有所保留,当时许多富商多多少少都干过这一行,随着时间的发展,清朝私盐的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进步。清朝人口众多,乾隆年间就有3亿,如此大规模的人口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尽管清廷三令五申降低盐价,依然有很多百姓购买私盐,这也是有清一代虽禁盐令不止,私盐贩子却很猖獗的原因之一。据统计,清朝时中国的盐市场被私盐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想而知其厉害之处。官盐价格高,百姓需要盐,两种力量推动下,私盐泛滥成为必然。清朝各地都有私盐贩卖。一些私盐贩靠着财力,甚至纠结武装,跟朝廷对抗在一些农村地区,盐不好买,当地就用自己的土方法弄盐,村民们将厕所土坑中的粪清理干净,过段时间后土坑周围会起一层特殊的“白泥”,将这层“白泥”取出,用水洗干净,放入开水中煮沸,过滤晒干,就可以得到满足基本需要的“盐”了。这种方法乍一看很恶心,但也是无奈之举。明朝、清朝时期,位于长江、汉江汇集之处的汉口,被誉为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天下四聚”之一,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其中,就有鼎鼎有名的淮盐商人。

汉口因盐而富,因两江而发。食盐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历朝历代均实行专营制度。晚清时期的汉口,曾被清廷户部列为湖北、湖南两省的淮盐分销之地,在汉口的武圣庙附近设立了淮盐的征税机构“督销淮盐局”和淮盐商人的社团组织“淮盐公所”,其所在之地被称为“淮盐巷”。清初时期,汉口的盐商大多在此集中居住,并从事交易活动。因淮盐巷地处繁华的汉正街中段,又靠近汉水各大码头,一度成为全省淮盐贸易的中心。淮盐来自于江苏盐场,由于淮河贯穿而得名。江苏盐场有悠久的产盐历史,质量好,产量高,畅销全国。清朝时期,朝廷规定,湖北、湖南两省使用的淮盐,一律在汉口进行分销。一时之间,淮盐商人纷纷聚集在汉口,形成了“汉口盐务甲天下”和“十里通津驻盐艘”的盛况。经由汉口分销的淮盐数量逐年上升。到1851年,在汉口分销的淮盐共计约4亿斤。平摊到全中国,每人能够分到1斤汉口分销的淮盐。由于淮盐商人太多了,淮盐巷住不下,附近出现了淮盐一巷、淮盐二巷,作为淮盐巷的姊妹巷。一条长约200米、宽约3米的淮盐巷,就这样控制了湖北、湖南两省老百姓的盐罐子。而清朝时期,淮盐商人通过朝廷的授权,对食盐的运输、销售实行了垄断。他们与淮盐总局、当地官府相互勾结,随意涨价,还在淮盐里掺兑泥沙,以此来牟取暴利,从而赚得盆满钵满。盐价高低是否影响普通人日常需求,并非朝廷主要考虑范围,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盐价会不会影响国库收入。清朝的时候,盐需要走完制作、流通、销售,最后到百姓手中。官府并没有全程介入,他们主要跟盐商合作。盐商卖盐时,需要缴纳引税,从官府手里拿到盐引。这是清朝卖盐的凭证,盐商拿到盐引后,到指定地点买盐销售。整个过程,清朝只需坐收引钱即可。这种被称为“官督商销”。 盐商看似赚钱,实际完全没有保障。他们完全依赖于官府,如果官府朝他们拿钱,盐商也只能乖乖拿出。清朝又不断加重盐税,雍正以后,每次遇到军需、庆典、营建等,都让盐商掏钱。天下之盐商也,如此出乖弄丑。已恁地出乖弄丑,形成泼水再难收之势。起初准许他们加价,后来又允许他们加耗,官吏勒索成风,盐价疯涨。换句话说,官府、盐商的负担,最后都加在普通百姓身上。谁来买单呢?答案竟然是繁殖人类?雍正摊丁入亩。中国从秦朝开始建立

封建国家,一直实施的都是人头税,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税收种类,还有许多其他税收,所谓的人头税就是按照每年百姓家里出生的人口收取固定的钱财,叫做人头税。而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则是改变以往的做法,不再按照人头收税,而是按照每个人所拥有的土地亩数收取税收。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使得普通百姓家庭,再也不用因为家庭之中出生新生儿而缴税,在很大程度上面解放了人口,解放了妇女,人们不再溺死女婴,光棍似乎少了,三妻六妾也成倍增加。人多好办事。摊丁入亩得以在全国推行,人多卖的盐也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虽然说在一些地方确实遭到了地方豪绅的抵触,他们会集合起来举行抗议什么的,但是在清政府武力手段的镇压之下只能屈服,毕竟损失一点钱财总比丢掉了性命好。使得中国人口在后面的日子里面增长迅速。看看中国人口猛增,显然买盐的人多了,弹冠相庆之余这些人口难道不吃粮食吗?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而清军入关时中国人口仅为六千万。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我的天呀!截止2018年,中国的耕地面积排世界第三位,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人均耕地仅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印度是我国的1.2倍。 目前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中国粮食够不够吃?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粮食总产只有1.1亿吨,5.4亿人口,人均只有208公斤,到1957年,粮食总产1.95亿吨,人均粮食306公斤,虽然还是不够吃,但比刚解放时好多了。到1981年,粮食总产增加到3.25亿吨,人均粮食324.8公斤,但依然有短缺,直到1984年,粮食总产突破4亿吨,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粮食才基本够吃。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总产一直保持在6.5亿吨,14亿人口人均粮食470公斤,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粮食,每年进口粮食达一亿多吨,比很多小国家粮食总产还多很多。但是,这一亿多吨进口粮食主要是加工饲料和食用油的大豆,每年都在8000万吨到9000万吨。而小麦、玉米、水稻虽然也有进口,但不是因为不够吃,而是因为 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定需要。我进口你的机器,你要进口我的粮食。就是互做生意。总之,如果不进口粮食,中国人的餐桌上就会少肉少蛋少奶少食用油,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产量完全够中国人吃饭。晚清武汉被选定为通商口岸,1861年汉口开埠,租界的设立使得汉口成为对外通商口岸。汉口由一个内贸型商业核心,发展成为一个外贸型的国际商埠,市场核心随之发生转移。

汉口开埠之后,外商在汉开办的洋行逐渐增多,主要经营土特产收购、洋货购销、金融、航运、房地产等。例如,1862年的英商怡和洋行,德商礼和、美最时洋行等。1891年在汉口洋行达27家。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内陆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在汉口开设加工厂。1875年,英商在汉开设炼金厂,从湖北的老纹银中提炼黄金,获利颇丰。1876年,英商在汉口开设制革厂,所加工的皮革质优价廉,出口量成倍增长。汉口开埠之后,因成本低廉,大批外商涌入,以汉口为枢纽收购中国的矿石、钢铁、煤炭、棉花等生产原材料,之后,外商开工厂、洋行、银行,进一步满足其经济扩张的需求。汉口租界及相邻的华界地带成为新兴商业区。其中沿江大道、江汉路等地段汇集了大量的银行、钱庄和商号。开埠后的汉口码头,外国轮船穿梭于长江江面。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督鄂,大力发展实业,兴建芦汉铁路,主持“汉阳造”,发展现代工业、教育、物流、航运、邮政等,确立了“大武汉”的重要地位,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较大的商业核心。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的对外贸易总额始终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0%左右,常居全国第2位,“驾乎津门,直逼沪上”,成为当时少有可与沿海几大通商口岸匹敌的内陆口岸。当时武汉仍可算是与大上海并驾齐驱的东方商业重镇。

1927年元月汉口民众收回英租界。1927年1月3日,国民政府从汉口收回了英租界,这是一个振奋全国人民的重要事情,租界是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国家最屈辱的事情之一。割让土地那是一大屈辱啊,但是没办法,就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内部,甚至最繁华的地方,

在上海、厦门、青岛、天津、汉口、九江等地方,所有的这些重要枢纽也好,大城市也好,充斥着帝国主义的租界。租界里面实行的是外国法律,外国领土,有洋人在那儿站岗,有洋人执行他们的法律,这是我们民族的大屈,这一年收回汉口英租界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情,也是北伐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由于人口众多,大量人口被认为是一种经济负担,而是计划经济思想的产物。在自由市场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创造财富的同时消费财富,而人们创造的财富通常大于他们消费的部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走到了今天,中国又重新站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强大而富有活力的文化和影响深远的综合国力甚为自豪。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拥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所有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中国的热情变得非常有感染力,这是理所当然的。中国善良的人民感到乐观,他们相信自己的政府,命运将继续照耀他们。

段春林写於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