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口史话 淮盐运销与淮盐巷及淮盐一巷、二巷

 人文武汉 2021-05-15

汉口500年,与汉阳、武昌1000多年的历史比起来,汉口是一个小兄弟。汉口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跨越发展成为“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又是汉阳、武昌可望不可及的。有学者认为汉口城镇的发展与明清两代官府将汉口作为“漕粮”、“淮盐”两大商品集散地密不可分。因之,在汉口众多的里巷中有了不相邻的淮盐巷与淮盐一巷、淮盐二巷。

督销淮盐总局与淮盐巷

隔着汉正街与泉隆巷相望的淮盐巷,这个地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历史上长期居于重要地位的淮盐运销。据《武汉地名志》记载,淮盐巷“位于硚口区东南部,汉正街中段北侧。南北走向,南起汉正街,北至武胜路【按:应为汉中街】。长约194米,宽约3米,水泥路面。(单号)门牌139号,(双号)210号。清末成巷,吴姓商人在此设盐号,专售淮盐,故名淮盐巷。1967年以长江食品厂驻此,改名长江巷。1972年复名淮盐巷(怡怡里并入)。老式两层楼房,巷道狭窄,仅可行人。”对于《武汉地名志》结论,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武汉的淮盐运销可以上溯到明万历年间,且对汉口镇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据清同治《续辑汉阳县志》记载,万历初年,由扬州上驶的巨大盐船“群聚武昌之金沙洲。嗣以岸善塌,惟汉水入江之处水势稍平,故盐船皆泊其上游,此汉口盐行之始也”。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朝廷建立由领有执照的盐商运销淮盐的制度—“纲法”。大型运销“纲盐”的船只停靠汉口后,再分销两湖地区各州县口岸。到明末,包括淮盐在内的各种货物的运销,已经使汉口成为“天下四聚”之一(清康熙《刘献廷《广阳杂记》)和“楚中第一繁盛地”,“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十五省中,亦未有可与匹者”(清乾隆《汉阳府志》)。

清代继承明代淮盐运销办法, 雍正十年(1732),由汉口转运两湖的淮盐达774 137 引,共26亿余斤;乾隆初年(1736)更高达90 余万引,计33亿余斤;在淮盐的运销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弊病,所谓“领有执照的盐商”指定的商家交完“年税”相当于定税,商家有夹带“私盐”的空子可钻。

道光十年(1830)两淮票盐制改革,是清代地方政府在面对盐业日益败坏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希望通过改纲为票来实现推广盐业自由贸易、挽救淮盐颓废、打击私盐和确保国家盐课征收。朝廷发行“引凭”(俗称盐票),每“引”可贩盐364斤,并定汉口为“商船聚集分销引盐之所”。咸丰元年(1851年),运销淮盐达4亿斤,呈现“十里通津驻盐艘”的盛况。当时汉口分销的淮盐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被视为国内“淮盐转输第一口岸”。

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在汉正街今淮盐巷位置,“五圣庙”与“存仁巷”之间为“督销淮盐总局”——官方管理淮盐运销的机构,直通到汉江边“五圣庙”(码头),泉隆巷与大亨巷之间有与之配套的“淮盐官仓”(此处几百年来一直为仓库,虽然建筑的形式发生变化,但功能没变,至拆除),但不见“淮盐巷”的踪影。

光绪末年,各地的“督销淮盐”的机构改称榷运局(其下还有各州县分局和办事处),民国时期仍称榷运局。如朱自清在《笑的历史》一文中曾提到,“那时公公正在榷运局差事上,家里钱是不缺的。”。

1930年的《武汉三镇市街实测详图》上,在原来“督销淮盐总局”的位置上,被“榷运局”取代,而其东侧有“三官殿”(里巷),西边则为“永安巷”。仍然不见“淮盐巷”的踪影。“淮盐公所”也出现在这张地图上。

1936年《最近汉口市全图》局部 武汉收藏家袁厚翔藏品

在众多清及民国汉口地图中只找到一张民国二十二年制、民国二十五年重制的《最近汉口市全图》中原“督销淮盐总局”(榷运局)的位置出现“淮盐巷”,但这张地图似为规划图,红色的民权三路后来并未实现,图上将京汉铁路外张公堤内的大片荒野之地划为多个区。1938年的《汉口市街道详图》仍标为“榷运局”,抗战胜利后的地图上“榷运局”随着机构的不复存在而消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的《武汉市汉口区马路图》上尚有里、巷,榷运局虽然在地图上消失了,但按惯例官家的地盘仍为官家继承,此处曾为硚口区公检法办公之地,淮盐公所尚在。不久,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展,地图比例增大,武汉市地图上只有道、路,连汉正街、花楼街、胜利街等“街”都没有了,遑论下一级的里、巷。

只有在1990年出版的志书《武汉地名志》,这样的专业书籍里才能找到里、巷,在该书“地名图”目录下的“硚口区政区分部略图及各街、乡地名图”之“汉中街地名图”中才有“淮盐巷”的一席之地。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得出结论:因为督销淮盐总局之故,其所在的位置后来形成巷子被人们称为淮盐巷;但被政府管理机构命名为淮盐巷则是在1949年之后。所谓“吴姓商人在此设盐号,专售淮盐,故名淮盐巷”,并无资料可以佐证。

口碑资料似乎也可呼应。2004612日《楚天都市报》刊载《淮盐巷——盐商的'后花园》一文,文中系采访80岁的贺淦荪老人的说法。贺淦荪是曾任汉口市总商会会长贺衡夫的侄子,一辈子住在淮盐巷,刚刚搬出来。贺淦荪说,咸丰年间那里有个“官盐局”,淮盐巷是盐商们的“后花园”。1912年后,叔叔贺衡夫做了一笔成功的买卖,凭着2400串钱发迹,于是在此买得大块地皮建房,专门用于出租,取名“怡怡里”。……直到前些年,人们从窨井盖上还可以看得见“怡怡里”的字样。

淮盐公所与淮盐一巷、二巷

“纲盐”改为“票盐”之后,更多的商家参入淮盐的运输销售,淮盐公所(淮盐行帮 会馆)应运而生,“自两淮改纲为票之后,各商运盐赴鄂销售,大都各自为谋,情势涣散,彼此不相联合。迨至前清光绪十五年间,众始议定按票抽捐,集资创立公所,为盐帮会帮之所。议立规章、共相遵守,以资联络”“为鄂岸淮盐运商公共机关,总理转运外岸分销盐引及收回商本事务”(《民国夏口县志》),淮盐公所其实就是民间的商会组织,“初岸商与当帮均以汉口雷祖殿为会议、团拜之所,嗣于光绪十五年始议选购地址,鸠工建筑,于十七年(1891年)成立”,淮盐公所地址在石码头正街紧挨厘金上局(交税方便),今汉正街。由此可以看出,淮盐公所比督销淮盐总局诞生的时间要晚得多,1877年的地图就没有淮盐公所的身影。

1926年的《武汉三镇详图》上正街(汉正街)石码头的对面出现了淮盐公所,此时淮盐公所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盐商们在公所附近购地建房形成公所上巷、公所下巷两条巷子。汉口人习惯将汉水、长江流向来确定方位,就有了上、下巷之别。

1990年《武汉地名志》《三曙街地名图》,公所上巷的位置为淮盐一巷,公所下巷的位置为淮盐二巷。

因为淮盐公所的缘故乃有淮盐一巷、淮盐二巷,《武汉地名志》也是这样表述的。

现在,淮盐一巷、淮盐二巷已经拆除,淮盐巷也拆除了一部分,但是余下不多的房子还是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的遗风。如淮盐巷4号,带立柱的大门,带花边的二楼窗户和三角形屋顶,两边突出呈六角形的边厢房。据闻,淮盐巷将保留,它见证了汉正街传承有序的历史及西风东渐中的变化。

汉口武圣庙码头可以看到河对面的汉阳武圣庙码头

编辑:关 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