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也会引起脑中风吗?它有何特点?房颤发生时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积极防治?

 用药探究 2021-12-02

中风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这个血栓来自于心脏,那么这一种类型的中风我们就叫做心源性中风。

一、房颤也会引起脑中风吗

我们血液中间有很多成分,这些成分在正常的血液流动情况下,不会聚集在一起。在房颤的情况下,这些血液成分就有可能聚集成一个栓子,就是我们所说的“血栓”。随着血液的推动,它就沿着血管向远处行走,如果走到一个地方它被堵住了,那么血液就过不去,相当于我们的下水道管道被堵塞了一样。

那么,远端由这个血管去供应血的脑组织就会发生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就引起了我们临床上所说的“脑中风”。

二、房颤引起的脑中风的特点

心脏正常工作时,是个有机的统一体,这样才能把全身的血抽回到心脏,然后再有效地把血液打到全身。所以,我们把心脏整体加在一起称为一个泵,它有收缩、舒张这样一个功能。

房颤的时候,整个心房内完全丧失了机械活动,只是一个管道,它没有主动收缩、舒张的功能了。心脏里面有个特殊的结构叫“心耳”长得像耳朵一样。右边一个叫“右心耳”,左边一个叫“左心耳”。整个心房是个管道,它是通畅的,心耳是个死腔,血液流进去以后,如果它自己没有机械功能,那么流进去的血液很长时间还流不出来,它就在里面长血栓了。

三、如何发现你是否有房颤

症状一:心慌气短。

房颤的时候会有心慌气短,其实心慌气短每个人都有过,比如说运动比较激烈的时候、爬楼梯的时候都会有,这是正常的。房颤患者在休息的时候不定时出现心慌、难受、气短等症状,和运动时出现心慌气短不是一回事。如果有这些症状,一般都需要进一步检查。

症状二:手脚冰凉。

房颤的时候,有一部分心脏功能丧失了,所以心脏里面回来的血不够,然后出去的血也不够,我们叫心脏搏出量减少。这样,血管外周就会发凉,出现手脚发凉等情况。

症状三:头晕、昏厥,甚至晕倒。

心脏血的搏出量少了以后,脑血管供血也减少了。有些人由坐着突然站起来的时候,就头晕,或者有的人坐汽车坐了半个小时,下车以后突然头晕一下。

症状四:疲乏、无力。

我们身体是需要耗氧、需要消耗能量的。这个能量都是怎么供应的呢?是心脏供应的。如果心脏没有动力了,这个供应就不能保证,然后整个体能、运动耐量都会明显地下降,导致身体疲乏、无力,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

四、房颤的发病率高吗

房颤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它跟年龄的增加也有关系。

房颤实际上是一种老年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是直线上升的。一般情况下,每增加10岁,房颤的患病率增加1倍。50~59岁,患病率是1%左右;60~70岁,患病率是2%左右;70~80岁,患病率为5%左右;80~90岁,患病率就接近10%。这是前几年的数据,最近的研究显示,房颤的患病率实际上比这个还要高得多。

五、房颤的治疗手段

房颤的治疗手段很多,但是从宏观上来讲,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房颤治好,变成正常心跳。维持正常心律的这个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主要靠非药物的方法,最主要的是“射频导管消融”,当然也可以手术治疗。“射频消融”就是顺着腿上的血管插一根导管,一直插到心脏里面,到心脏里面与房颤有关的地方,然后释放电流,把能发房颤的地方给破坏掉,达到治疗房颤、恢复正常心律的目的。

另外一类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有些患者房颤时间特别长,心脏特别大,合并症特别多,很难用“射频消融”的治疗方法把它治好。这些患者怎么办呢?那就不管房颤了,就让他与房颤共处。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房颤的危害,即预防血栓。房颤最传统的治疗就是服药,服预防血栓形成的药,我们又叫抗凝剂,比如华法林。但是这个药品特别麻烦,使用过程中它需要经常监测,患者服得多了容易导致出血,服得少了没效,并且受食物、药物影响特别大。

因为90%的血栓都是在左心耳生成的,所以这几年医学的进展就是把左心耳给封堵起来。将一个特殊的导管,通过腿上的静脉血管送往心脏的左心耳里面,然后导管撑开、堵上左心耳。一两个月之后,封堵器表面就和心脏的内皮长在一起,变成一个光滑的平面了。

六、房颤的预防方法

房颤的人群庞大,重点还是预防。发生房颤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说最主要的因素年龄、遗传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改变的因素。比如说各种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房颤的患病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