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到了,冬至还会远吗

 其实斋啡几好饮 2021-12-02

(一)

我曾听过一句情话,是这么说的:“这一天,想你的时间最长,梦你的时间最短。”

话虽带有股土味,却不妨当作一个谜面,打一节气。至于谜底,稍有常识的,都能很快猜出。

答案就是夏至。

(二)

夏至,是一个源于天文的节气,代表了一种(阳气的)极致,也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标志着盛夏和南方梅雨季节的开始。

所谓“阴阳争,死生分,夏至一阴生”,说的就是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转弱,盛极而衰。

《易经》中“乾卦”的卦辞,“上九:亢龙,有悔”,对应的,也是夏至。提醒我们,宜戒骄戒躁,小心低调,切勿贪功冒进。

(三)

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皆为暑气当令。夏至之后,立秋之前,则是暑邪致病的高发期。

暑邪致病亦分阴阳,受寒为阴暑,受热为阳暑。

前者是因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冷浴过久而引发的热病;后者则是因烈日下曝晒过久,或环境闷热而引起的热病。

(四)

尤其是夏至这天,阳气虚浮在体表,五脏六腑亦到了最空虚的时候。

若体内阴寒,心阴不足,便容易口渴,心烦、失眠,燥热,上虚火,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甚至心悸不安,从而引发心脏病。

所以,夏至除了要健脾除湿,还得注重养心安神。

(五)

自清代起,流行“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故夏至吃面,成了习俗。但这指的是北方,在无所不食的广东,情况又有所不同。

岭南人的说法是,“冬至鱼生夏至狗”,或曰,“夏至狗,没路走”。

看来,夏天吃狗肉,才是以往广东人的标配。说以往,则是因为在今天,很多人都对吃狗肉这一行为十分反感和排斥,“狗狗和兔兔一样,都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狗狗?”

(六)

吃,还是不吃,不同人有不同选择,见仁见智,难以置评。但为什么吃,倒是不妨了解一下。

据不严谨的考证,相传是战国时,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便于夏至日命臣民杀狗辟邪,从此形成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狗肉滋补,暖胃,夏至过后,农民要收割和耕种,体力消耗巨大,故要提早进补。所谓“夏至日,吃补食”是也。

(七)

除了狗肉,另一样要吃的,当然就是荔枝了。

夏至时节,刚从树上摘落的荔枝最为新鲜,水分丰盈,粉嫩欲滴,味甜汁多,极是美味。

除了生吃,当然还可入菜,譬如什么荔荷炖鸭,荔枝炖鸡,荔枝鸭片,都是健肾补心之妙品。

(八)

苏东坡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听起来到底有些夸张,即便不吃撑,一下吃那么多,会不会因太过热气而上火?

狗肉亦然,按道理说,狗肉虽也性温,但仍偏燥热,夏天吃多狗肉,同样也容易上火。

然而奇就奇在,民间说法认为,夏至这天吃是个例外,不但不热气,反而于身体有益。

(九)

不过到了现在,要说有什么新习俗的话,恐怕都是大同小异了:

躲进空调房内,听窗外蝉声喧哗,于冰箱拿出一瓶冻饮,大口咕嘟,又或是切个冰镇西瓜,狠狠啃上那么几块。透心凉,心飞扬,何其爽!

不过话时话,在广东,盛夏避暑,还是多煲些清补凉汤,或是糖水凉茶吧。

盛夏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