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作文】话题“力行”与“大德”,作文导写+原生态批阅+主体段修改+优秀习作

 阅读美丽星空 2021-12-02

前言:

思辨型作文,不少学生过不了审题立意关,作文偏题或把握不住着力点,构思散乱。如何审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审题,个人认为还是要细读作文材料,一切立意从材料中来,材料是作文立意之源。阅读材料,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素养。材料读透了,作文立意就能拿得准,而且作文构思也会自然形成。下面展示一次作文审题立意示例
















作文导写

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材料内容信息量多,且涉及古文内容,传统文化气息浓,审题有一定难度。

材料第一段:

“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首先提出主要话题——力行。在解读中突出关键词“实践”。“力”是对“行”的修饰,“行”是中心词,“行”的理解也就是“实践”。

《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

这一句提出了两个关系,也就是“行”与“仁”。单从这一句,可能理解不了“行”为何接近“仁”,可以接着读材料。

《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

这里引用了《中庸》的两句话。

一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 ,学、问、思、辦之后,才是行,行也就是最后的实践,仅明白了不行,还要落实。

二是“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强调欲致远,必须先从近处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登高,必须先从低处出发,一步步攀登,无捷径可走。说的是力行的方法。

综观材料第一段内容,主要讲的是“力行”,要“努力实践,竭力而行”。同时带出了两个概念“仁”“德”。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富有实践精神,愿意努力拼搏,就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作文导写

材料第二段:

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

观点句,表明“德”与“行”的关系。一个人的德性要通过他的行动表现出来。话题落脚在“行”上。

《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

 “生生之德”,指维护天下苍生的道德;“崇德广业”,指充实德性,扩大业绩。这里面强调“德”,重点是“造福天下苍生”“扩大业绩”。也誻 说,一个好的德性,要通过诸如“造福天下苍生”“扩大业绩”这样的力行(实践)体现出来。“天下苍生”“扩大业绩”,就是力行的大目标,“行”得好,就是大德。

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

这一句紧随上文,是总结升华,讲的是“力行与大德”思辨关系。仁德与大德,是要建立在“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基础上的。 

任务解读:  
上述材料能给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这一句有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强调了时代背景和写作身份;二是“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强调的是写作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也就是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力行”与“大德”层面有怎样的现实性的思考。















    作文导写

立意解读:

1.主话题是“力行”。

努力实践,竭力而行,可以解读为实干精神、实践精神、奋斗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捋起袖子加油干”,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2.“力行”,“行”与“德”是个什么关系?

文章不仅仅是写“力行”,这也是这篇作文的难度所在。作文材料多次谈到“力行”与“仁德”“大德”的关系,我们不能无视这些内容的存在,要真正领会命题人的意图。

“行”与“德”是互为关联的,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题目已经提示得很清楚。“行” 的正,如“生生”(造福苍生),就是德;行得“广”,如“广业”,就是“大德”。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这里的“行”,实际是一种努力实践、不断奋斗的意思,前提以个人的努力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因之这“行”中便有一种品格、一种道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本次作文命题,虽然表面谈的是力行,但深层则是从“大德”角度考查“力行”,也就是需要考生要思考为了什么而“力行”的问题。作文“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很明显。

3.“力行”话题的现实关联

题目要求“上述材料能给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是这篇作文写作者的角色定位,写作时应“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再结合“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我们就不难理解,作文要求考生在理解“力行”的重要作用与“力行之中的大德”后,就要将这一理解融入到民族复兴时代大背景,并联系青年人的时代使命,谈一谈这一话题的现实性理解与思考,也就是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

有了以上深度理解,作文的主要构思也就出来了“

一是“力行”是什么和为什么。对“力行”概念内涵做解读,对其重要作用做阐述。

二是“力行”与“大德”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力行是一种大德?

三是如何力行。青年人处在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怎样去力行,怎样建功立业、敢为人先。

一等作文评分要求:能紧扣材料内容,观点正确,论述深刻。

具体要求: 

1.能阐述“力行”的作用,对力行的理解正确;

2.能阐述“力行”与“大德”的思辨关系,挖掘出“力行”的道德内涵;

3.能结自身实际,突出时代背景和写作身份,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

    作文中少第二和第三点构思内容,原则上不超过切入分44分

【习作原生态批阅】
















 原文

               力行之德,成己之功

                 武穴中学高三(16)班  董瑶瑶               

                                          (试场评分 48分)

 《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表明了力行与君子仁德的关系。努力实践,竭力而行的力行思想既是君子仁德的体现,亦是当代青年理应具备的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应以力行为标准,修己之德,成己之志,为国而劳,担起民族复兴发展的重任。

以力行修己之仁德。 

何为君子,何成仁德?古人以成君子为己之目标,今人亦应修己之德,规范行为。而努力践行,竭力去做的“力行”便是君子大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乃为力行之不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乃力行之不辍;“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乃力行之成效。青年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去做某事,领会力行思想,像全红蝉那样坚持,必将能于漫漫征途中修之明德,成己之大志。

以力行成己之远志。

志向不是口上说说的玩笑话,而是应该为此奋力拼搏的导向标。青年立己之鸿鹄大志,必以艰苦卓绝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力行为主的思想使志有所成。正如孙颖莎的年少轻狂,因其力行而成壮言;正如苏炳添的成功,正因力行才成现实;正如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因其力行,而不再是梦。青年当以满腔的热情,不停的脚步,于人生的征途上奔跑。不去看身边的浮华盛世,不去听那“躺平”“佛系”之言论,脚踏实地,竭尽全力。怀着憧憬和期待,青年应以力行向远方和理想前进。

以力行为国而劳。

中国从战火纷飞中走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时代的青年应不负前辈以青春和鲜血换来的盛世,担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以力行成国家之兴隆。君且看“北斗”研究团队平均年龄30岁,却创造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君且看天才少年曹原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为我国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君且看奥运健儿日夜训练,力行己事为国争光。新时代里的机遇与风险并存,青年当知己之职责,将自己的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国家的昌盛力行而不停。

“我们有幸遇上,中国百年来国运昌盛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身为祖国的未来,青年应拥力行思想,做实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辜负自己亦不辜负这个时代,为国家兴盛而行。



        【原文】
 
力行之德,成己之志
             
 武穴中学高三(16)班  董瑶瑶
 
【批阅】
 
题目修改为“以力行之德 担复兴重任”。
“成己之志”,造词生硬 。力行之德,集中体现在肩负民族复兴重任,为国之兴盛而努力,“成己之志”站位不高。
 《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表明了力行与君子仁德的关系。努力实践,竭力而行的力行思想既是君子仁德的体现,亦是当代青年理应具备的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应以力行为标准,修己之德,成己之志,为国而劳,担起民族复兴发展的重任。
 
开篇引材料,得观点。其实这一句就可以提炼出文章的标题。观点句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是精准的。有“行与德”的关系,还有时代背景和写作身份的现实关联。
     当阅卷老师看到这一句,作文切入分就能拿到。
以力行修己之仁德。 
观点一:角度是行与德的思辨关系,非常好!
 何为君子,何成仁德?古人以成君子为己之目标,今人亦应修己之德,规范行为。而努力践行,竭力去做的“力行”便是君子大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乃为力行之不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乃力行之不辍;“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乃力行之成效。青年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去做某事,领会力行思想,像全红蝉那样坚持,必将能于漫漫征途中修之明德,成己之大志。
 
修改(就作者原有的内容进行修整、完善):何为君子,何成仁德?《中庸》告诉我们:努力践行,竭力去做的“力行”便是君子大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乃力行之功;滴水石穿,铁杵磨针,乃力行之效;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乃力行之果。力行背后的坚韧与执著,是一种品德。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小将全红婵以教科书级跳水动作奋勇夺冠!你可知道她每天需要练习跳水三四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花无痕,拼搏有声;追求不懈,精神感人。我们感动的不是全红婵那块奥运金牌,感动的是她小小的年纪就能懂得为报国梦想而“努力拼搏,竭力而行”,这何尝不是一份“大德”?力行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道德。勤劳能干、富于实践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
细读这一段,会发现内容与观点不对应。 “修己之德,规范行为”,谈的是规范行为,与“力行”话题不合。大德的德,体现在什么地方?没有讲出来。对“努力践行,竭力去做”要进行总结分析,有自己的理解 ,如奋斗精神、实干精神、不懈的追求、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等。结尾笔处的“成己之大志”与下文观点重复,应删去。
以力行成己之远志。
观点二,与观点一句式上对称,非常好。
志向不是口上说说的玩笑话,而是应该为此奋力拼搏的导向标。青年立己之鸿鹄大志,必以艰苦卓绝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力行为主的思想使志有所成。正如孙颖莎的年少轻狂,因其力行而成壮言;正如苏炳添的成功,正因力行才成现实;正如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因其力行,而不再是梦。青年当以满腔的热情,不停的脚步,于人生的征途上奔跑。不去看身边的浮华盛世,不去听那“躺平”“佛系”之言论,脚踏实地,竭尽全力。怀着憧憬和期待,青年应以力行向远方和理想前进。
 
这一段内容与观点对应,论述得比较成功。其中所列举的三个人物事例很典型,是小亮点。
问题:
一是这一段内容,也就是观点二,从逻辑思维角度来分析,应该作为正文的第一部分。
二是本段谈及的是力行的重要作用,那么“力行”是什么?在论述时要点出来。原文多次提到力行,但仅仅是出现这两个字,没有深入解读。如,理想伴随着汗水,功业来自于实干,幸福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论述要做到深刻,对概念的理解先要深刻。
以力行为国而劳。
 
观点三,这个小分句明显没有和前面两个小分句子形式上对应。可以修整为“以力行助国之兴盛”。
中国从战火纷飞中走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时代的青年应不负前辈以青春和鲜血换来的盛世,担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以力行成(“助”)国家之兴隆。君且看“北斗”研究团队平均年龄30岁,却创造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君且看天才少年曹原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为我国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君且看奥运健儿日夜训练,力行己事为国争光。新时代里的机遇与风险并存,青年当知己之职责,将自己的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国家的昌盛力行而不停。
修改:
 “我们有幸遇上,中国百年来国运昌盛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新时代的青年应不负前辈以青春和鲜血换来的盛世,担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以力行助国家之兴隆。君且看“北斗”研究团队平均年龄30岁,却创造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君且看天才少年曹原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为我国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君且看奥运健儿日夜训练,力行己事为国争光。正如鲁迅所言,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新时代里的机遇与风险并存,青年当知己之职责,将自己的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国家的昌盛力行不止。
 
 
 
这一段总体上写得是成功的,能回到现实,联系时代 背景,紧扣题目要求,突出自我身份,例子列举得很好。
 
 
“我们有幸遇上,中国百年来国运昌盛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身为祖国的未来,青年应拥力行思想,做实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辜负自己亦不辜负这个时代,为国家兴盛而行。
修改:
 身为祖国的未来,我辈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当力行成志、力行修德、力行报国,在伟大的时代建功立业,在最美的芳华敢为人先,不负韶华,无愧时代。
  
结尾与上一段内容的结尾有重复之嫌。第一句可移到上面这一段中。加入对全文内容的总结。注意句子要有表现力。
 















 升格文      

                    以力行之德 担复兴重任       

                 武穴中学高三(16)班  董瑶瑶

《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表明了力行与君子仁德的关系。努力实践,竭力而行的力行思想既是君子仁德的体现,亦是当代青年理应具备的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应以力行为标准,修己之德,成己之志,助国之盛,担起民族复兴发展的重任

以力行修己之仁德。

何为君子,何成仁德?《中庸》告诉我们:努力践行,竭力去做的“力行”便是君子大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乃力行之功;滴水石穿,铁杵磨针,乃力行之效;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乃力行之果。力行背后的坚韧与执著,是一种品德。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小将全红婵以教科书级跳水动作奋勇夺冠!你可知道她每天需要练习跳水三四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花无痕,拼搏有声;追求不懈,精神感人。我们感动的不是全红婵那块奥运金牌,感动的是她小小的年纪就能懂得为报国梦想而“努力拼搏,竭力而行”,这何尝不是一份“大德”?力行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道德。勤劳能干、富于实践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

以力行成己之远志。

志向不是口上说说的玩笑话,而是应该为此奋力拼搏的导向标。青年立己之鸿鹄大志,必以艰苦卓绝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力行为主的思想使志有所成。正如孙颖莎的年少轻狂,因其力行而成壮言;正如苏炳添的成功,正因力行才成现实;正如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因其力行,而不再是梦。青年当以满腔的热情,不停的脚步,于人生的征途上奔跑不去看身边的浮华盛世,不去听那“躺平”“佛系”之言论,脚踏实地,竭尽全力。怀着憧憬和期待,青年应以力行向远方和理想前进。

以力行助国之兴盛。

“我们有幸遇上,中国百年来国运昌盛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新时代的青年应不负前辈以青春和鲜血换来的盛世,担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以力行助国家之兴隆。君且看“北斗”研究团队平均年龄30岁,却创造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君且看天才少年曹原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为我国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君且看奥运健儿日夜训练,力行己事为国争光。正如鲁迅所言,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新时代里的机遇与风险并存,青年当知己之职责,将自己的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国家的昌盛力行不止。

身为祖国的未来,我辈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当力行成志、力德修德、力行为国, 在伟大的时代建功立业,在最美的芳华敢为人先,不负韶华,无愧时代

如何写好正文主体段

原文:

以力行修己之仁德。 

    何为君子,何成仁德?古人以成君子为己之目标,今人亦应修己之德,规范行为。而努力践行,竭力去做的“力行”便是君子大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乃为力行之不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乃力行之不辍;“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乃力行之成效。青年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去做某事,领会力行思想,像全红蝉那样坚持,必将能于漫漫征途中修之明德,成己之大志。

问题:

     观点与内容不对应,论述表面化,段内结构层次不够分明。

修改:

      观点+观点解读+材料(理论)及论述+素材(事实)及论述+总结论述

修改示例:

    何为君子,何成仁德?《中庸》告诉我们:努力践行,竭力去做的“力行”便是君子大德。//(设问,表明本段观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乃力行之功;滴水石穿,铁杵磨针,乃力行之效;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乃力行之果。//(排比,理论素材,强调力行实干精神。)力行背后的坚韧与执著,是一种品德。//(总结论述,就观点对材料进行论述,这一笔非常重要。讲出了“行”与“德”的思辨关系。)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小将全红婵以教科书级跳水动作奋勇夺冠!你可知道她每天需要练习跳水三四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事实素材,有现代感。前面素材为传统文化,后面素材为现代事例,两者相互补充。)浪花无痕,拼搏有声;追求不懈,精神感人。我们感动的不是全红婵那块奥运金牌,感动的是她小小的年纪就能懂得为报国梦想而“努力拼搏,竭力而行”,这何尝不是一份“大德”?//( 对材料进行点评。注意,这一处点评才是议论文写作的真功夫。结合论点,对观点进行点评,也就自然能把道理说透彻。举例是起点,说理是终点。举例只是手段,说理才是目的。)力行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道德。勤劳能干、富于实践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 本段总结论述,注意围绕本段观点“行”与“德”的思辨关系展开。)  
















优秀习作      

                          德以修己,力行致远

               武穴中学高三(16)班   李倩   

                        (试卷评分 50分)

“博学文,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出自《中庸》的名句皆体现了力行、重行的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德性最终还是得通过“行”展现出来。

何为力行?

力行乃努力实践,竭力而行,这是一种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我们用美好的品德、仁德来约束,修炼自己,可光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用行动来践行我们心中的仁义,身体力行,才能致远。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幼时喊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用这一生来力行他幼年时的坚定,最终成就了建功立业,有一世伟名的他;我们依旧能清晰的听到鲁迅先生以笔作杆枪来抨击这个沉睡的社会的铿锵声音;我们也可以看到李大钊同志坚定着共产主义的坚毅眼神。我们还可以为这样的一批批在艰难的岁月里力行的人们所触动,正是因为他们的力行,才有今天这样的中国。

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太阳吗?我想,环卫工人见过,在深夜奔跑着出警的消防员们见过,整夜不寐的站岗的卫士们见过。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他们用力行、重行肩负起了他们所承担着的重任,在自己的领域建功立业。袁隆平爷爷为何值得众人悼念,追捧?因为他一生都在为自己所追求的,为自己的理想奔走在田间,将自己所学知识都化进了行动里,此之力行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反观当下,不少青年追求所谓佛系的生活,佛系的人生,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自得的生活,可当前的中国仍需继续强大,才能彻底摆脱被压制、制裁的命运,才能避免类似于“孟晚舟事件”的再次发生,而我们又如何能视之不理,便更当以努力,竭力而行,做好自己目前该做的事,用行动来实践我们的仁,为祖国的强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鲁迅有言:“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德以修己,力行致远。望吾与诸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