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门宴,历史上真的有过这场宴会吗?

 夫子303 2021-12-02

鸿门宴上,沛公已出,项王安在

按《史记》所载,鸿门宴历来被人们看作是楚汉战争的开端,也是项羽事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鸿门宴”中刘邦脱身而走,同时埋下了项羽日后危机的隐患,并标志着项羽和刘邦优劣地位转化。项羽长于力战而短于计谋的特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后,项羽集团分崩离析,刘邦集团则齐心协力,预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结局

鸿门宴上,范增、张良是整场争斗的策谋者和提调者,二人各为其主,一个见机出招,一个见招拆招,运用各自手中的棋子和资源,在当时天下的主宰者项羽面前斗起了法。刘邦与张良心照不宣,项羽与范增的心思相悖。范增处于强势和主动地位,招招暗藏杀机,咄咄逼人;张良一方处于弱势,沉着应变,见招拆招,长于攻心。结果强弱易势,强的一方坐失良机,自生怨怒:弱的一方却大胜而归,全身而退。

然而,对于沛公何以能全身而退,每读《鸿门宴》一文,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项王闻报“沛公欲王关中”,并大怒发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却被族叔项伯一番“胳膊往外拐”的替人说项的“软话”浇灭了心中怒火,答应将“飨士卒”改为了“宴沛公”。这是因项羽“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耳朵听不进半句软话”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性格上的缺陷,从而救了沛公及其十万大军。

宴会上,谋士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召项庄“入前为寿”,希望“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而项羽族叔项伯自被沛公一番迷汤灌得找不着北而信以为真,此番眼见沛公身陷危难,再次以沛公“亲家”自居而“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以致项庄始终法下手,沛公再次逃过一劫。这是因“为一己之私利”而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糊涂虫项伯了局的意外之变,或称“萧墙之祸”。

待樊哙带剑拥盾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结果项羽先是被樊哙的豪言壮举所折服,继而又被樊哙一番责备说得哑口无言,终让刘邦趁机逃席。这是项羽“猩猩惜猩猩”的性格,因樊哙而再次放过了沛公一命。

如果说,以上种种或因项羽性格于心不忍,或因项伯“吃里扒外”搅了局,而使沛公得以从容离席。那么,当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而离席之后,项羽除了“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次,沛公听了樊哙之劝,置之不理,此后,便再也看不到项王或范增有何动作了。之后,张良也相机离席与沛公商议脱身之计,再之后,是沛公与樊哙等四人“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步走二十里”“至军中”,张良才入席辞别并代沛公不辞而别道歉。直到此时,项王才想起问“沛公安在”。这期间,项王等人都在做什么、想什么去了?

沛公离席,按常理,客人“如厕”至少超过三四十分钟,主人项王才会派陈平“召沛公”。张良离席也当借“看沛公”之机而出来,即张良离席时间与陈平“召沛公”时间当大体一致,而张良离席与与沛公最后商定脱身之计,也当有个一二十分钟。沛公与樊哙等四人步走二十里至军中,至少约两个小时。据按有关资料,周秦汉时,一里约为现在415.8米,二十里即为8300多米,按一般速度,一小时急行军是五至六公里。2008年解放军某部入川救灾时,曾有报道称,“路况好时就急行军,没有路时或者攀山爬坡,或者携手涉河,还要躲避随时落下的山石。 短短30多公里的路,将军带领官兵,跋涉了7个多小时。”我们以沛公等五人“步走”二十里山路,也按每小时四公里左右这一速度,至少需约两个小时才能走完8.3公里而“间至军中” ,因沛公等人走的是“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汉时荒山野岭的“间道”,可是荆棘丛生,猛兽出没的。

也就是说,从“沛公起如厕”离席,到“张良入谢”,至少间隔近三个小时,在这一个半时辰里,项羽、范增等人都在干些什么?他们是在自斟自酌自陶醉,还是继续欣赏项庄、项伯的剑舞“二人传”?这确实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不禁要问:沛公离席,项王安在?而张良又是到何处溜达?他是如何打发这一个时辰,并且不让项王的人看见而起疑心的,这也让人百思不解。

本来,都尉陈平受项王之命出召沛公,而沛公不至,并与樊哙四人意欲逃脱,当陈平将此事回报时,项王便当有 “沛公安在”一问,何以直到近一个半时辰过后,张良入谢时,才有此问呢?难道是陈平没有及时回报吗?以入汉后屡出奇计,官至丞相的陈平,虽然此时没有得到项王的重用,但也不至于受命不回报吧?如果竟是陈平意欲卖主,私放沛公,也当有个谎报才对,可是文中竟然一直没有下文。

而项羽,虽灭秦后自矜功伐,但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想当年,他见机而动,杀宋义,夺军权,一举成为各路反秦义军领袖,也曾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何以眼看设宴款待的客席上竟无一人在席,而己方数人,竟能依然安然自斟自酌?难道是因被樊哙一阵指责骂傻了,竟弱智到连陈平的回报也充耳不闻,或者陈平没有回报而忘了派人去找陈平,直到近一个半时辰过后,张良重新回到席间“入谢”,才想起自己款待的客人“沛公安在”?

最不可理解的是,当前一日听到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时,尚在一旁添把火,以沛公“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而鼓动项王“急击勿失” 、素以“好奇计”闻名的谋士范增,在宴上,先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见项王没反应后,又出召武士项庄入寿为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为何前番能见机出招,一计不成,又生二计,而沛公离席后的一个半时辰里,竟也忽然忘了前面的事似的在那傻坐死等?要知道,他可是对沛公生死耿耿于怀的,遣陈平召沛公,或许便是出自他的主意呢,如果说沛公离席后,项王坐得住,那范增是绝对坐不住的,那为何陈平一出,他竟也弱智得像没没事人一样从此不再过问此事了呢?以致直到最后听说沛公“已至军矣”,才怒撞玉斗,大骂项王。难道他那“好奇计”的大脑竟也从沛公离席后一直短路,直到“张良入谢”才恢复正常,立马省悟出沛公逃脱的后果:“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而在此之前,他都干嘛去了呢?难道这是贵为“亚父”之尊的西楚霸王的重要谋士应有的作为和表现吗?再有,樊哙闯帐时,曾以盾牌撞倒了两位交戟卫士,以樊哙天生神力,大约这两卫士是没命了。而范增竟没有借此添油加醋以激怒项王,这也不合他素来的性格。

由于沛公、张良先后离席,至“张良入谢”,在这一个半时辰即近三个小时里,项王等人除“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次外,《史记》中竟再无任何交待。那么,在沛公离席这一个半时辰里,项王在哪里?他又在干些什么?难道客人离席两三个小时,作为主人的真的能一直端坐席间“死狗等棒头”一般,只是傻傻地等待?除非那主人是一个比阿斗还阿斗的傻子一个或一群弱智者,不然怎么可能一直安坐席间。可这主人却是一个集团,一个曾在雄争霸的年代里叱咤风云的领袖西楚霸王集团高层。

显然,项羽集团高层不是一群傻蛋,那只能有一个结论,就是我们是一群傻子,因为我们不加分析地以为历史上真的有过“鸿门宴”这样一场宴会。也就是说,那流传千古的“鸿门宴”或许竟是千古遗憾的一个悬案,它也许根本就不曾发生过,那只史学家一时心血来潮给我们开的一个历史性的玩笑。不然就是,这本是当时的百姓因婉惜项羽不肯过江东而自刎乌江,于是编就了这么一个民间故事,司马迁因其动人,并更能突出项羽“妇人之仁”的性格,而不假思索地把它录入了《史记》中,却没想过那里面还有诸多的纰漏没有补上,而世人因相信司马迁的人格而奉《史记》为信史,以致误把“鸿门宴”当成影响中国历史的十大宴会之一。

如果,历史上真有那么一场鸿门宴,那也绝非如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史记》所写的那样。

庚寅年新年后上课时忽有此念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一日上午

1015分改定

附:作品原文

                                                         鸿门宴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后世影响

《鸿门宴》是中国两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被收入不同版本的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一直作为中学生语文必读篇目。后世还根据《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衍生出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或戏剧影视作品。如唐王毂有《鸿门宴》诗:"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项王足底踏汉土,席上相看浑未悟。"还有李仁港执导的电影《鸿门宴传奇》以及王宏剑创作的油画《楚汉相争--鸿门宴》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