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默读

 可以看见山 2021-12-02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比朗读而言,默读是一种无声的、内敛的阅读方式,具有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等特点,而且,默读还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有助于思维空间的拓展,也有助于读者静下心来咀嚼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韵味。《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默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第三学段,应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第四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由此可以看出,默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默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第一,做好默读前的准备。

开始默读前,先将自己置身在一个相对整洁安静的环境中,把与默读无关的书籍杂志收拾干净,这样,才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二,选择适合默读的作品,明确默读任务。

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默读,如《黄河颂》《沁园春·雪》等,朗读是最适合的方式。 而具有一定说明顺序的说明文、结构清晰的议论文、篇幅较长且情节完整的小说等作品,则以默读为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定篇目后,要明确默读任务,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注意力。注意力是默读的核心因素,默读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注意力越集中,默读的效率就越高。

第三,学会圈点批注。

圈点批注法是默读时最常用的方法。即在阅读中,用笔在作品的关键处、疑难处、精彩处等进行勾画,再进行相关的文字批注。

很多同学在默读时容易一目十行,敷衍了事,因此在默读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眼、脑、手结合,才能提高默读效率。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透彻。要理解透彻,必须揣摩。”需要批注的内容,包括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彩处等。

第四,结合自身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默读训练。

大家刚开始练习默读,速度比较慢,为了不影响我们捕捉信息的准确性,应给予充足的时间,保证默读的扎实进行。只有保证了默读的时间,大家才能心平气和地默读,才能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效的批注。

此外,若想提高自己的默读能力,还可以进行限时训练。

以竞赛形式提升默读速度,如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梳理文章脉络,或默背精彩句子或段落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自己对默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

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必将终身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