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治疗

 仁哥文档 2021-12-03

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治疗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大同中心卫生院 程道忠

颈椎骨质增生主要因职业因素、过度劳累,低头时间过长、风湿、寒冷刺激、外伤、咽喉慢性炎症等,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椎体周围瘀血停滞、经络不通,有赘疣物质滋生。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的转变,从事低头工作方式的人群在日益增多,使遭受风寒湿邪和屈颈的机会不断增加,在现阶段是我国临床上的一种多发和常见的疾病。虽有较多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颈椎骨质增生的患者60例,采用中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2~73岁,病程1周~18年,患者均经颈椎X光正侧位片及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且排除椎管狭窄及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1.2 方法组方为:威灵仙25g,乌梢蛇30g,秦艽、丹参、苏木、葛根、狗脊、补骨脂各20g,木瓜、当归各15g,1剂/d,水煎分3次温服,1个疗程为7d。

1.3 疗效评定治愈:功能呈正常恢复,临床症状均消失,体力活动不受限制,颈椎自如活动,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局部在劳累后有症状出现,需药物间隔服用才可控制。无效:经1个疗程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临床治愈57例,占95%,有效3例,占5%,服药为1~4个疗程,疼痛在用药2剂后即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颈椎骨质增生在中年以上群体中较为多见,说明与人体钙吸收减少、代调失调、关节骺软骨修复功能减退、骨质疏松有一定相关性,进而引发骨刺和骨质增生。本病以骺软骨组织增生为初期增生表现,导致椎关节间隙变窄,病情发展至后期表现为骨化变硬、对神经造成压迫,使韧带发生粘连,进而压结迫血管和神经,使脑部不能充足供血,而有颈痛、头晕头痛、视力下降、上肢麻木的发生。

在临床可将颈椎骨质增生分为三种类型:

①神经根型:此类型为本病初期,症状初十分明显,患者多数肩背受累,症状可在休息后缓解,颈椎关节做摇头动作时自觉有摩擦音,后仰头部时可有背酸、头晕、颈部硬痛等,疼痛在喷嚏或咳嗽时加剧,上肢在活动后沉重无力例。

②颈动脉脊髓压迫型:在本病初期常见,椎关节间隙在此时间段变窄,韧带弹性受到一定限制,颈神经受到增生的骨质压迫,患者常以肢重无力、上肢麻木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脚软、下肢无力、足麻木、行走失控、在颈动脉受到压迫时可呈现头晕目眩,症状在运动时加重,部分患者有动脉搏动性头痛,或伴有头皮触痛或发热,多数患者因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恶心、呕吐、脱发、视物不清、失眠、记忆力减退、烦燥、听力下降等症状.

③交感神经型:本类型患者因骨质增生刺激交感神经而出现枕骨疼痛、偏头痛、视物昏花、流眼泪、眼球胀痛、怕光、眼球转动受限等,因交感神经失调而出现胸闷、心前区痛、出汗、血压升高、心动过缓,或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祖国医学中,颈椎骨质增生属“骨,”范畴,结合现代医学认为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慢性劳损,局部供血呈不足状态,易有筋肌率缩产生,导致颈椎发生一系列病变.

中医理论为:中老年人,气血不足,肝脾肾亏虚,筋脉失养,风寒湿热易侵袭,使脉络不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肢体麻木失常,肾亏则精血呈不足状态,健不养骨、骨髓失养,周围气血不足,易有骨辩产生,本组药方以补骨脂、当归、狗脊益肝肾、滋阴血,生髓填精以补督脉而治本,威灵仙、乌梢蛇、木瓜、苏木、秦艽、丹参、散寒凝、祛风湿、止痛、活血化瘀以治标,葛根清气升举,引药养筋缓急、治诸痹而佐使,诸药共同配合使用,可活血化察、祛风除湿,止痛消痹,用于颈椎骨质增生的治疗,可起到较佳临床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