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5

 A一杯清茶 2021-12-03

​13.桂枝汤的发汗,主要在桂枝和生姜,辛温药,桂枝治气冲,生姜治呕逆,都有下达之性,升发之力不强,所出非大汗,同时配合可将心脏的血打到体表帮助抗邪。麻黄升发力强,药用则轻,本来就损失了津液,不能大汗,固不用麻黄。同时桂枝,生姜有健胃效果,再配合甘草(补水剂),大枣,补益胃气,太阳中风已经丧失了津液,上药甘温,怕再出汗,加了芍药,味苦,苦制辛,降低辛散之力,一指辛,二养液。同时把静脉血收回来,一打一收,加速血液的循环。(曹颖甫)

凡是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否可以用桂枝汤,不是中风才用。

14.项背强几几,脖子绷得很紧,伸脖子左右晃动不自如。葛根,升引水气,解散凝滞,(生津液,疏经脉)固有通痺,解毒,排脓,破血之功。葛根汤发阳之力强,固不需要啜热粥,来加强发汗。太阳病只是项强,这里牵连到背,必须加葛根。

15.仲景先师立法,第一原则,有表证时不可攻里。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下药为误治。气上冲,(有气从小腹往胸上冲,这是自己会感觉到的症状)。这里很重要的要判断津液存亡,身体强壮,机能亢盛(肠胃,体力,心脏)此时未伤还可桂枝汤,反之津液伤,不可在用桂枝汤。正邪交争的辨别,要顺应,不可给予相反的阻碍,要出大问题,或者病变。攻之药必伤亡津液。

误下必辨证:

1.表寒下陷,表面是寒证,误攻下,则成痢下不止。

2.表热下陷,是表阳下陷,则成脅热痢,大便浓稠且臭,病往肠胃去也。

3.寒热并下,表同时有寒热,攻下,则成大小结胸,用陷胸汤。

4.表寒,攻下后,没有痢下不止,停在胃,心下是胃,成心下痞,用泻心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