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因素。由于持续性高血糖可导致神经病变,使得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再加上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溃疡和坏疽。让人们纳闷的是,手和脚同样是身体远端组织,那为什么易出现烂脚呢。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易烂脚? 1、脚离着心脏远 心脏泵出新鲜血液,然后利用血管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由于双脚离着心脏最远,因此泵出的压力较小,血液循环较差,常常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另外,血糖控制不稳导致血管病变,使得血管管腔狭小,病变严重时就会加重缺血症状,进而导致手脚发凉和麻木。 2、难以发现脚部受伤 若糖尿病患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那么就无法保护双脚,降低其抵抗力,对外界刺激敏感度减弱或消失。正常情况下,双脚碰到尖锐物体时常常因为疼痛而快速移开,但此类患者踩到尖锐物体后感觉不到疼痛,从而出现开放性伤口,进而引起破溃和感染,甚至造成糖尿病足。相对来说双手的血液运行通畅,能及时发现伤口,及早处理治疗,经常抬抬手就能缓解供血问题。 3、双脚承重大 双脚承担着整个身体的重量,不少患者出现脚癣、鸡眼或指甲较长,穿的鞋子和袜子不合适就会反复受到摩擦,从而提高烂脚几率。有的糖尿病患者休息时会把双腿下垂,加重远端足部缺血问题,从而引起坏疽。 4、双脚易瘙痒 因为双脚长时间没在鞋子和袜子中,再加上伴有脚癣或没有注意双脚卫生,易造成双脚瘙痒,用手抓挠后极有可能造成皮肤破溃。不少糖尿病患者伴有皮肤感染,高血糖正适合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以双脚受伤后伤口难以愈合,严重时可出现破溃和感染。 温馨提示 糖尿病足没有积极处理,极有可能发展成坏疽,最终只能面临着截肢,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好好呵护双脚。每天晚上坚持用温水洗脚,保持双脚清洁和卫生,洗脚水温在37~40℃即可,不能用太烫的水,不然会烫伤皮肤而诱发感染;洗完脚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及时涂抹润肤乳。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脚跟、脚底和脚趾缝隙,看看有没有裂口、溃破和水泡等,只要有任何异常都要及时寻求医生治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