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丨阿米亥:野和平

 置身于宁静 2021-12-03

图片

据说以色列士兵必带两样东西,一是行李,二是他的诗集。他被誉为耶路撒冷最柔情的爱恋者。以色列人会在婚礼、葬礼上朗诵他的作品。在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当年的获奖者之一、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还亲口朗读了他的诗作。他的诗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广及世界大部分地区。如同博尔赫斯,他也多次被提名为诺奖候选人,政治上的鸿沟令他与诺奖无缘,这却丝毫无损于人们对他的喜爱。

▎特别推送

点击收听宇瀚为你读诗

野和平

作者丨【以色列】耶胡达·阿米亥

译者丨傅浩

不是停火的和平,

甚至不是狼羊共处异象的和平,

而是

犹如一场兴奋之后内心的和平:

只能谈论一种大厌倦。

我知道我会杀人,

我已经长大成人。

我儿子玩的一把玩具枪会 

睁眼闭眼叫“妈妈”。

和平,

没有铸剑为犁的喧闹声,没有话语声,没有

沉重图章的戳盖声:让它

轻浮,像慵懒的白浪沫。

让伤痛歇歇,

痊愈还谈不上。

(孤儿的尖叫声从一代传到

下一代,犹如在接力赛跑中:

接力棒从不掉落。)


让它

像野花一样,

作为原野的必需,突然来临:

野和平。 

作者简介

图片

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0

以色列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诗人之一。生于德国的乌尔兹堡,十二岁时随家移民以色列,亲历过以色列独立战争和西奈战役,出版有《两个希望之遥》《此刻在宁静前的风暴中》《时间》等十余部诗集,多次获得国内国际文学奖。他的诗善于使用圣经和犹太历史作为诗歌意象,把日常与神圣、爱情与战争、个人与民族等因素糅合起来,想象力丰富得惊人,具有深远的哲学意味和语言渗透力。

没有人生的艰辛,就没有诗人

文丨雷  格

48张纸条


为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0)选一首代表作来解读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我决定先不去看别人写的评述文字,仅从文本入手,把800页的《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阿米亥诗选》从头到尾读一遍,觉得好的就夹一张纸条进去,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同时,我也大致定了一个选诗的标准:太长或太短的诗不选;片段性的诗不选;过于色情、少儿不宜的诗不选;与历史、战争、爱情关系不大的诗不选;没有至少一两处精妙比喻的诗不选。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书中总共夹了48张纸条。

图片

图丨迄今为止录诗最多的阿米亥诗集汉译本

幸存者战士情人


关于阿米亥本人,译者傅浩在诗选译序中给他的定义非常精炼准确:侥幸躲过大屠杀的犹太移民、三次上战场的战士、多次失恋的情人。

他是德国犹太人,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高涨,于1935年移居以色列,因此躲过了此后纳粹的大屠杀。

他二战期间在英军的犹太支队服役,后又参加过以色列独立战争和西奈战争。

他多次恋爱,有过两次婚姻,作品往往是献给妻子哈拿和孩子们的。

图片图丨耶路撒冷街景

诗是天才的表达


但如何给作为诗人的阿米亥定性,是个难题。有人认为他是宗教诗人,有人认为他是爱情诗人,有人认为他是反战诗人,有人认为他是耶路撒冷诗人。都对,又都不尽然。

我读阿米亥的诗,并没有看出他与叶芝这样标杆性的大诗人有明显的区别,或者说水平的高下之分。

他在描述恋人孤独相拥时,有“我逆着你旅行的方向抚摸你的头发”(《在本世纪中叶》)这样富于张力的句子。他在咏物的时候,有出人意表的观察和归纳:

凉鞋是完整的鞋的骨骼,

骨骼,及其仅有的真正灵魂。

他的自省是一种内部的火山爆发:

内心里一只手揉碎

一块干脆的糕饼,

心揉碎心。

他一气儿写了80首诗(《时间》),展现时间的不同面孔,如色彩缤纷的镶嵌画。他的《开合开》,像“可怜的先知”那样将个人和民族定格在历史中,却极度自由放松,完全没有受到诗的束缚。一言以蔽之,都是天才的表达。一如英国诗人泰德·休斯对他的评价:

不管精神的跳跃多么神秘或者怪诞,最终的效果总是一种超级的简洁和直接。

图片

如何读诗


我们可以借助解读阿米亥《野和平》这首诗,顺便探讨如何阅读一首现代诗。不能算读诗法门,可说是一种经验分享吧。

我们知道,读者在读诗过程中习惯于寻找与自己经验的重叠,所以往往是那些表达普遍性情感如孤独、爱恋、悲伤的诗,特别是那些漂亮的似是而非的句子,如“生如夏花”“面朝大海”,更受欢迎。

但这是不足够的。诗,特别是现代诗,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丰富、复杂得多,带来的美学上的震撼也可能更强烈。许多好的作品,要处理个人经验,强调戏剧性、疏离感,诉诸隐喻、戏拟等手段,而且由于追求表达的极度精准,有时会显得晦涩和艰深。

在阿米亥看来,诗人是格斗士和步兵,散文小说家是将军,评论家是战略家。诗人整天风里来雨里去,没有掩体可待,最容易伤亡,是最不容易的人。

所以读诗的第一要义是同情和信任诗人。要放空自己,尽力体会作者情感和运思的精微之处。

图片图丨阿米亥诗集

和平悖论


比如这一首诗的标题,“野和平”,相当奇怪,把两个相对立的东西捏合在了一起。但诗人显然不是在哗众取宠,而是通过独特的运思,将相悖的概念并置,造成陌生化效果,从而阐发对于“和平”的全新认识,或者说表达对理想的“和平”状态的企望。

——在理解的时候,我们如果沉下心来,结合我们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知识,想一想和平对于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家具有怎样特别的、生死攸关的意义,会很快进入状态。

读诗的时候,一读到底是一种方法,有助于保持语意的连贯,理解总体的情绪走向。分成一个个意义单元来读,就便于细部的把握了。

不是停火的和平,

甚至不是狼羊共处异象的和平,

而是

犹如一场兴奋之后内心的和平:

只能谈论一种大厌倦。

诗人在这一单元直接为他心目中的和平定义。先说理念,和平不是什么:它不应是一种通过努力争取来的东西,也不是妥协的产物。再说感受,和平在我们心里是什么样的:那种激动与狂喜过后内心的倦怠。

图片

个体经验


关于对待作者的态度,泰德·休斯在为阿米亥诗集《阿门》英译本(他们二人合作翻译)所作的序言中是这么说的:

为了欣赏他试图去做的东西,你必须把他想象为戏剧中主角——这个主角是我们观看的时候全剧所有压力的集中点。

这是必要的,因为现代诗对个体日常经验和戏剧性的强调远远超越了对抒情性的依赖。

在下面四句中,诗人写到了自己和儿子,用个体经验强化观念的表达。他曾三上战场,非常熟悉杀人的感觉,当然也知道杀人有多么邪恶、多么恐怖。小孩子就不一样了,他热衷于战争游戏,但对于杀人并无概念,更何况玩具枪还像布娃娃一样会叫妈妈。这里写的是和平的必要以及杜绝战争的紧迫感。

图片    图丨阿米亥诗集

语气节奏


和平,

没有铸剑为犁的喧闹声,没有话语声,没有

沉重图章的戳盖声:让它

轻浮,像慵懒的白浪沫。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这个单元,诗人接着为理想中的和平下定义,不过更具体了,而且有了语气和节奏上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句子长短的设置。让“和平”独占一行,是给它一个独立的品格,一种洁净的气质;而三个“没有”所代表的政治宣传、外交辞令、法律程序对和平的规定与污染,则仓促地挤在一起。“让它/轻浮,像慵懒的白浪沫”是希望和平能够抚慰人心。

(孤儿的尖叫声从一代传到

下一代,犹如在接力赛跑中:

接力棒从不掉落。)

这几句诗很形象,象征性和概括性非常强,放置在括号中不只是一种补充说明,更是一种强调。他是在说,无论怎样的和平,对于犹太民族世世代代的苦难来说,都太微不足道了;但这也说明,它又太迫切、太重要了。

图片图丨耶路撒冷街景

休止符诗眼


诗节间的空行在现代诗中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比如在这里,前面连续不断、长长短短的诗句组合,已经造成了一种压迫感;突然出现的空行就像一个休止符,带来停顿和期待。

让它

像野花一样,

作为原野的必需,突然来临:

野和平。 

阿米亥把点题放在了最后,也就是把诗眼放在了最有力的位置。和平是自然、自在和自足的,它是大地的必需品,而且像质朴的野花一样具有美丽和野性的双重特质。野和平将猝然绽放;整首诗也突然点亮了。

图片图丨耶路撒冷街景

作为判官


《野和平》的背景自然是巴以冲突。吊诡的是,双方对这块应许之地的拼死争夺,是和他们对它深沉的、义无反顾的爱同步的;那么,阿米亥心中的和平是否也是巴勒斯坦诗人们的理想境界呢?

与阿米亥在以色列地位相当的巴勒斯坦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是这么讲的:

他将巴勒斯坦的土地称为以色列土地,不遗余力地书写它,一些诗歌美得令巴勒斯坦诗人汗颜。于是这个问题实际上相当可怕:

谁能把土地写得更美,便比另一方更值得拥有这土地……他想依照自己所需来使用风景和历史,而这基于我被摧毁的身份。于是我们之间存在一种竞争:谁是这土地语言的拥有者?谁更爱它?谁写得更好?

这沉重的裁定,是诗能够承担的吗?

图片图丨耶路撒冷街景

作者简介

图片

雷  格

诗人,翻译家,初岸文学联合发起人。本名邓锦辉,1968年生于沈阳。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著有诗集《必由之路》、随笔集《此何人哉》等。译有《宠儿》《爵士乐》《我的探险生涯》等。

读诗嘉宾

宇  瀚

本名韩宇,北京大学84级法律系本科、94级法学硕士校友。从事执业律师工作,业务领域是法律、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投融资。自幼对声音敏感,年轻时有播音梦想,中年以朗读给自己栖息、梦想的安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