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条辨浅释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总结篇

 风吟楼 2021-12-04

大多数的经方家把葛根汤条辨之前的归结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太阳表证的三个主证为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和太阳温病证。所以还是选用倪师对辨太阳病脉诊治法上的观念,把小青龙汤之后的条辨作为上篇的结束条辨。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提示了太阳病表证的大纲。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是对太阳中风证的定义。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是对太阳伤寒证的定义。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提示了太阳中风、桂枝汤的变证。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对温病的定义。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举出了太阳病桂枝汤的正证,以及示其正而论述应其变的法则。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举出桂枝汤证而有项背拘急症状者,为桂枝加葛根汤证,提前提示了太阳中篇出现的葛根汤证。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提示太阳病下之后,如果有气上冲者,可用桂枝汤,呈现了桂枝汤的活用法,并在此基础上与下面条辨中的坏病进行对比。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太阳病误治,变成坏病,因而不能以论治正证的方法而论治之,本条告诉我们,对于这部分坏病,应当根据其脉证,随其证而治之。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举出桂枝加附子汤证作为太阳病误治变成坏病的例子,展示了少阴病的萌芽。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桂枝去芍药汤方中加附子汤主之。”将太阳病下之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证,与太阳病误下变成太阴病的桂枝加芍药汤证,进行对比展示,并且还可以看到朝向桂枝甘草汤证的移行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举出在太阳病中类似少阳病往来寒热状者明确其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以此为中篇出现的小柴胡汤证之前哨。

图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提示对桂枝汤证给予桂枝汤,然而药力不及时,采用并用针术的方注,教予临机应变的处置方法。

“服桂枝汤,不汗出,脉洪大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提示服用桂枝汤后,即使出现大汗出、洪大脉等症状,但如果无口渴者,依然使用桂枝汤,与白虎加人参汤证进行对比,另外还提示了对于疟疾样寒热往来者也有适用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场合,与桂枝麻黄各半汤证进行对比。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举出桂枝汤服用后,烦渴甚,成为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例子,展示了阳明病的萌芽。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论述到太阳病,热多,寒少,为表虚证而挟有里热,举出桂枝二越婢一汤,以此为大青龙汤的前哨

“服桂枝汤,或下之……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服用桂枝汤后,水饮停滞于心下,出现头痛、项强等症状,展示了似桂枝汤证而非桂枝汤证的桂枝去桂加获苓白术汤证,作为小青龙汤的前哨。


“伤寒,脉浮,自汗出……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是伤寒而疑似桂枝汤证者,误予桂枝汤,变为甘草干姜汤证或芍药甘草汤证,再一变,一为阳实证,成为承气汤证,或陷入四逆汤证,展示了伤寒重证,由于些许的误治而引起无端变化的过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举出了葛根汤的主证。
“太阳与阳明合并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扩大了葛根汤的主治范围。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指出了因表邪下陷形成的脉促、汗出而喘的协热利应用葛芩连汤治疗。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提出了麻黄汤治疗的太阳伤寒的具体症状。

“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此为逆也。”提出了大青龙汤的治证及禁忌。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时轻,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提出了小青龙汤的治证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