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雁锦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1-12-04

雁锦

雁锦乡音不必催,番番梦里每归回。

多年鬼魇多年叹,一瞬神游一瞬灰。

九郡牵愁梯气酒,三人对影夜光杯。

家山不是相离远,岂忍时时渴望梅?

【注释】 这又是一首怀乡诗,记于2021年12月1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鸿雁锦字传来的乡音不必相催,一番一番的梦里每每都是归回。多年的鬼魇留下了多年的慨叹,一瞬间的神游总是成为一瞬间的烬灰。五湖四海都在牵愁,却没有梯气酒,对影三人孤独一醉,陪伴的只有夜光杯。家山如果不是相隔太远,哪里会忍受得了时时都在止渴望梅?

首联中的“雁锦”,指书信,见明代诗人谢谠的《四喜记·泥金报捷》:“定应是虎榜高标,怎不见雁锦遥传。”另注,“雁足书”,指书信,见《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又见唐代诗人权德舆的《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又注,“锦字”,指书信,见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又见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寄内》:“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还见唐代诗人薛涛的《赠远》诗:“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以及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还有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蝶恋花·和赵景明知县韵》:“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鸟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颔联中的“鬼魇”,指梦中的惊叫,迷信说法,称人在梦中惊叫,或觉得有重物压身不能动弹,叫鬼魇,见唐代诗人罗隐的《秋居有寄》诗:“端居湖岸东,生计有无中。魇处千般鬼,寒时百种风。性灵从道拙,心事奈成空。多谢金台客,何当一笑同。”又见宋代诗僧释善珍的《新岁》诗:“新岁七十三,驽痴不脱衔。搓绳谋系日,储药要医凡。魇鬼惊酣枕,村优笑戏衫。灾祥总由我,何必问巫咸。”

这一联中的“神游”,说的是形体不动而确确实实游历了某地,亲游其境,见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迹屈巖廊之下,神游江海之上。”又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还见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过岭至崇安方命棹之建溪》诗:“少吐胸中豪,神游八荒外。”

颈联中的“九郡”,犹言五湖四海,见唐代诗人许棠的《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一:“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又见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为老人寿苏盐》诗:“煮摘三湘富,澄清九郡恩。”还见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墙头马上》第三折:“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个男游九郡,女嫁三夫。”

这一联中的“梯气酒”,指知心酒,见元代无名氏剧作家的《争报恩》楔子:“我有心要和你吃几钟梯气酒儿,你心下如何?”

这一联中的“三人对影”,语出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里指孤身一人独对夜光杯。

这一联中的“夜光杯”,指用祁连山玉石雕制成的酒杯,倒入酒后,色呈月白,反光发亮,因此得名,见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尾联中的“家山”,指故乡,见唐代诗人钱起的《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又见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读》诗:“旧市越溪阴,家山镜湖畔。”还见明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闲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以及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闹宴》:“烽火平安昨夜,梦醒家山泪下。”还有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这一联中的“渴望梅”,语出南朝宋代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魏军口喝而艰于行走,曹操诡称前有梅林,士卒闻之,口齿生津,得以前行。后因以“渴望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见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躕,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又见宋代诗人郭应祥的《更漏子·月蟠根》词:“月蟠根,天雨粟,宜贮阿娇金屋。心欲醉,眼偏明,无穷佳思生。焰银红,纷宝斝,倒著接勣花下。人已散,梦初回,渴心犹望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