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记得那年的“阿凡达”吗?

 风雨黄昏后 2021-12-04

电影课《阿凡达》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算是这跨度一年的电影课的尾声。虽然后面值得讨论的科幻电影还有很多很多,但——没时间了,也就罢了。

去年十月,从一部科幻电影《机器管家》开始,在学期内讨论了几部。本想着继续讨论相关的克隆人及永生的。然而一个寒假,新冠病毒汹汹而来,就临时换了主题,做了一系列丧尸及病毒的,如《釜山行》《流感》,又借《第三波》讨论了该如何面对痊愈者。

由此引申开去,我们开始关注社会危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生态环境危机。看了一系列电影,如《深度撞击》《世界末日》《2012》《后天》《解冻》等,不过只讨论了其中一部。生态危机中,最深刻的则毫无疑问是《阿凡达》。《阿凡达》之后,生态环境危机的几无可言,之后本来继续探讨未来乌托邦的。BUT,以后再说吧!

Bye!


人与自然

陈子翀

故事发生在2154年,地球能提供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很少了。虽然城市一片灯红酒绿,霓虹闪烁,大街上每隔十几步,就有一处全息影像,基因技术也非常发达,能把已经灭绝的生物“复活”。但是城市一片荒芜,不见一片绿色,高超的技术也不见得为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大部分人的生活甚至比现在还困窘。

人类的飞船当时可以达到70%的光速。为了得到更多资源,人类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潘多拉星球建立了基地,开采“超导矿石”。我不禁想到在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NASA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现一颗距离地球4.22光年类似地球的行星,(地球也许就是潘多拉的原型)也是目前最适合人类移居的行星。

如果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那颗行星也有原住民的话,人类是该与他们和平共处,还是赶尽杀绝?

为了“潜伏”进潘多拉星球的原住民——纳美人的栖息地,也是为了能更好地掠夺超导矿石,人类用基因科技制作出来了,拥有人的意识与纳美人身体的结合体——阿凡达。不过真正算阿凡达的只有杰克(主角)一个人。人类最终败给了与纳美人,因为在最后关头,杰克不忍心看着纳美人死伤殆尽,“背叛”了人类。

电影中有一句“他们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的台词,这里的“他们”代指人类,意思是人类把地球破坏得千疮百孔。不过我认为大自然依然主宰着人类,因为人类脱离了自然,很难再延续下去,而自然没了人类可能会更好。并且旧物种的消亡,新物种的崛起,在自然界中是常态。地球上经历了五次物种大灭绝,但是也不过让自然重塑。我认为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自然,人类分布的范围再广,也不可能遍布整个宇宙,说不定在其他星球,比人类更“高等”的外星生物压制着人类。就算人类成为了宇宙的霸主,经过漫长的时间,分布在各个星球上的人类也许早已断了联系,最后都把对方当作“外星人”,在自相残杀的过程中而消亡。

再把人类放低一点来说,人类也许只是某个星球高等生物的实验品。因为世界上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古埃及金字塔上类似飞船及“火星人”的图标,在当时的条件下,埃及金字塔是如何用巨石块筑成的?某小岛上为何有“巨人的玩具”——大小不一距今很长很长时间的光滑石球……这一切一切都说明,曾有比人类更高级的文明存在过,然而他们却在自然中销声匿迹。

 

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胡珈铭
 
《阿凡达》是一部讨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电影。在2154年的地球,因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人类可以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那个时候的人类已经掌握了不同种类之间的克隆技术,可谓是科技十分的发达。但是从男主杰克的房间看得出来,其实破坏大自然并没有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反而还没我们现在人过得好

现代的人类在现实生活不也这么对待自己的地球家园的?全球开始慢慢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南极生物无家可归。这些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按照现在的状况到了2154年,真的可能是会像《阿凡达》所预测的一样。

《阿凡达》中的人类突然有了新的发现——潘多拉星球。这是一个充满着诱惑的星球,特别是人类在这个星新球上面发现的超导矿石。他们并且也开始了对这个星球的开发。这些来自地球上的入侵者大多认为人类是最高等的生物,高高在上,而且大多也都支持“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就是说,这个主张就是以人类为的核心,大自然是客体,整体来说都要为人类的发展和生存。于是到了潘多拉星球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疯狂掠夺这个大自然的资源,没有节制。

相反的,在这个星球上的土著居民对待大自然却和人类相反。他们更多地是遵循“{生态整体主义”。这个主义恰恰是和“人类中心主义”相反,就是以生态为中心,人类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说人类应该融入大自然,要以大自然为主体。而在潘多拉星球就有这样一个机制可以促进人类和大自然的交流。整个潘多拉星球就像一个人类的大脑,或者说是一个“网站”。居住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人都可以和植物、动物进行交流,也可以从这个“网站”上下载东西。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地人对大自然的交流也就更多,崇拜自然神,以生态为中心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类对潘多拉星新球的掠夺开始变本加厉,人类对当地土著发动进攻,最终是人类战败了,他们被驱逐回了地球。从情节的设计上看,很明显,作者更加倾向于“生态整体主义”,而且提出“科技使人类远离自然,破坏自然”的观点。

《阿凡达》这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对未来的预言,更多地是让人们意识到,我们需要保护自然,善待自然。

 

《阿凡达》观后感

叶旻桉

深夜里我看完了《阿凡达》,感触相比平常的电影也要深许多。与前段时间看的那些恶心的或年代感十足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给我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精美。虽然它发布的时间已经是许多年之前的事了,但是他的视听效果再给我看来也是十分好的。在电影中,那些人类对于外星球的侵略和对大自然的掠夺,与当今世界上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大体相同。

整部电影的剧情不难猜测,但是却依然使我感到震撼。影片头,人类因为对于地球的不断索取,而使得地球不断地走向毁灭,就像是对不知悔改的人们的一个警告,而人们在发现了资源丰富的潘多拉以后,便开始对这美丽的星球进行的侵略。原本在自己的星球中幸福的生活的纳威人受到了灭顶之灾,人类为了自己的欲望而贪婪地蚕食着这个星球,他们烧毁纳威人的家园,掠杀那些无法反抗的纳威人。这一切却无法让人类产生一丝悔改之意,所幸的是纳威人并没有彻底绝望,他们团结起来反抗人类的侵略,最后终于成功地将人类赶回了地球。

这部电影的一切斗争就如同人类与自然一样,只不过两者之间有那么一些差别罢了,被人类侵略的潘多拉就如同现在被人类不断开发的大自然。电影中的人们被纳威人驱赶出了潘多拉,而大自然虽然无法驱赶人类,但是当他们走向毁灭时,人类也就一如电影中那样走向绝望,大自然的反击已经十分显而易见了。不断升变温的环境中,冰川融化,沙漠范围再扩大,不断有物种消失在人类的视野中。不过幸运的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在为曾经无休止的索取而带来的后果买单,世界上很多的国家也纷纷开始提倡环保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不再如以前那般呈断崖式下跌,未来的地球必定不会像电影中那样一步步走向毁灭,未来也一定会向美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生于地球,是自然的一部分,若是破坏了自然,那与毁灭自身又有何区别呢?不合理的索取开发只能使负面情感不断的滋生,这一切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人类生于自然,便要与其和谐相处,并保护自然。


《阿凡达》观后感

洪世臻

自然从不自己出手,这是我重新了解了《阿凡达》后依然保持的一个观点。在我看来,自然是一种规则,一种生态的“宪法”。在老师讲完这一堂课后,我得出了这一个结论。

自然和人设定的法律一样,都是为了保护设定者的一种对设定者自身的限定。自然是用于保护生态平衡而生的。而在人类拥有自主意识之后,艺术、哲学、科学的兴起就更加迅速地将人类带离了“原始”的生态圈。就这样,自然的法则已经渐渐不能依靠其他生物的活动来约束人类了。人类一点点增长,却没有像失去了天敌的羊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改变了“自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自然”,也就是法则和属于自己的食物链。没有用处的生物一个个的灭绝,有益的生物也在向着“人类选择”的方向发生变转变。这种转变速度正以几何倍数增长,更是在生物技术兴起后,人们就已经开始从改变自然转向为创造“自然”的路线了。

现在基因不需要自然选择了,改变染色体就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物。人类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送走了许多生物,却又因喜好还能把它们带回来,就好像电影中的孟加拉虎。很明显,人们因为过度的自傲而“操之过急”了。没人想过要保护自然,直到人们意识到自己还未真正的脱离自然为止。至少直到现在,人们还都是自然的一份子,我们只是被力量冲晕了头脑的“疯王”罢了。

再看看电影中的纳美人,他们走了和我们完全相反的路。我们人类使劲收集物资,想着未来。而他们纳美人却只目视当下,从不在意那虚无缥缈的未来。这虽然让他们在人类来的时候吃尽苦头,但若是始终没有人类的到来,那么他们将永远生活在“今天”。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一员,因为他们并没有人类的骄傲与“野蛮”。很讽刺,明明在人类眼里,纳美人才是下等的“野蛮人”。

现在,我们终于说到阿凡达了。“阿凡达”本意为神创造的人,这个名字虽然并不特殊,但是已经说明人类的“自恋”了。相比于纳美人,人类是更有力量的,所以人们自诩为神。而他们创造的使者“阿凡达”就成了神的使者。只不过在纳美人看来,人类不是神,而是恶魔罢了。“阿凡达”是一个存在于人与纳美人之间的造物。它们既有人类之躯,人类之心,也拥有纳美人的身躯,他们既是两者优点的总和,也是缺点的总和。不过,人类需要他们帮助,纳美人也是。他们不会像人类或纳美人那样目光短浅,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整个世界上。我认为这才是卡梅隆所期望的人类的未来的样子——一个完整的,没有缺陷的生物。

自然对于人们来说确实只是是一个垫脚石,但要遗弃它也确实是为时过早,我们还没找到能够代替它的基石,所以我们必然要对其加固,才能让我们人类在现在的高度上站稳。况且,我们很可能再也找不到能够代替它的基石了,我们不只要站在今日的高大石塔上,我们不能只面向天空,更要看向脚下,在当下站稳,在空洞的地方进行添补,这样才能逐渐触及到人类的顶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