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 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产品分类 5 产品各项主要功能定义及配置说明 6 用料的选择 7 联接的设定 8 接缝的处理方式和选择 9 安规要求 10 结构和零部件的装配工艺性 11 电子控制部分设计选型要求 12 整机的技术要求 13 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14 使用说明书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电烤箱类产品在设计各阶段的一些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用于加深工程师对电烤箱类产品的了解,指导工程师正确进行产品设计和各类设计资料输出,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电烤箱类产品的设计和改型。 本规范将完全取代公司原标准《Q/HR0141-2000家用食品烘烤器具TB12系列电烤箱(试用)》。 随着公司市场的不断拓展,电烤箱类产品在销往欧美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时,还应注意当地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受资料来源和篇幅的限制,本规范可能没有涉及到。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4-199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烤箱…面包烤箱等的特殊要求 GB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 总则 GB 5296.2-1999 消费品使用说明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使用说明 GB 16798-1997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19 家用电器包装通则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 SJ/T 10628-1995 塑料件尺寸公差 EN 60335-1:2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标准 UL1026 家用电厨具和食品制作器具 3 定义 3.1 电烤箱:带门的箱内装有电热元件,将放置在箱内架或烤盘上的食物加热烘烤的器具。 3.2 外形尺寸:电烤箱机体外轮廓的最大尺寸。 3.3 内腔尺寸:电烤箱烤食物内腔的有效尺寸,其长度是指左右侧板之间的距离,深度是指下层导轨中线处玻璃门内壁到后内板的距离(不包含后内板拉伸深度),高度是指上下电热管之间的最小中心距。 3.4 内腔容积:在北美市场是指3.3条所表述的三个内腔尺寸的乘积,忽略一般的凸包、凹坑、圆角、倒角、发热管和保护罩等因素,如果内腔形状特别怪异时单独计算;其他市场则以内腔实际能容纳的黄豆体积为准。内腔容积一般以“L”(升)为单位。 3.5 各主要零部件的推荐中英文名称见表1。 

4 产品分类 4.1 根据电烤箱的最大烤制面包片的能力和内腔容积可以分为六片烤箱,四片烤箱和两片烤箱三类,这三类烤箱一次可以烤制面包片的最多片数分别为六片以上,四片及两片,其中六片烤箱又可细分为大六片烤箱和小六片烤箱。 4.1.1 大六片烤箱:能同时烤六片甚至更多的面包片,其内腔长度≥330mm,上、下发热元件的中心距≥180mm,内腔容积一般≥18L,在设计中一般预留或已经保留旋转烤鸡功能如122204、125323。 4.1.2 小六片烤箱:能同时烤制六片小面包片,内腔长度设计为290mm~310mm,10L<内腔容积<16L,例如123901、LW12-3、TB12-45、TB12-36; 4.1.3 四片烤箱:可同时烤制四片面包片,内腔长度≤280mm, 6L<内腔容积≤10L,例如CTB650、TB12-42、TB12-46。 4.1.4 两片烤箱:可同时烤制两片面包片,内腔长度<240mm, 内腔容积≤6L。 4.2 根据电烤箱的操作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电烤箱和电子式电烤箱两大类。 4.2.1 机械式电烤箱:通过温控器来控制烤箱温度,通过档位开关控制烤箱功能,通过定时器控制烘烤时间,通过手动旋转各旋钮来进行烘烤设置的电烤箱。 4.2.2 电子式电烤箱:通过电路板上的IC芯片来控制烘烤设置,通过液晶屏幕或发光二极管来显示操作设置的电烤箱。 5 产品各项主要功能定义及配置说明 5.1 KEEP WARM(保温):采用上电热管半功率或下发热管发热,温度一般设定在2000F范围内,主要用来对煮好的食物保温或熟食解冻; 5.2 BROIL(烤肉):只有上发热管组件发热,温度一般设定在最大位置,如果是电子式则程序预设在4000F~4500F,主要用于烤制牛排、猪排、鱼、鸡肉等块状和片状的、含油脂和水份较多的肉类食物; 5.3 BAKE/ROAST(烘烤):上发热管组以近似半功率的形式发热(销欧洲和内销的机械式烤箱因用二极管降功率,不能过安规中的EMC测试只能用全功率),下发热管组全功率发热,温度一般可在1500F~4500F范围内调节,主要用于烤牛排、猪排、家禽、蛋糕、比萨、饼干等各类食物; 5.4 TOAST(烤面包片):上下发热管组全功率发热,温度一般设定为最大允许值,主要用于烤制面包片类食物; 5.5 ROTISSERIE(旋转烤):一般只有上发热管发热,如果是电子式还可以用下发热管组短时辅助加热,同时同步马达带动烤鸡轴组缓慢旋转,温控器设定为最大位置,主要用于烤整只的家禽; 5.6 CONVECTION(热旋风):一般与KEEP WARM、BROIL、BAKE、ROTISSERIE等功能配合使用,由一个高速旋转的罩极电机或直流电机带动两个扇叶来实现,以提高烤制的速度和烤制食物的均匀性,单独使用时体现为DEFROST(解冻)功能。 6 用料的选择 参照研究所《产品零部件设计选材规范》,同时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6.1 客户需求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期望; 6.2 成本控制原则,一分钱一分货,严格把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6.3 安全性原则,所选用材料必须能满足整机跌落、安全和寿命测试要求; 6.4 通用性原则,尽可能选用公司在用物料,减少物料品种,便于公司规模采购; 6.5 工艺性原则,所选用材料必须能满足零件的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要求。 7 联接的设定 烤箱各零部件之间常用的联接方式有折耳、扣合、卡合、铆合、锁合、焊接、紧配、粘接等。各种联接方式的优缺点见表2。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整机的刚性,在设计时应考虑力的传递、内腔体与外壳体之间的刚性联接,将上述联接方式综合应用。 各种联接方式在现有烤箱中的实际应用举例如图1、图2、图3所示。 


4 接缝的处理方式和选择 8.1应尽量避免平板类零件以料厚直接与另一零件料厚对接或T型对碰,否则刚性很差而且衔接不齐。 8.2 尽量以具有一定面积的面对面联接,以减少透光和漏气,增加抗冲击能力,如下图121902电烤箱的端盖和外壳之间的联接。 8.3 设计时应考虑拉伸类五金冲压件的扭曲应力、回弹、变形、注塑件的缩水和变形对接缝的影响。 8.4 烤箱的正面和上面受外观限制,多采用扣合和卡合的形式,应预先采取措施防止接缝自然张开或零件扭曲变形张开。 8.5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联接的零件之间是不可能完全贴合和平齐的,可做出沉坑或沉台隐藏接缝,也可在接缝位置设计一条工艺线来美化接缝,或将一个零件设计得比相邻的零件高一点来掩饰段差缺陷。 8.6 超出1mm的缝隙是不正常的,应从结构、实配、调模等方面加以改善。目前很多客户的外观缝隙要求为0.5以内,这就要求对外向客户争取放宽标准的同时,要求设计更精细,考虑更全面,模具、工艺、制程、流转、装配、品检等各个环节控制更严格。 8.7 缝隙不均匀性超过0.5mm/100mm也是不正常的,应从结构、校形、调模、实配等方面加以改善。 8.8 段差超过1mm/100mm是不正常的,应从结构、实配、调模等方面加以改善。 8.9 应注意利用搭接段差和折边来隐藏批锋,如图6 TB12-18的前壳和外壳之间的接缝。 8.10 拉伸端盖依次折边最容易产生缝隙,应特别注意模具的制作和工艺安排。 8.11 外观注塑件应注意拨模锥度对间隙的影响,必要时应特别指定分模线位置。 
4 安规要求 9.1 根据我公司电烤箱目前开发的产品定位及其市场范畴,认证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9.1.1 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 美国UL产品安全认证。 9.1.2 CUL→Canada 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 美国UL产品加拿大安全认证。 9.1.3 GS→Geprufte Sicherheit.(德文) 德国安全认证。 9.1.4 CE→European Communities.欧盟认证。 9.1.5 ETL→Electrical Testing Laboratories. 美国ETL产品安全认证。 9.1.6 CETL→Canada Electrical Testing Laboratories. 美国ETL产品加拿大安全认证。 9.1.7 CCC→ China Compulsion Certification. 中国强制认证。 9.1.8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欧州电磁兼容认证。 9.1.9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安全认证。 9.2 目前全球的民用电压分为两大类,高电压区的220~240V,低电压区的100~120V,因其电压和电流的不同,对人类的伤害也有所差异,对安全性的评估既有共同的项目,在防电击和防火方面也各有侧重,设计时应特别注意9.3~9.8条的要求。 9.3 电烤箱的UL认证一般按照《UL1026 家用电厨具和食品制作器具》规则认证。北美地区及部分低电压区都是参照此标准评估,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要求: 9.3.1 操作测试; 9.3.2 输入测试; 9.3.3 泄漏电流测试; 9.3.4 潮态泄漏电流测试; 9.3.5 正常温升测试; 9.3.6 耐压测试; 9.3.7 电源线拉力测试; 9.3.8 烘烤测试; 9.3.9 烘烤后电源线拉力测试; 9.3.10 外壳强度测试; 9.3.11 温控器过载测试; 9.3.12 稳定测试; 9.3.13 熔断器熔断测试; 9.3.14 元器件短路测试; 9.3.15 异常测试; 9.3.16温控器寿命测试; 9.3.17热老化测试。 9.4 由于北美的民用电压为120V,相对而言,其产品的额定电流会比230V电压系统的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产品的发热情况会严重一些,再加上北美的建筑物多使用木质材料,所以北美的标准对产品的防火要求很严格。由于电烤箱其内部的中心温度很高,为满足UL安规正常温升测试要求,电烤箱对零件的选材要求很高,其内、外部材料一般选用五金材料和耐温较高的电木,PBT,PC等材料,且塑胶料要求有单独通过美国UL认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黄卡”,各种塑胶零件所使用的正常环境温度必须低于“黄卡”内所认可的温度,只有一种例外就是热固性塑胶如电木当其使用环境温度高于“黄卡”温度时,可以通过单独做1000小时老化测试来评估其安全性,目前我公司在烤箱类产品上所使用的电木已通过1900C的老化测试。 9.5 我公司电烤箱的GS和CE认证一般按照《IEC60335-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规则认证,高电压区和部分低电压区都是参照此标准系列进行评估,中国的CCC认证标准GB4706标准系列其实就是等同采用此标准系列。其项目主要包括 9.5.1 输入功率和电流、 9.5.2 发热、电热元件的电器在过载情况下工作、 9.5.3 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和泄漏电流、 9.5.4 潮态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9.5.5 过载保护、 9.5.6 非正常工作、 9.5.7 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9.5.8 结构、 9.5.9 内部布线、 9.5.10 元件、 9.5.11 电源连线及软电缆线、 9.5.12 外导线的接线柱、 9.5.13 接地装置爬电距离、 9.5.14 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等。 9.6 由于欧洲的电压高(220~240VC),电流小,其电烤箱的GS和CE安规认证侧重于漏电电流和高压电击测试,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各零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并有可靠的接地保护装置和过载过热保护装置,如增加一可复位的温控器或温度保险丝等,并需评估带线圈类部件短路的危险性,其选择的电源连线将有接地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EC60335标准是在额定电压的1.15倍的情况下来测试各元器件的温升,且其温升必须同时满足用户短时或长期握持所能承受的温度要求。由于国内欧规电源线极少有单独通过温升认证的,故设计时还需特别考虑电源线分岔口处的50K的温升要求。 9.7 在设计中为减小热量对塑胶材料和电子零件的影响,一般在左、右端盖端面的上部和下部、顶壳或背板在烤箱后上方的位置上加散热孔增加散热,这一点在电子式烤箱中尤为重要。由于采用隔热措施和强制冷却所付出的成本代价比较大,电子式烤箱在前期与客户沟通中应尽可能争取在机体的右顶部开散热孔,利用充分的空气自然对流来降低控制腔的环境温度并减少液晶处的水汽。设计时除考虑把手、旋钮、开关、液晶、芯片等温升外,还需特别注意带线圈类部件如电机、继电器、变压器等即使环境温度较低但叠加上其自身发热往往温升超标。 9.8 考虑熔融的金属、塑胶和测试指探测带电体距离等因素,建议在烤箱控制腔的下方尽量采用桥形或百叶窗形散热孔设计替代目前普遍采用的直通孔形式。 9.9 总之,为充分满足各种安规认证的要求,在电烤箱的设计中必须具有以下的安全理念: 9.9.1 产品的触电危险; 9.9.2 产品的机械伤害; 9.9.3 高温过热伤害; 9.9.4 火灾隐患; 9.9.5 辐射伤害; 9.9.6 化学腐蚀伤害。 5 结构和零部件的装配工艺性 一般来说,一台常见的电烤箱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0.1内腔组件 内腔组件构成了电烤箱的骨架部分,主要零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内衬、底板和下沿。 有的低价位烤箱内腔组件中的底板做成活动的,该种结构的底板的后边相当于一个转轴,整个底板可以向下打开,同时起到盛接面包渣的作用,如图8 TB12-42电烤箱结构。 部分高档、大型烤箱后部是双层的,具有后内板,这样能增加机体强度和更好地隔热,如图7“122204电烤箱”,其底板和背板都是双层的,还加了耐温棉保温和隔热。 10.2 几种典型的外观件组合方式 10.2.1外壳+面板+控制面板+左右支脚。这类烤箱的外壳有个特点,就是外壳是个大的反放的U形,外壳从左侧板底部开始向上延伸,包裹住左侧板,然后向右延伸,包裹住顶板,接着向下延伸,包裹住右侧板,最后固定在底板的右边缘,即外壳的走向是横向的,即“左下方→向上→向右→向下”。这样的外壳多为五金件,外表面作喷粉处理,也有的客户要求外壳采用磨砂不锈钢材料。 外壳的前面装配的是面板(前壳),面板通常是一个金属边框,表面通常作喷粉处理。面板带有两个大“孔”,一个孔装配门组件,一个孔装配控制面板。该种结构中,面板将门组件、控制面板组件和烤箱的主体联在了一起。如要节省成本,也可以将控制面板和面板合二为一。控制面板是烤箱中比较关键的零件,对烤箱的整体外观有较大的影响。对于机械式六片烤箱来说, 控制面板的外表面通常装配三个控制旋钮和一个电源指示,三个控制旋钮分别为温控器旋钮,档位开关旋钮和定时器旋钮;对于机械式四片或两片烤箱来说,由于受烤箱空间的限制,控制面板的外表面通常装配两个控制旋钮和一个电源指示灯,四片烤箱通常将温控器和档位开关通过软轴连接合用一个控制旋钮(也可以只控制温度或功能,当只控制功能时则右侧板上内置一个蝶形温控器限温,当只控制温度且上下各只有一支发热管时则将上下发热管串联以节省成本)定时器用一个控制旋钮。对于电子式烤箱而言,控制面板的外表面通常装配液晶显示屏或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以及按键、指示灯等零件。控制面板的内表面装配温控器、档位开关和定时器(机械式烤箱)或者装配电路板(电子式烤箱)。图5就是三种典型的控制面板型式。 
另外,当客户要求要在机械式烤箱上增加单独Toaster功能时,控制面板的外面通常需要增加一个单独Toaster按键和一个烧色控制旋钮,如前面TB12-46例图所示;当客户要求增加 旋转烤鸡或热风循环功能时,控制面板的外面可根据需要增加或不增加单独的控制按键。 采用上述“外壳+面板+控制面板+左右支脚”结构的烤箱,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外观上外壳和面板之间一条横向的接合线,如图6 TB12-18和图7 122204电烤箱。这类烤箱我公司还比较少,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模具少,加工和装配工序少,外观缝隙、玻璃门周边缝隙均匀性和底脚不平易保证,易做成标准平台延伸成系列;缺点是外观比较方正、单调,不方便做复杂的曲线和凹凸拉伸特征,前壳中间有一块料浪费设计时应考虑在本机上加以利用。 
10.2.2外壳+左右端盖+控制面板(+左右支脚)。如图1、图2中的TB12-46和图8中的TB12-42,这类烤箱有个特点,就是外壳从前面向后面包络,即走向为纵向的,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腔组件前上方→随烤箱侧面轮廓→内腔组件底板后边缘固定”;还有一种外壳的走向是“内 腔组件前上方→随烤箱侧面轮廓→内腔组件背板上边缘固定”。 外壳的左、右两边装配左、右端盖。左、右端盖的材料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电木的。当左、右端盖为金属件时,通常需要增加塑胶的左、右支脚,用来承受整个烤箱的重量;当端盖为电木件时,通常在端盖上采取适当的结构,使电木端盖同时起到承受整个烤箱重量的作用,而不必单独增加左、右支脚。同时,当右端盖采用电木时,也可以将旋钮等装在右端盖上。 采用上述“外壳+左右端盖+控制面板(+左右支脚)”结构的烤箱,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外观上外壳和左端盖之间、外壳和右端盖之间各有一条纵向的接合线。 
10.3门组件 门组件、内腔组件和背板(外壳)一起构成了电烤箱烤制食物的封闭空间,一般包括下列零件: 10.3.1门玻璃。门玻璃通常采用平面或圆弧面钢化透明玻璃制成,起封闭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其观察食物的烤制效果。门玻璃中,以平面玻璃价格最低,也最常采用。玻璃的弧度越大,制作的精度越难保证,钢化效果越差,成本会大幅度增加。目前通用厚度为4mm,越厚钢化性能越好,但行业内也有部份小烤箱有开始使用3.0~3.2mm厚的钢化玻璃以降低成本和重量,我们可尝试导入。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平面钢化玻璃,并尽量避免在玻璃上钻孔,以保证更好的钢化性和较低的成本。 10.3.2门镶条,铰链轴。门镶条通过铰链轴把门玻璃和烤箱主体连接起来,多为金属件,根据外观的要求可以作成一定形状,可以为左、右两个门镶条分别位于门玻璃的左、右两侧,也可以为一个门镶条位于门玻璃的底部。 10.4 发热元件 电烤箱的发热元件常见的有石英管电热管和不锈钢电热管两种。从发热特性来看,因为石英管外表面体的管径比不锈钢电热管的大,所以在表面功率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单支石英管的功率可以做得比不锈钢电热管的功率大,同时由于石英管的发热丝和外表面体之间没有固体粉末隔热层,所以升温速度比不锈钢电热管的要快,从而烤制食物的速度更快。从在烤箱中的使用数量上来看,因为单支石英管的功率比不锈钢电热管的功率要大,所以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使用石英管的数量比使用不锈钢电热管的数量要少,单机使用不锈钢电热管时要用4根,同样是四片烤箱,如用石英管则可只需要两根,因而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石英管须加保护罩防护,不锈钢管则要注意端口防潮引起的耐压不良,同时若电烤箱内腔长度过大,则建议采用不锈钢电热管,因为石英管在跨度大的情况下跌落试验时容易破裂。 另外还有一种新型的发热元件叫卤素管,发热体为钨丝,密封的管内盛的是惰性气体,发出的光线中主要成分为强可见光,打破了普通电热管能量从热能→介质→空气→食物的传递方式,实现了能量从光能→食物的直接传递,烤制食物更快,进一步满足了现代人对更高生活品质和更快生活节奏的追求。使用卤素管的烤箱称为光波烤箱。光波烤箱为强调光波特性,设计时卤素管要设定比较高的光通量和色温,同时根据其强光的刺眼程度评估是否需要在门玻璃上采取措施降低透光率。 电烤箱功率的选择,从烤制速度的角度而言,我们追求大功率,因为功率越大,烤制速度就越快。但是考虑到与电热管配套的其他电气件如电源线、内部接线等的电流及电压要求,以及安规在异常状态下的危险性评估,功率又不能太大。对于额定电压为120V的大多数电气件来说,电流的最大值通常为13A,考虑到整机寿命及安规要求,我们通常把额定电压120V的六片烤箱的功率定为1440W左右,内容积较大时通过采取保温措施来保证炉腔温度能,四片烤箱的功率通常为1000W到1200W之间。高电压区大烤箱的功率可适当提高。 10.5 附件 10.5.1电烤箱的常见附件包括:烤架、烤盘、烧烤板、烤饼板、比萨盘、接渣盘、烤鸡轴组、取鸡架、提取架、煎烤盘、肉串叉组等。其中烤架、烤盘为必备附件。由于附件直接与食物接触,必须符合所销售地区的食品等级认证要求。 1)烤架:碳素钢丝弯形、点焊、电镀后制成的金属架,放置在烤箱左、右侧板的导轨中,可以把面包片直接放在烧烤架上烤制(对于两层导轨的烤箱来说,烤制面包片时烧烤架通常在下层导轨);也可以将烧烤盘置于烧烤架上,需烤制的食物置于烧烤盘中;还可以在烧烤盘中放置烧烤板,在烧烤板上烤制肉类、松饼、饼干等食物。为节省成本中间铁丝间距不得少于20mm。 2)烤盘:长方形浅盘状,既可用来直接烤食物也可用来接油水。有能搪瓷的冷板搪瓷、铝板或覆铝板三种材质,后两种材质有的客户还要求不粘喷涂。搪瓷的较贵,铝板的受热明显,覆铝板的耐腐蚀能力差。 3)烧烤板:通常由铝板制成。波浪形表面上有许多小圆形孔。需特别注意防止翘曲变形和孔口毛刺。 4)烤饼板:通常由覆铝板制成的大平面方形附件。可直接放在烧烤架上,把面糊状原料烤制成薄饼。 5)比萨盘:通常由铝板制成的表面有许多小圆形孔的圆形工浅盘状附件(也有无孔的)。可直接放在烧烤架上,主要用于烤制比萨饼。有的比萨盘是搪瓷盘或表面采用喷不粘涂料处理。 6)接渣盘:用来承接面包屑等食物碎屑和残渣,通常用覆铝板制成。常见的有三种:一种为与底盖合二为一,带一个小塑胶柄,向下翻开清理的,常用于廉价烤箱;一种为放置于烤箱内,无塑胶手柄,需打开烤箱待机体冷却后才能取出,一种较高档的带大的塑胶手柄,不用等机体完全冷却也不用打开烤箱即可从前方抽出清理的。 7)烤鸡轴组:包括烤肉(鸡)轴、烤鸡叉(两个,或一个网篮)、扁(燕)尾螺钉(两个),用来烤整只的家禽,烤鸡叉如换成网篮状则可烤块状肉类、鱼类甚至薯条等。 8)取鸡架:配合烤鸡轴组使用,用于取放烤鸡轴组,常用直径5mm的冷拉铁丝镀铬,柄部一般装有ABS塑胶手本柄。 9)提取架:用于取放烤盘和烤架,用铁丝或冷板加工后电镀,一般还装上塑胶手柄。 10)煎烤盘:长方形或圆形浅盘状,用能搪瓷的冷板搪瓷或覆铝板加不粘喷涂制成,相当于一个平底锅,在烤箱顶部开孔,将其置于烤箱顶部孔洞处,用于煎炒食物。不用时在其上罩一个防尘盖防尘兼保温。 11)肉串叉组:具有旋转烤功能的烤箱才能加此附件,用来烤各类小肉串、肉丸串、虾串等类似食物。包括烤肉(鸡)轴、扁(燕)尾螺钉(两个),肉串架(两个)、肉串叉(8个),其中前两项可与烤鸡轴组共用。 10.5.2 四片烤箱附件推荐的基本配置为:平烤架1个、覆铝板或铝板烧烤盘1个,接渣盘1个。 10.5.3六片烤箱附件推荐的基本配置为:凹形烧烤架1个、覆铝板或搪瓷烧烤盘1个、铝烧烤板1个、接渣盘组件1个;如带旋转烤鸡功能则还须配备烤鸡轴组件和取鸡器组件各1组。 10.6 根据以上对电烤箱结构的分析,结合客户的要求,对其零部件的装配提出了相关要求如下: 10.6.1内腔组件的装配 1) 左、右侧板与下段、保护罩、内顶板、底板装配时应保持上下宽度协调一致,烤箱内 腔上、下的宽度差值不超过0.5mm,不许有烤箱扭曲、歪斜、错位等装配不良现象。 2) 电热管两端与连接线点焊应牢固可靠, 不许有松脱、虚焊现象,电热管和左、右侧板 联结应牢固可靠,装配后应有1-2mm左右的窜动量。 10.6.2门组件装配 1) 镶条与左、右拉钩以及门铰链轴铆接应正确, 门铰链轴的铆接不许偏斜, 左、右拉钩铆接应牢固。 2) 门玻璃与镶条、拉手支架装配时,玻璃与镶条及拉手支架粘接应牢固并平行,平行度少于1mm/全长,拉手装在门中间距两端的偏差不大于2mm, 3)门组件与烤箱装配时,门的开合应灵活,门玻璃底边与下沿之间的缝隙应均匀一致,两端缝隙的差值最大不超过1mm,门拉手支架与顶盖之间的间隙应在2-4mm之间,并且均匀一致,门组件整体不许有明显歪斜现象。 10.6.3 左、右端盖(或组件)与烤箱体的装配 1)左、右端盖与塑料支脚的装配缝隙最大不超过0.5mm。 2)左、右端盖与顶盖在顶面的装配间隙最大不超过0.5mm,顶部前后四角圆弧连接处允许有不大于1mm的缝隙。 3)左、右端盖与下沿的装配缝隙最大不超过0.5mm。 4)左、右端盖与烤箱体装配时,允许顶盖顶面及前后圆弧处高出端盖顶部型面有不大于1.0mm的台阶。 10.6.4控制面板的装配 1)电子式面膜板与面板部装时,面膜板与面板应保持平直的接合,相对按键和灯孔位置,允许有不大于0.3mm的错位。 2)面板组件与顶盖和下沿装配时,上下联接处允许有不大于1mm的间隙,与右端盖装配处 允许有不大于0.8mm的间隙。 3)面板组件与顶盖、下沿以及右端盖装配处,面板表面允许高出或低下顶盖前缘和下沿 表面以及右端盖前侧边缘不大于1.5mm的台阶。 4 电子控制部分设计选型要求 11.1 关键元器件选型 为了减少元器件种类,降低批量采购成本,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建议尽量采用已经批量生 产的元器件,达到元器件通用化。 11.1.1芯片选型 1)对于机械式烤箱带单独TOAST功能,可采用逻辑芯片如4541、4060,但因烤箱容积较大,且炉腔温度变化大,客户对烤制面包片要求严格,可采用适当资源的MCU。 2)对于功能较复杂的电脑烤箱,需采用合适的MCU,同时需注意资源合理利用,达到最佳性价比。 3)对于刚开始开发的项目,确定MCU时,要预留1~2个I/O口,以防客户增加背光,热风循环电机或按键。没有特殊功能要求的一般选用4~8K的ROM。 11.1.2 继电器选型 1)根据负载选择适当的继电器,触点电流要留有20~30%余量,同时应注意特殊负载(卤素管)的启动电流较大,尽可能选用电流较大的继电器。 2)根据线圈阻抗计算该继电器驱动电流,电压一定时,原则上选用阻抗较高的继电器,以降低功耗。 11.1.3 电位器选型:从性能和价格方面考虑,一般选用精度为±10%的电位器。 11.1.4 电磁铁选型:目前使用的电磁铁主要有12VDC、24VDC两款,在室温20℃时其吸力≥25N,建议根据PCB输入电源电压选择上述两款电磁铁,当可以提供24VDC时尽量选用24VDC的电磁铁。 11.1.5 LCD选型 1)因烤箱的温度较高,一般为80℃左右,LCD需选择超宽温(-30℃~90℃)。 2)如客户需外加背光,LCD必须采用半透或全透类型。 3)LCD视角需要根据摆放的位置决定,一般视角为12点。 11.2 设计原则 因烤箱设计中,温场较高,应注意相关元器件的温升。 11.2.1带单独TOAST功能的烤箱电路设计要点: 1)若采用B型电位器,则与之并联的电阻应尽量取大一些,来提高烧色时间的线性度(目的是降低中烧色时间)。 2)若采用A型电位器,则与之并联的电阻应稍微取小一些,来提高烧色时间的线性度(主要是提高中烧色时间)。 3)温度补偿可以通过瓷片电容,也可通过热敏电阻来实现,为可靠实现温度补偿,建议使用发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配合来实现。 4)为顺利通过EMC测试,最好在芯片电源输入端、靠近芯片处以及芯片的输出端各放置一个0.01uF的独石电容. 11.2.2 对于电脑式控制烤箱可采用如下设计要素: 1)在硬件设计方面应注意如下几点: a) 高低温匹配电阻必须采用金膜电阻器; b) 输入输出端用的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 c)电源线和地线尽可能用宽线布线; d)印制导线拐弯处一般取圆弧形(≥90度),而直角或夹角在高频电路中会影响电气性能; e)因为液晶和背光板的最高耐温分别为90℃、85℃,预研要根据此点要求,要求结构工 程师作好相应的隔温措施; f)在靠近MCU的VCC和GND之间预留1个103独石电容和10uF电解电容位,以防芯片抗 干扰性能差; g)晶振或陶振靠近MCU,尽量到MCU的引线长度,边缘最好用地线环绕; h)耐温低的器件(MCU、虑波电容、继电器等)尽量远离炉腔。 2)软件设计时,要多考虑抗干扰问题,如: a)温度检测时,连续查几次AD值,然后去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平均去除电压尖峰干扰。 b)软件中判断跳转时,要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跳转,避免等于跳转,以防止不知名的干扰跳过此条语句时,引起程序错误或面包长时间烘烤着火。 c)程序中作自检程序,方便线路板和整机检验。自检程序中要包括液晶显示,LED显示,输出,高低温AD值。 11.3 实验方法 11.3.1 基本功能验证 在确认样机无漏电、无短路的情况下,接入电源,各按键功能要正常,自检程序要完全正常。 11.3.2 烧色调试 1)调试时要挑选客户指定的面包片,且要求客户验货时用同样的面包片。 2)面包烧色测试前,先确定客户所使用的面包烧色卡及各档烧色要求,以防作不必要的工作。 3)烧色测试的条件要求:室温(25±3)℃,无风和阳光直接照射处。 12整机的技术要求 电烤箱做为电热器具,综合公司现有JCS,SEB,HB,Applica等客户的要求,其整机的技术要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整机外观方面的要求。 12.1.1必须无皱摺、毛刺、严重脱镀层、凸凹不平等缺陷,其利边通过UL1439測试。 12.1.2注塑、喷粉、喷漆件表面颜色必须符合客户的规定,一米远距离外观察无明显色差,耐温、硬度、附着力符合要求。 12.1.3产品印刷和文字不可以很容易变模糊,褪色,消失而难辨认或造成曲解,其必须通过附 着力测试。 12.1.4所有外观零部件的配合其段差,间隙必须小且均匀对称,符合客户的规格。 12.2 机械部分的要求,它主要包括: 12.2.1玻璃门组件可以开关自如,没有干涉。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没有外力门不会自动关闭。玻璃门可以完全关闭并且在工作期间应保持关闭。门把手应该紧紧固定在玻璃门上,没有破裂,裂缝及表面碰撞导致的外观损伤。 12.2.2烤架放入取出应顺畅,没有严重干涉。.烤架取出力不得超过客户的规格。烤架承受一定的负载并在一半行程内运动不会从放置的位置上掉落。烤箱腔应设计得让用户不会错误摆放烤架而导致着火等危险。 12.2.3如果有接渣盘的话应取放自如,没有干涉,当机体任意方向倾斜15度不会掉落。 12.2.4温控旋钮,档位开关旋钮,定时器旋钮或菜单选择键应工作顺畅,没有卡住或干涉的现象,尤其定时器旋钮除了与定时器柄部接触外与周围其他任何地方都要保证充足的间隙防止干涉。 12.2.5稳定性:放置在一个已知的水平表面(例如花岗岩表面),机器的3个底脚接触台面时那个没有接触台面的底脚与台面的距离不得超过1毫米(比较严格的客户要求不超过0.5mm)。 12.2.6跌落测试:机器彩箱跌落和外箱的跌落测试必须通过客户的规格要求或国际上ISTA-ⅠA标准的要求(一般客户均以ISTA-1A为标准,个别客户如Salton要求以ISTA-2A为标准)。 12.3电器性能的要求,它主要包括: 12.3.1电压,频率的要求。 12.3.2启动电压的要求。 12.3.3额定功率的要求。 12.3.4高压测试要求。 12.3.5漏电流测试的要求。 12.3.6电源线的规格和长度要求主要是指: 1)外露有效长度要求在满足销售地的安规要求和客户要求的同时尽量取下限长度,以满足 低成本的要求,如UL要求大于24英寸,CUL、CSA要求大于36英寸,GS要求大于90cm等; 2)电源线的规格主要指: a) 线材的种类,如橡胶体、PVC线及两芯或三芯线等; b)依电流规格要求选择相应粗细的线芯。 12.4功能规格的要求,由于各个客户,各个产品的规格不完全一致,其产品的功能也不完全一致,但对烤箱炉腔中心温度作如下规定:未有特别说明炉腔温度理解为空烤不带模拟负载时炉心稳定后波峰波谷的平均温度。 12.5安规方面的要求,去不同国家的产品必将符合其国家的安全规格。 12.6寿命方面的要求,它包括旋钮,门玻璃,按键,发热元件,开关,温控器等零部件的寿命要求和整机的寿命要求。运动部件的机械寿命为带负载6000次,整机的预期使用寿命为3年。 13 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电烤箱的关键零部件由结构支撑件,发热元件,控制元件,外观件等组成,其技术参数决定了整机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其关键零部件的综述。 13.1 左、右側板:做为电烤箱内腔组件的两个重要零件,它一个起固定发热元件的作用,二起 支撑烤架的作用。其固定发热元件的孔位决定了发热元件热效率的分布状态,因而其发热元件孔位的设计必须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电烤箱的烤架一般通过左右側板设计的槽位来固定,考虑零件的变形和材料的要求,其槽位的高度设计不小于6mm,为防止不必要的刮擦槽底应比侧板表面高0.5mm,在生产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尺寸公差。 13.2 左、右端盖,外壳:做为电烤箱的外观零件,其零件和装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个外观,其技术参数主要体现在各零件之间配合的段差和间隙上,并考虑到零件的变形,回弹,扭曲和拉裂等因素,确定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工艺。 13.3控制面板:做为外观件和重要的结构件,它主要起支撑电器元件和控制旋钮的作用,由于其直接和側板,端盖连接,其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必须考虑其零件的耐温、及传热对控制部件的影响,做为外观件,需注意和其它零件的配合要求。 13.4发热元件:做为电烤箱热来源的主要元件,其选材的不同和零件的好坏将影响到整机的热性能和寿命,根据烤面包片的效果来决定上下功率的分配,为保证电器安规方面的要求,还需考虑其高压和漏电方面的要求。 13.5控制元件:机械式电烤箱其控制元件主要由温控器,定时器,转换开关等组成。温控器作 为机械式电烤箱最重要的控温元件需全面规定其各项电器参数和机械性能,它的单体温度将影响到整机的炉心温度,它的单体温差将决定炉腔温幅的大小和主要电器件的寿命。定时器属于精密零件,很容易被卡住不动,在设计中要避免其和旋纽受到干涉,并限制装配中承受冲击力和7kgf以上的静压力。转换开关其技术参数主要在于其逻辑关系、电流参数,认证温度的选择。 电子式烤箱的控制元件见11章的要求。 14 使用说明书 出于安规和部分客户的需要,产品在安规申请前后须设计使用说明书初稿,使用说明书初稿应包含以下内容: a)前言,如:尊敬的用户:首先感谢您选择、使用本公司的产品。为了方便您使用,并确保使用安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步骤操作。 b)整机外观轴测图。 c)规格参数,如: 1)额定电压/频率 2)额定功率 3)上电热管额定功率 4)下电热管额定功率 5)外形尺寸:L×W×Hmm 6)有效容积:L 14.4产品特点,从外观、功能、性能、操作、安全性、热效率等方面将产品相对同类产品的所有优点全部简明扼要地列出。 14.5安全注意事项,内容参考如下: 14.5.1该款烤箱为家庭使用而设计,请不要在室外或其它地方使用; 14.5.2使用时不要让烤箱左右端盖紧贴墙壁或其它物体,请保持100mm以上的距离; 14.5.3烤箱工作中,不要用手直接碰触热的烤箱表面,请用把手或把柄; 14.5.4处理热烤箱时,请带烤箱手套或使用工具取放食物; 14.5.5当取盘或处理热油脂、热液体时要特别小心; 14.5.6清洁烤箱应在烤箱冷却之后; 14.5.7在不用或清洁烤箱时,将电源插头拔出电源插座;放置或拆装烤箱时应在器械完全冷却之后; 14.5.8不要将烧箱浸入水或其它液体中; 14.5.9当烤箱在使用时,切勿让小孩靠近烤箱; 14.5.10不要让电源线靠近烤箱热表面,请勿在烤箱表面放面罩或其它易燃物品; 14.5.11断开电源、插拔电源插头时,当心不要碰到插头的触点; 14.5.12严禁用湿手拔电源插头,雷电天气和长期不用时,应拔下插头; 14.5.13当电源线、插头损坏或该电器出现故障时,不要轻易使用,需经附近的特约维修站维修 和调试好后方能使用; 14.5.14除本公司推荐的配件外,不得使用其它配件更换;以免损坏烤箱或引起伤害; 14.5.15不要用带金属丝的刷子或清洁球去清洁烤箱,因为这样金属碎片容易与带电部件接触,从而造成触电危险; 14.5.16严禁在烤箱表面覆盖布、纸等易燃物品; 14.5.17当不用该烤箱时,除了产品的规定附件外不得放置其它任何东西。 14.6各部份构件名称,带整机图、附件图、指引和文字。 14.7控制面板图,清晰的控制面板丝印图案。 14.8功能操作说明,完整的使用方法说明,电子式的还需注明对应的显示屏的显示的变化,推荐的食谱菜单,各附件的功能和使用方式。 14.9开箱和使用前的准备,包含如下内容: 14.9.1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这有助于使你充分的了解、认识和使用该烤箱。 14.9.2把烤箱放在水平面上(如厨房的工作台或桌子等),烤箱的顶部离墙壁、木制品、或桌 面上的任何物体必须至少四英寸。 14.9.3拿走烧烤架、烧烤盘、接渣盘等附件,然后把它们放在热肥皂水或放在洗碗机里清洗,等擦干后放入烤箱内。 14.9.4取出并撤走所有包装和运输时用的保护物质。 14.9.5当你准备用烤箱时,把插头插入120VAC的电源插座上。然后把功能选择到TOAST档位、时间控制选择到10分钟开始预热烤箱,这时可能有少量的烟和气味产生,这属于正常现象。 14.10怎样正常操作烤箱烤制食物,具体说明操作的各个步骤和动作 14.11使用后的清洁保养 14.12售后服务保证,内容包括: 自始至终,我公司的“国际星级服务”将伴随着您,使用时无论有什么问题,请按保修证的电话、地址联系,我们时刻恭候为您服务。再次感谢您选择使用我公司的产品,由于产品的改进,您所得到的电烤箱可能与说明中图示不完全一致,谨此致歉。 14.12.1把用户登记卡用正楷字体按要求详细填写并寄回我公司售后服务中心,我们将根据您寄回的卡片为您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份用户档案。 14.12.2请将发票粘到保修证贴发票栏内,妥善保存。 14.12.3本产品保修一年(以发票购买日期为准)保修期内免费维修。凭保修证和发票到特约维 修部联系维修。 14.12.4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不予保修实行收费维修。 a)用户使用不当而损坏; b)用户自行拆卸并损坏; c)无发票和保修证; d)保修证编号和发票编号不符; e)发票或保修证被私自涂改; f)超过保修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