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邵阳老家:外面世界再大,也放不下故乡

 昵称43035935 2021-12-05
文章图片1

皇帝岭远眺照片

文图 / 陈胜乔

在湖南衡邵交界处,有一座海拔七百余米的大山名叫皇帝岭。山上树木葱茏,景色秀丽;山下丘陵起伏,河渠密布,一条名叫蒸水的河从皇帝岭发源,穿过连片稻田,蜿蜒向东。在皇帝岭山下方圆数里,有三四万人繁衍生息,它就是我无论走到哪里也难以忘记的邵阳老家。

关于皇帝岭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忧伤的传说:“相传某朝某代,朝廷的风水先生预测江南要出天子,头戴铁帽,身披木袍,手打蓝旗。皇帝听闻后大惊,派兵在四处寻找,待搜寻到宝庆府仁风都(包括今邵东市简家陇镇、野鸡坪镇),发现一座大山气势巍峨,虎踞龙蟠,有帝王之气。正在这时,突然电闪雷鸣,下起大雨,一个孕妇拿着一副酿酒的器具迎面走来:头顶铁锅,身背木甑,手握一根竹竿挂着一床蓝色被面。士兵们一看,这不是正要找的人吗?于是立即就把她杀了。当时从这孕妇腹中跳出三个娃娃,一个当场被杀,一个跳上三脚木马,往上游跑,一个往下游跑,但都被追上杀死。这三个地方后来分别被叫天子屋堂、上沙坪、下沙坪。这座巍巍大山就是皇帝岭。”

皇帝岭的故事,我自小就听说过,在幼小的心里,对于小皇帝被杀,无限惋惜。我甚至常常幻想,那个小皇帝没有被杀,而是逃走了,或许有一天,他会骑着高头大马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天地玄黄,岁月悠悠,只是直到我长大,也没有他的消息。

文章图片2

皇帝岭山下的高桥与蒸水

邵东号称“百工之乡”,盛产五金和药材,小商品经济发达,是邵阳地区的首富县。然而,在1990年以前,作为全县三十多个乡镇之一的皇帝岭,却完全是农业经济,村民全靠种田耕地为生。对于大多数皇帝岭人来说,这里虽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谋生艰难,一年从头到尾劳作方得温饱,生活重担的压迫,使大家从没有发现它有多美。

故乡的美丽,只有在离别多年后,身居他乡,才发现它是多么的难忘和珍贵。

以前的农村,因为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大部分家庭差不多都有三四个孩子、甚至更多。在老家院子里,与我同龄的孩子有十来个。每天清晨,村里升起袅袅炊烟,那是妈妈在给我们做早餐。村里的学校离家很远,从家里去学校,要翻越一座高山,跨过一条小溪。每天清晨,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边走边闹,沿着崎岖的山路爬向山顶,将欢笑撒满山谷。从山腰往山下看,一张张小脸迎着朝阳,沐浴着光辉,山道弯弯,是一幅美丽的人文图画。

穿过山上的竹林、旱地,我们便到达山顶的隘口,在这里眺望,学校座落在对面山上,泥墙青瓦,绿竹掩映,有点像深山古刹。有时候,上学晚了,在这里听到预备上课的钟声,大家便像一群脱缰野马不顾一切往山下奔跑,等到跑进教室坐好,老师才敲响正式上课的钟声。

儿时记忆里的故乡,最美莫过春耕时节。冰雪消融,田间长满绿草,湛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年前播种的紫云英在生机勃勃疯长,金黄的油菜花开满田野,引来群群蜜蜂采蜜。歇息了一个冬天的耕牛膘肥体壮,在大人们的吆喝中走进田里,用厚实的肩膀拉着铁犁,将收割后的稻田翻耕成一道道黑色的泥块。

文章图片3

记忆中的故乡春耕

秋收的季节,连片稻田如同金色的毯子一望无际,秋风吹来,稻浪翻滚。趁着放假,我们都到田里帮着家人收割稻谷,大人负责踩打谷机打谷子,小孩子来回穿梭递禾手。虽然骨头累得散架,但苦中有乐,最开心的是在一丘田快收割完时大家围住田角捉青蛙,想起那种青蛙受惊后四处跳跃,小孩子你追我赶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

读完小学,我到乡里唯一的高桥中学读初中。这是一所建在蒸水河畔的学校,校园面积不大,外面围墙将校园围成四方形,两栋红砖教学楼相对而立,中间是操场。整座学校依山傍水,门前的蒸水河如带似练,清澈见底;背后是栽满果树的山坡,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文章图片4

笔者当年就读的高桥中学

高桥中学是我心中的第一座圣殿。八十年代初的皇帝岭,全乡只有乡政府和学校通电。因为人多学校少,读初中必须考试,我三姐是村里第一个考到那里读书的人。有一天夜里,妈妈带我从外地回家,在学校对面山上的马路上,看到灯光通明的教室,妈妈告诉我,三姐就在那里读书。

至今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报到的情形:我和同村的小伙伴各自挑着一担行李走进校门,一头是装衣服的木箱,一头是寄宿用的棉被。在高桥中学,我和姐姐一样开始了带米带菜的寄宿生活:我们一周只回家一次,每次去学校,要带一袋米和一瓶咸菜。菜的种类有萝卜杂、冬瓜杂、豆角杂、霉豆腐等等,很少有肉。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一周七天天天吃咸菜不可想象,但那时我们却认为寻常不过。高桥街是皇帝岭的经济中心,妈妈有时来赶集,会悄悄带几枚咸鸭蛋到学校给我,那种打开蛋壳蛋香四溢、咸咸的味道,让我回味至今。

文章图片5

当年读书吃过的咸菜

高桥中学后来合并到二公里外的新校区,改名皇帝岭中学,虽然条件变好了,但在我的记忆里,老校区仍是最难搁下的地方。

读完初中,我考入位于县里的一所高中读书,与在外地读书、打工的姐妹一样回皇帝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到长沙读书后,一年只有寒暑假才回去,从此成了父母的牵挂。记得有一年春节后返校,我拖着行李往村口走,妈妈坚持要送我,送了一程又一程仍不肯回去。后来说好不再送了,等我走出好远后回头一看,却发现她仍站在原地望着我。烟雨朦胧,人若雕塑,只有料峭春风吹动着她斑白的发丝,看着妈妈恋恋不舍的神情,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参加工作后,我回皇帝岭的时间更少了。虽然每个月会给家里打几次电话,虽然每次听妈妈说要我安心工作,不要担心家里,但我知道,在她和爸爸心里,是一直渴望我经常回家看看的。而每次只要我说了要回家,她和爸爸就会提前等着我回家。写到这里,我头脑里又浮现出那幅让我心酸的画面——夕阳下,两位白发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家门口,伸长脖子望向村外。她们是在看村口的路上有没有人影,那条路是我从远方回来的唯一的路。

文章图片6

皇帝岭老家的公路

青春年少时,我们为了改变命运,义无反顾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年龄渐长,随着阅历增加,故乡慢慢成为我们放不下的地方,变成心底最柔软的东西。

故乡是什么?于我而言,它是皇帝岭山脚下家里妈妈做的饭菜,是儿时伙伴们尽情嬉闹的场景,是少时初识人生艰难的记忆,是痴心父母盼儿归的慈念,是我们自己安放心灵的地方。

外面世界再大,也放不下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