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的森林 | 沃尔科特诗歌六首(戴潍娜 / 译)

 置身于宁静 2021-12-05

图片


来自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的德里克·沃尔科特被布罗斯基誉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在199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沃尔科特的诗歌成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从一个接受殖民地教育的黑人逐步成长为世界文坛的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体现出从边缘到中心的艰难过渡,他的创作得益于加勒比海地域文化的熏陶、对英语文学传统的承续,呈现出史诗性的视野。
 
2017年3月17日,87岁的沃尔科特溘然长逝,其古稀之年出版的诗集《白鹭》(2010)成其封笔之作,捧得英语世界最负盛名的艾略特诗歌奖,评委会主席以“感人、具有冒险精神,在诗艺上几乎无懈可击”高度评价这部诗集。

沃尔科特离世三周年之际,经由戴潍娜的翻译,一起来回顾他的几首诗作。

图片

马克·斯特兰德、布罗茨基、扎加耶夫斯基和沃尔科特

欧洲的森林


——致约瑟夫·布罗茨基

最后的树叶如钢琴音符般坠落

在耳腔抛下椭圆形的回声

鲁钝的音乐一时停滞,这冬日森林

如一支空的管弦乐队,它的诗行

统治白雪凌乱的手稿

栎树镶铜的桂冠

穿过砖铜色玻璃,在你头顶闪耀

威士忌般的明亮,而来自曼德尔施塔姆

诗行中寒冷的呼吸,被你这番吟咏

烟卷般铺展在眼前

“柠檬色的涅瓦河畔那卢布大钞的沙沙沙”

在你流亡者的舌根下,言辞因受缚而冷脆

爆破的喉音若腐烂树叶

属于曼德尔施塔姆的词在光中盘桓

在一间棕色房间,在不孕的俄克拉何马

坚冰之下有一座古拉格群岛

那些盐水矿泉沿着

长长的泪痕之路,路经平原——

坚硬空旷如一张牧人的脸

龟裂的日光和留着胡茬的雪

在作家代表大会的低语中成长

雪盘旋着,如同哥萨克人围绕着

一具困倦的乔克托族尸体,直至

演化为一场汇聚了条约和白皮书的暴风雪

我们由此对人类个体视而不见

于是,枝条将春天载满它的书架

图书馆塞进新近出版的树叶

等待进入废品循环——纸变成雪

而在痛苦的零度,一个意志

如同黄铜色树叶的栎树般挺立

当火车碾压过森林的圣像

浮冰铿锵如货运场,紧接着

冰封期的尖顶,车站尖鸣的蒸汽

在一声冬日的呼吸中,他将它们描摹

冰冻的辅音一经呼出,即成石块

他眼见诗歌被遗弃在孤独的站台

在亚细亚般辽阔的巨云下,所过之处

吞下俄克拉何马如同啖一颗葡萄

并非这密林交错的草原挽留

只怪大地荒凉,它嘲笑终点的方向

那欧洲矮墙下的黑孩子是谁

他望着夜晚的河流如守着一座造币厂

它至高无上的君主是权力,而非诗人

泰晤士和涅瓦河,纸币一般沙沙响

金色里的黑孩子,莫非哈德逊河的剪影?

从冰封的涅瓦河,到哈德逊的奔流

机场穹顶之下,回声冲撞的车站里

在流亡移民的人潮中

诗跟感冒一样不分阶级

你的语言共和国里的公民

而每个二月,每个“最后的秋天”

你写作,在远离脱粒打谷机的地方

翻叠的小麦像姑娘编起的麻花辫

远离俄罗斯中暑战栗的运河

一个人和英语,孤男寡语共处一室

我南方的观光群岛

也是易腐的监狱,尽管

再没有比写诗更严酷的监狱

什么是诗歌,假使它称职

它可否是诗人的糊口辞句?

诗人们勉强度日,已多个世纪

体制朽坏崩塌,面包依然坚挺

在他那铁丝网密布的森林

一个囚徒兜着圈,咀嚼一个短语

它发出的乐音比树叶更久长

诗,是天使前额上

大理石汗珠的凝结,它永不干涸

直到北欧化工关闭孔雀灯——

从洛杉矶到天使长,它缓缓开屏

记忆不必重述

恐惧与饥饿,伴着神圣的烧热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摇着脑袋

每一个隐喻,都叫他颤栗

每一个元音,都重过边界之石

“致柠檬色涅瓦河畔那卢布大钞的沙沙沙”

这烧热,如今化身一簇火

烤暖我们的手掌,约瑟夫,当我们灵长类般咕哝

交换喉音,在这冬天的洞穴

在一间棕色乡村小屋,而屋外

乳齿象们征用白雪强压他们的秩序

图片

遗嘱附录


精神分裂者,被两种风格撕扯

一篇蹩脚文人的御用散文中,我赢得

我的流亡。我在镰刀月亮下的海滨跋涉几英里

月下晒,月下烤

直至蜕下

这自爱的爱之海洋

想要改掉你的语言,你必须改变你的生命

我无力改正古老的错误

波涛厌倦了地平线,它回头是岸

海鸥用生锈的口音嘶喊

搁浅腐烂的独木舟上

他们是夏洛茨维尔的喙状的毒云

我曾以为爱国足矣

现在,即便我甘愿,食槽已满员

我目睹最优秀的思想如狗

热衷于残羹

我呵,已近中——

年,烧坏的皮肤

纸般从手上剥,洋葱皮似的薄

如培尔·金特的哑谜

心里一无所有,也没有死的

畏惧。我认识太多死者

他们都相熟,都相称

死法儿都相像。在火中

皮肉不再畏惧那大地的

熔炉之口

不是太阳的窑炉或灰坑

也不是这或明或暗的镰刀月亮

灼烤得海滩又一次白亮,如一张空白页

它所有的漠然,是另一种盛怒

图片
沃尔科特自画像
墓 穴


女子,蜂腰,蜂舌

对敌人嘶嘶道,我多委屈

你,你多正义!我们藏匿

在每粒细胞,每个单独的房间

分泌我发臭的污名

没什么,连同床边的火焰

一圈圈炙烧着孩子的巢网

也无法平息你致命的悔恨

或我最后的努力,贪欲。你哭着

反对体内的毒药控制

他和你的肉体,我祈祷紧紧钩住

彼此凶猛如交媾中的黄蜂

苦乐参半,有如肉体罹难

在一场自蛰中殉道身亡

身与心,皆被咬黑

羞愧地收回毒药,即便

在仇恨上,筑一个家

在六边形花边网眼中

颤栗着,交换毒汁

图片
仲夏,多巴哥岛


一粒粒太阳铺就的辽阔海滩。

白色高温。

一道绿河。

一座桥

烤焦的黄手掌

从夏日昏睡的房子

打盹至八月

我手握的时辰

我失去的光阴

早熟的日子,像女儿

我的臂弯再也装不下她

图片
失落的帝国(二)


一只蜻蜓的双翼飞机停舶,在地图上

群岛有如一座大洲倒下

摔成碎片;从开普角到莫勒·切科

独木舟的木,辣的月桂株

被风拢搅的树

回响在非洲的羽冠;是夜,星星

是远方渔人之火,而非闪光的城市

热那亚、米兰、伦敦、马德里、巴黎

是捕蟹人的焊炬。这小小之所,什么也不出产

除了美。被风弄得怪诞的树,丹尼斯崖上的碎浪

狂野之光在维约堡平川上松开

飞驰的母马,令我们

乖乖领受每日的赐福

光简化我们,不论种族或天分

作为卡瓦纳我拥有几亩地就感到自足

我心被扯成碎片,如大海的蕾丝

看海鸥起飞时,它翅膀捉住的颜色

图片
白鹭 46


这就是混蛋嘴里所谓的“虚无”——

那蓝绿色山脊上急降的陡坡,盛放之花

竟如垂头的圣杯,她是非洲郁金香。而噪声

来自冒着烟的湍流——是他的姓名,当雨水

降至峰顶,抑或狂风成片穿过草甸

来自海上——“虚无”,一个词就适用于

所有蓬勃可悲的都市,他们的雕花露台

他们零售店里的爆破雷鬼乐,又或者制服学童

眼眸中的印度,或虚无。这意象

来自康拉德,战舰朝着巨大虚无的密林

胡乱扫射。一生的所有努力都是该死的徒劳

邪恶天才开出一张疲惫不堪的目录:

与依恋之物——断绝来往。一种苦闷

毒药因其毒性而遭人赞美。而这首诗

也是虚无的一部分,像圣克鲁斯的山谷

一声诚恳的祝祷,等同于一个真诚的诅咒

图片
图片
德里克·沃尔科特 
圣卢西亚诗人、剧作家及画家,主要作品有《在绿夜里》《西印度群岛》《白鹭》等。1930年1月23日,德里克·沃尔科特出生于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1953年,毕业于西印度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2年出版诗集《在绿夜里》。曾获得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和2011年艾略特奖。
图片
戴潍娜

诗人、青年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出版诗集《我的降落伞坏了》《灵魂体操》《面盾》《瘦江南》、童话小说集《仙草姑娘》。翻译有《天鹅绒监狱》。2016年自编自导意象戏剧《侵犯INVASION》。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