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思交流‖彦人诗话(二)

 杏坛归客 2021-12-05

(刊头题字  殷国利)

作者简介

    杜天明,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以至诚之心回报黑土之养,用质朴之笔刻画人间百态,在文字的蕴藉中前行。

彦人诗话(二)

30

扭扭捏捏不达意,敲敲打打好出诗。诗词最忌造词成句,罗列成篇。自我敲打就是要在掌握更多词汇和自我体会中发现问题,读着不顺一定有问题,思考不多一定有问题。作品先不示人而自攻,多者数年有之,须臾有之。但一定都是在反复地敲打磨炼中更加成熟起来的。

31

诗词写作过程中,别人建议永远作为参考,自己必有主见,思想见地不可代替。语法和格律因为固有模式自可在遵循的基础上做以变动,如对仗句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相对,词组相对,颜色相对等。格律中的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写成中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仄平仄),这个拗句自救的句式已被业界认可,属于必须记住的句式,灵活掌握即可。作品要有自己的立意和主见,听取不同的声音,秉持自己的立意,丰满内容,融汇才是提高的方法之一。

32

作诗,若无水到渠成,且搁置少与示人,自行斧凿切身体会,唯勤读与勤思才能得悟。很多人的诗词往往初具形体便拿出来给人家读,有不同声音就忙着改动,再发再改,以至于没了自己的主张,不伦不类。诗词,是有感而发,无感不发。发表是需要深思熟虑、左右斟酌后来听取不同建议的。余有一日记本、一支笔,常伴于枕边、车中,闲暇时闭目得词句,随手一记,几十年未改。大闲时于电脑上打开文档,先是浏览写过的作品进而构思新的主题,也偶得词句记于鼠下。如此每每几番下来,素材有了,主题多了,内容也新了,成诗词自不在话下。

33

才情人人有,专不专心或别有用心另当别论。诗词,喜欢首先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了爱好再美的诗词放在眼前也是枉然。文学体裁各有千秋,不要为了诗人的名头强加给自己负担,问一下内心,是否真的喜欢?真喜欢就认真读,认真写,从别人的写作手法,用词技巧上来为写作者所用,不是拿来主义,没有了自己思想和技巧生发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发乎情,用真情,触类旁通,建立在大多数人的情感上才有共鸣。


34


直说民声犹须辩证,感触民生不可讽喻影射过度。诗者,心声。心声,民声。为民发声是诗者的本分,但要注意的是,民声杂杂,应当在纷纭中秉持正义提高辨识力,在说与不说中寻求支点。过于浮夸则不着边际,过于讽喻则悖于理性,而偏差渐行渐远。眼光要看到光明之处,任何时候都有阴暗面但瑕不掩瑜。诗句,民生。民生,安生。日子每天都是新鲜的,采撷那些朝气中的点滴汇成句子就会感动和带动一大批人,其乐融融。民生是最好的素材,辅以“刺玫瑰”针之,点到而留有余味,是为高明。

35


民生本厚土,秉持诗心。民风发质朴,秉持心力。诗心常怀,写我们最熟悉的环境是最容易动情也是最不好抒发的,常常会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觉。为什么呢?观察力不足。平常之处自有蕴藉,那些精警的道理无不出于平常事物中。把民风的淳朴付诸笔端,为民发声,断不可打鱼晒网。植根厚土,汲取最基本的营养方能持之以恒激扬心力,心力足,走得远。



36

诗词根本是发心声,心声根本是融经历。诗心贵坚持,诗意贵琢磨。心中所想,能够诗意地表达出来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和丰富的阅历相结合才能做到。发心声,就是说自己的话,融入自己的感触和情感使读者有触类旁通的感觉。经历可以是自己曾经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和听到的,但这里面的真实性一定要可靠,然后加以整合,确定立意,反复琢磨。意在,理正。意外,理深。

37

自家诗词如自家孩儿,娇宠则无人,放浪则无形。抉择全如居家日子,有计划才有看点和形成自己的风格。余写作,多系列。从小处着笔,历练观察力。从大处着笔,挥洒性情。从物着笔,常含比兴。从人着笔,挖掘内心。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故事的编排,从绝句到小令,无不融入情感,左右思量,或圆满,或缺憾,或精警,或激昂。都是要加以考量和运筹的。完成的作品最忌沾沾自喜,为自己的一点创意和某一句神来之笔而得意。自大无好诗。也不可写完放任不管,诗词不是任务,是作者情感的积累和思想的融合表达。傲娇的情绪会使得诗心膨胀,进而诗非诗,情非情。诗词内容是为社会服务的,在表达内心的同时还有着兼顾社会责任的目的。话可以糙,诗词必须婉转,于体会中回味。不能只看到自己的成绩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建议实不可取。


38

读诗学手段,博采众家,为写作者所用。诗词彰显意气,婉约杂议,各人各法。取其善,去其燥,得其温良,于性情有益,于读者有益,于诗词创作环境有益。不依附他人,不指责于时名,不参与攻讦,有自己主见,不失本心。

39

诗词练笔宜系统,手熟能勤。余诗词创作曾一年歌行体,一年五律,二年鹧鸪天,二年七律,其余年则杂其他。这里所说整年只是说七八成时间用在专业写作上,而七八成时间又有二三成时间用在谋划题目上。间而写作,间而寻题。每天回看,每次有获,每动着新。初觉窥得堂奥,欣喜异常,随着阅历的增加和阅读的深入方知错觉。诗词深厚不可窥,经曲折尚不能通幽,此间气不可泄,意不可断,笔不能停,穷经一生也好。

40

诗词初成以读之顺畅为首要,审视脉络,明晰主题。不通则诗意涩滞,用语牵强,造词附会。有些词语可以正反使用意义不变,如;讲演-演讲,生产-产生,半夜-夜半等等。这类词有很多可以在平时写作中积累收藏起来。颠倒使用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适应诗词中平仄的变化,比如《古调笑》词中“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就有这样的要求,过片的二三句就是第一句结尾二字的颠倒使用。还有一类词是不能够正反使用的,某些固有词如:枪炮、民声、汽车等等,如果为了韵或者平仄关系来将就和想当然就造成了读之不畅拗口的问题出现。

41

仄起平收首句不入韵的七律格式与《鹧鸪天》词牌句式异曲同工,区别在于七律的第三联出句拆分成了《鹧鸪天》过片的三字句“平仄仄,仄平平”,(钦定词谱做中中仄,仄平平。中中,可平可仄,余认为不可取,破坏了对仗的美感)七字变六字且多了对仗要求。把七律三联对句变成了承接的关系。他们在谋篇上会有不同,但情感是相通的。律更理性和有节奏感,词更婉转和情绪化。





42


诗词于文字浩瀚中只若一滴,折射一隅,三千年以来反映的社会情形、人文思想等如星星闪烁,然而点可成面,便是达观可爱,爱者众。诗词多从一点生发进而来折射一个事件或一个道理,精警鞭辟,以点成面。写作诗词宜从一点生发展开,这里的点应该选取别人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角度来切入,效果会很理想。

43


诗词入门学习和写作是个连贯的动作,学了就要系统地消化,不能囫囵吞枣,造成营养不良。首选是《唐诗三百首》,如有精力背诵最好,若能温故而知新也是非常必要的。要体会古人作品中的立意、背景、用词习惯、语法修辞、写作手法(如词句的分配对仗方式、双关意义等)。一面读一面下笔,初期肯定是要模仿的,模仿不是照抄前人的诗句而是按照他们的写作习惯来仿写。待熟络后可尝试着进一步在立意上加深,就是有所寄托。在情感上摆脱直白的说话,要学会移花接木、借景生情。写作中的挫折、瓶颈都要经受到,感知这些经历中的美好化于笔下。写作当有始终不可半途而废,多写勤看善思变通,不能把诗词教条化,否则写作就打了折扣。


44

爱好诗词不分人群,不在学历,只在认同间。余有“诗词中国”获奖诗词《西江月·小村之村》“叫醒香葱上市,痴看老树抽芽。东风一夜惹喧哗。垄上铁牛潇洒。/得意露珠脉脉,及时细雨沙沙。一枝心事小桃花。回味些些情话”。在圈中诗词爱好者中曾引起共鸣。某日邻里聚会中,竟有年长者一字不差的背诵出来,带有节奏且说明词中所述即本人生活场景也。回想一下,这首词脱胎于生活带着农家的露珠和采撷的质朴,点滴融入,缓缓舒展,自是众多邻里的缩影,引起共鸣也在情理之中。但写完后从未和邻里们分享互动,长者只是在网络中惊鸿一瞥便记了下来。幸甚,发现身边的慧眼和幸福。惊诧之余,惭愧渐生。看来无形中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孤高的层面而失去了进一步发现生活美感的机会,幸甚,又失而复得。

45

诗人无数,诗眼一个,诗法万千。诗宜开阔,诗忌呻吟,诗心不可贪。现今,创作诗词者众,水准虽然各有不同,但出发点都是为了陶冶情操,反应生活。这里我说的诗眼是诗人的眼光、洞察生活的能力。发现生活之美还有好的切入点,以点带面才有更多的适应性。运用自己独有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来辅助,这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我”,写出来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才能提升诗词的高度和内涵,常系此念,作品自然新巧。放飞想象,用一个维系主题的主线来穿联。诗词也不可做无病呻吟,拼凑和机械性地应付会使得语句失调,内容干巴。有思路则下笔,无思路则阅读,应该是个很适用的方法。


46

今人诗词不要太多粘贴古人之痕,今人当发时事之兴。时有看到今人诗词中充斥大量古语古法,注解多过诗词正文,繁复不可取。词语也是随着社会的前进产生出新的语素,有的旧词语流传下来也衍生出了其他的意义,如兜鍪、吹箫、弹琴等旧事物已经不存在或不是生活常态了,自然弃之。写作中不可不察。有人喜欢把古文言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拿来入诗,余自认亦不可取,那些句子和词语只在古文言文中有意义。那么发现代的声音,写现代的事物就要带着新的元素来诠释,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诗句穿越千年也不失本色,就因为简练质朴得人心。诗词是流畅后引起共鸣的交响,是情感舒缓后有余味的回响。

47

“悠然见南山”之菊,是淡泊中大智慧。菊有万千,再无陶令。“我花开后百花杀”之菊,是刚烈中的愤懑。菊自怒放,不关黄巢。“此花开尽更无花”之菊,是生活中的孤傲,菊原品性,独钟元稹。“宁可枝头抱香死”之菊,是磨砺后的傲骨,菊藏气节,自喻郑思肖。这些菊花诗,诗中的气脉贯穿着一种精神,也就是人的品格,所以诗词立意还是第一重要的。


48

都说愤怒出诗人,刘禹锡算是一个。刘禹锡的经典不少,其他文人悲秋伤秋,他写了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便使得秋色具有了豪情。有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看得出他在困苦生涯中也是充满希望的。被贬至安徽和州做通判时受人排挤住在破屋之中,也才有了名篇《陋室铭》。因为自身品性高洁,所以陋室不陋。再者草色入帘青养性怡人,出入谈笑鸿儒。这样的理由,层层递进,读之钦佩。因为内心的自信,所以无需华丽辞藻,作品也一样能充满着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

49

写诗词虽费心力却聚精神,心有真情,笔下勃发,其乐融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唐代诗人卢延让治学严谨,反复琢磨,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欣喜,精神倍增。唐代诗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更是推敲的典范。原来的推字,虽然直观但过于静而呆板。敲,增加了动作,有了声响,进而感性十足。因为敲的声响,使得宿鸟才更合理。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状态,也都体会过这样的欣喜。投入,就要身心俱在,忘我不为过也。余《抽油机》:“铁臂轮回绿又黄,一分一秒报韶光。任由过客君前醉,挺立荒原采夕阳”,采字初为伴字,几经读取换成采字。伴,陪伴,有动感但程度弱。采,采撷,开采,既有抽油机的特性又有时间的延展。所以,研磨一个字,废寝忘食就不奇怪了。

50


我写诗词有执拗和畅快二种境况,畅快时,一蹴而就,词句有腹稿,韵有宽泛,方可成。执拗时,困于韵也。我的《太阳花》:“不羡牵牛不羡藤,乡村着力悄然兴。每收眼里真知己,扑在人间最底层。花与春风犹未减,雨调油彩几回增。向阳磊落说无悔,固守初心自有恒”,最先有的就是“扑在人间最底层”这一句。韵是平水十蒸,可用韵字十几个。固有的思路和句子限定了,几次罢手,执拗心所致,还是写了出来,看着还有瑕疵,假以时日修正吧。

51


诗词之真情,于张扬中内敛不做作方感人。诗词以情感为载体,以事物感受为主线,交融练达才能称得上好作品。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要写出惊世之作,流芳千古,首先还是愉悦身心,在自我的要求下逐步提高,高度无限,努力也就没有止境。

52


诗词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无论是寄情山水,朋友互答,寄物相思,乡情慨叹,不可不无回味。综其一点,民生是一大着眼点,有了烟火气,有了人情味儿,有了对比性,诗心可探得。


53

诗词写作就是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自己的话就要晓畅明白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承接自然而且符合情景情境。动词和名词使用能够兼顾所述的内容,下的稳才能形成力点,下的准才能动人。抒自己的情就是以自己的经历结合事物所具有的发散的想象来表达。不可言不由衷,不可浮夸过度,不可应付拼凑。诗词既是娱情的,也是严谨的。

54

兼听则明,辩证甄选的诗词交流才有进步,不可自欺傲娇。有意的交流,不带情绪,也不可人云亦云,在分析对方的论点后结合自己的思路来补遗缺,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前提是拿出交流的作品一定是百般斟酌过的。也不能以一家独好的姿态来交流,那就失去了意义。每个诗词作者其实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起步不同罢了。

55

诗词于纷繁的日子是一种调剂,取生活中的点滴发诗意的感慨是一种享受。于冗杂中积淀一点阅历辅以情感就是一首感性的诗词。诗词只对喜欢的人讲,不是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那么也不是每天都有诗意,我的体会是在断续间读诗,自己的温故或者其他人的作品,哪怕一瞥也会有心花怒放的感觉。

56

余有存稿习惯,《鹧鸪天·打工遥》“城里新鲜总不暇,一分掰做两分花。泥浆地铺新凉夜,白眼油条大碗茶。/怕生病,盼回家。尘烟热汗任涂鸦。经年隐忍如砖卧,慢数高楼算落差”是辽宁本溪工地做工经历的真实写照,起初只有“一分掰做两分花”一句,那些窘迫和无助在十余年后方得宣泄。期间之艰苦时时涌上心头,曾经的经历便成了最好的积淀。

57

诗词对仗中忌语句生硬,写实而不婉转,有罗列拼凑之感。虚空而奢华,给人云里雾里之感。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方有出路。诗对仗句式还可采用往复句式或者二联句式错落来增加趣味和内涵。如余《访友》“雅兴常随游兴起,心花共与笔花开”、《秋瑾》“何来枷锁锁心气,识取情怀怀鉴湖”、《花木兰》“山共咆哮雨同怒,弓生愤懑剑清吟。犹闻机杼家中叹,眷念爷娘梦里寻”等等。词中对仗对偶可不拘泥于句式错落,但一定是词中最容易出彩的部分。

58

诗词写作中有各种比拟形态,人拟物时应当有高度的共性,从秉性到情景环境都要有很好的吻合度。我有《杨根思》“小高岭做望乡台,烈士心声喊出来。热血男儿三不信,凄蝗敌胆几相猜。拼光弹药千山响,敢叫光华一刹开。七十年间红浪漫,青春浴火杜鹃腮”,由烈士牺牲地小高岭抛洒鲜血联想到杜鹃开放,把烈士的一生和杜鹃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起来就有了高度的统一性和敬畏。物拟人时,要把一个精致的物赋予生命,活泛起来才能有血有肉,有情感。物和比拟的对象之间也要有共性存在才能立得住。一个物象可以有多个比拟的对象,如松-战士-美女;砖-工人-烈士等等。比拟关键是要有合理性和包容性,全在谋篇立意上。我有《焊工》“躬身难得半分凉,火热情怀融化钢。活计开端为生计,弧光起处若霞光。年来烧灼不知苦,心有耕耘未觉伤。但有酡红妆脸面,抬头一刻是担当。”就是用融化、霞光、烧灼等词语来比拟焊工生活的苦和对生活的负责人与担当。比拟是多种多样的,人拟人,物拟物等等不做赘述了。但是所拟的人、物一定要经得起推敲。

59

胡稚威云:“诗有来得、去得、存得之分。来得者,下笔便有也;去得者,平正稳妥也;存得者,新鲜出色也。”余说:“诗有偶得、说得、舍得。偶得者,一景一思,亦或梦中,呼之欲来,气脉畅达,倏忽再不回来。说得者,做个观众,比肩读者,听取建议,反复玩味,对比出真知,不虚。舍得者,文字鸡肋也,或用韵如涩,或用词不畅,或立意不达,决然而去做草稿积累也是不错选择。”

60

诗词纳悲欢,笔下历冷暖,作者演绎唯众多读者探得境界,寻得端倪。诗词写作从属意、极思到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有所属,缜密谋划,包容大同也算得是又一个三重境界吧。 

(未完待续)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