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赣深

 夜间列车 2021-12-06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一千五百多年前,三国人陆凯奉命率军前往南粤,途经赣粤交界的梅岭时,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赠范晔》。
隆冬时节的梅岭,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令陆凯想起了几年前和好友范晔在无锡太湖邓蔚山上同赏梅花的情景,此时正好有一役使经过,他便折了一枝梅,连同这首小诗,托役使一并带给他的好友范晔。
一首小诗,区区二十个字,如同寒冬里的傲然挺立的梅花,绚烂了流年,温暖了人心。
时光的河流,流淌到唐朝开元年间。
唐开元四年(716年)秋,张九龄以“封章直言,不协时宰”,招致了姚崇不满,这年秋天,他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养。
张九龄谁也?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张九龄深为时人所敬仰,曾征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王维、杜甫都曾作诗赞美他,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善于五言古诗,诗风清淡,多以清雅简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感悟。那首经典的《望月怀远》,便出自张九龄之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成为流传千年的金句。
张九龄回到家乡岭南,住了一年多。他并不闲居,而是想为家乡办点实事。回到家中,便向朝廷状请开大庾岭路。张九龄出入岭南,也走过这必经之路,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有感受。
此梅关所在,即为陆凯折花写诗寄情的梅岭。
开元年间的唐王朝,经贞观以来近百年的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岭南因沿海之利,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广州成为中外海上交通门户的大商港。
在这种情况下,开凿梅关古道,改善南北交通显得尤为迫切。张九龄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于是他自任开路主管,趁着农闲征集民夫,展开了凿路修驿的工程。
五岭,横亘于赣粤边境。五岭之中,以大庾岭最为著名。大庾岭之名,得于汉武帝时在此筑台屯兵的将军庾胜。
历史上,自秦军南征百越过大庾岭,到南越王赵佗隔绝五岭,再到汉武帝平南越驻兵大庾岭,再到东晋末年卢循北上,南梁末年陈霸先北上,大庾岭一直都是南下北上的交通咽喉要道。
循着大庾岭,古代中原地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商贸物流、文人士子等源源不断经长江、鄱阳湖、赣江南下,进入百越两广地区,为当时尚属蛮荒的两广地区带去了先进文明。
及至张九龄开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树,故大庾岭又名梅岭。白居易诗云:大庾多梅,南枝既落,北枝始开。是也。宋代诗人张道洽在《梅岭》诗中写:“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张九龄整修大庾岭官道后,从长江鄱阳湖南下五岭到广州出海的通道变得更为平坦。张九龄在《开凿大庾岭路序》中称:公私贩运“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鐻耳贯胸之类,珠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说,杨贵妃嗜爱荔枝,为博妃子欢心,唐玄宗不惜差人从岭南运送荔枝,八百里加急到京城。杨贵妃所吃到的新鲜荔枝,正是途经此道飞马传送而来。
修通梅关古道,南北交通大为改观。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
沿着这条黄金通道,江西的历史有声有色地展开。
长江、鄱阳湖、赣江等,为江西构建了发达完善的水路交通。位于赣南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的梅关古道,成为连接长江(赣江)、珠江水系的要道。
古代中原、两湖江西与两广(岭南道)的往来路线是湘桂走廊(潇贺古道等)、湘粤走廊(翻越蔚岭的西京古道)、赣粤走廊(翻越大庾岭的梅关古道)。
从历史维度看,赣粤两省山水相连、渊源颇深。
元朝时期,广东省几乎全境地区与今日之江西省,同属于当时的江西行省管辖。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等路行中书省,治所龙兴府(今江西南昌),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4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元朝时的江西行省,是历史上江西第一次跨越五岭管辖广东,也是江西历史上第一次成为沿海一级行政区。直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才将江西行省的广东地区分出,设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
宋明以来,大量人口沿着这条官道南来北往,让广东海运贸易愈加发达,也让江西在宋明时期走向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
宋时,欧阳修、晏殊、王安石、晏几道、曾巩、文天祥等名家皆出自江西。到明代时,甚至出现“朝士半江西”的局面,杨士奇、夏言、王阳明等名臣均来自或主政江西。此时的江西,人文荟萃,实乃正宗的“文章节义之邦”。
 
全长200多公里的梅关古道,如蜿龙匍匐,横亘广东、江西两省之间,地势险要若人之咽喉。这是江西进入广东的必经之地,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岭南第一关”的声誉毫不夸张地落在它头上。
只是,任何一条古道都逃不出孤独的宿命。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交通工具出现,陆路运输崛起,水路运输开始式微,古道也随之落寞。
粤汉铁路(京广铁路前身)开通后,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南北主要通道易主,“古代京广线”上的梅关古道也开始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马蹄声远,梅关日落,古道上不绝的喧闹戛然沉寂。
四周山脉阻隔,加上被新的交通干线绕开,江西特别是赣南地区开始走向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显现出动力不足。
直至1996年,随着京九铁路的汽笛鸣响,江西南下广东出海的道路才又畅通起来。
只是,中国铁路如大鹏展翅,更有一日千里之速,当时设计修建的京九铁路因其等级普通、速度一般、运量有限,还没有跑火几年,就开始出现明显的“疲态”。
再高耸重叠的峰峦,再迢远艰难的崎路,也缚束不住人们探寻的脚步。大庾岭官道,折射着江西人千年以来生生不息走向外部世界的努力。
在赣粤之间,建成一条高速铁路,是闽南群众与江西老表的共同心愿,更显现出今日江西融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殷殷决心。
时间进入2016年,国家正式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由此“出炉”。从《规划》的批准,到最终修订定稿,前后历经12年,其中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已经不言自明。
“八纵”之一的京哈~京港澳通道,将赣州到深圳高铁纳入,高铁连通赣粤,新时代的“梅关高速通道”呈现于世人面前。
各级大力支持,沿线合力共为,筑路大军开进,各种现代化的机器鸣响于赣粤的崇山峻岭之间。
我想,此时的梅关古道,一定在侧耳倾听,倾听那钢铁巨龙带来的激情轰鸣。
 
梅关古道的开凿,有一段不寻常的传说。
当年,困于科技所限,开山凿岭全靠人力,非常艰苦。开凿梅关古道的关键时刻,遇上难题,屡屡失败。几个轮回下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事,难倒了张九龄及开山的壮士男儿。
一晚,张公梦见一位白胡子神仙托梦:“若要驿道通,须舍弃夫人。”张夫人也说“刚刚仙公托梦,需有孕之人以身祭关方可助你”。
为完成夫君心愿,张夫人毅然牺牲自己。天神为之动容,工程一举成功,梅关因此传说而更加神奇壮丽。后人为感激和纪念张夫人的功绩,在梅岭的南面建了一座夫人庙供瞻仰和祭祀。
这是民间传说,自然不可轻信,但也由此可见工程之艰巨。这条古道,贯穿梅岭的最高峰,把群山之巅一劈为二,可见筑路者的决心之大。
而今,赣深高铁的建设过程,亦凝结着铁路人的心血和智慧。
龙南隧道位于龙南市和全南县交界处,全长10.24公里,最大埋深580米,最小埋深12米,为双线单洞隧道,是赣深高铁全线最长的一座隧道。
查看龙南隧道的“档案”,让人吃惊。该隧道是一级风险隧道,隧道场区以剥蚀构造低山为主,地形起伏,局部陡峭,沟谷狭长。隧道穿越变质砂岩、花岗岩、砂岩、石英砂岩等地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隧址区处于我国华南褶皱系的九连山隆起区,构造发育,有12处断裂带。洞身存在危岩落石、突泥涌水、岩爆、高地温、岩溶、浅埋、围岩失稳塌方等诸多风险,最大涌水量每天达1.8万方。
施工时,隧道内温度高达40℃。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上百名铁路建设者同时在隧道内作业,一天就需要给隧道内输送17吨冰块,每作业两个小时,建设者就直接在冰块上方休息驱热。
正因为有了铁路建设者的日夜坚守,不辞辛苦,历经1229个日夜奋战,赣深高铁控制性工程龙南隧道顺利贯通。
信丰西站,龙南东站,定南南站,礼亨特大桥,信丰特大桥……纵观全线,这样的工程,比比皆是。
再艰难的工程,也难不倒勤劳智慧、拼搏奉献的中国铁路人。一名广东籍的铁路建设者,坚守在赣深高铁江西工地五年,见证了龙南隧道一米一米地掘进直至贯通,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回家次数屈指可数。他说,为了赣粤通途,再苦再难也值得!
终于,在建党百年之际,赣深高铁迎来了开通运营的时刻。
梅关古道与赣深高铁,跨越千年,遥相呼应,在时空的不同维度重叠,演奏着赣粤两省互联互通、追风逐梦的人间交响。
 
千年商贸繁盛,驿旅畅通的古驿道象征着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
道路一通百通,追风疾速的高铁寓意了现代化车轮的滚滚向前。
昔日,梅关古道打通隔阻,打开了南北通途。
如今,赣深高铁连通赣粤,连接着老区湾区。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是江西推进“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突破方向,是江西走向世界、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桥梁枢纽。
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将加速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振兴。
届时,赣州至深圳的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7小时缩短至2小时,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落实国家“中部崛起计划”“赣闽粤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战略意义重大。
深圳和赣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一湾东江水牵起两地人民深情厚谊。最直接地看,赣深高铁的开通,使赣州门户大开、融湾之途大畅,也让许多在广东奋斗的江西人返乡之路更“短”了,更让大湾区的产业转移、产品升级、产能提升有了更为广阔的腹地。
赣深高铁带来的不仅仅是深圳与赣州拉近了距离,还是沿线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的互联互通、携手并进。赣深高铁通车后,将结束赣南地区没有直达广东高速铁路的历史,也将结束河源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广东全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
赣深高铁是一条串联赣南粤北老区发展的振兴之路,是一条贯穿东江流域、串起客家情缘的文化之路,是一条助力老区湾区融合发展的腾飞之路。
在赣深高铁即将开通的节点,回望梅关古道,更觉感慨万千。没有先人的筚路蓝缕,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就没有古道的历久弥新,代代延续,一脉相承;就没有现代交通的快马加鞭,日新月异,美不胜收。
将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当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列车穿越赣粤大山,大庾岭的梅花一定开得愈加绚烂。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穿过光阴岁月,赣深高铁选择在梅花绽放的冬日开通,别有一番深意。
我想,梅关之梅,遇上中国高铁这个“驿使”,一定会香飘万里,沁人心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